曾提出中日战力3:1定律,冈村宁次中国最后一战,比战败更耻辱

2023-05-07     奇趣谈史

原标题:曾提出中日战力3:1定律,冈村宁次中国最后一战,比战败更耻辱

湘西会战,也被称作雪峰山会战,是抗日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此次会战,中日两军的兵力共投入28万。自1945年4月9日,截至1945年的6月7日,战线的蔓延是非常广的,可达200多公里。又因为日军的最终作战目的是为了夺取我军的芷江空军基地,在后来又被称作芷江作战,在王耀武的带领下,我国在芷江会战中大胜,致使日军死亡三万余人,最后一次作战是在湖南怀化市,和邵阳市附近地区,随着日军的势力被覆灭而告终。整场会战最终以日军惨败作为结尾,也是日军阴谋被破灭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由防御转为进攻的起点。

其实按照当时的局势来看,湘西会战的发生是必然趋势,而日军进入被动状态也是大势所趋。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末期,日军也因此承受着重大的战斗压力,日军在这场战争中以置身于孤军奋战,缺少支援的局势。在此时,作为日本侵华总司令的岗村宁次依然没有放弃战胜的可能,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战事安排企图改变当前的战斗局势,而芷江空军基地在经历了美军的重建以后,整体面积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多,使得台湾沿海日军和日本东京地域时刻面临着敌方的威胁。对于我军在芷江的空军基地日军东京司令部也一直是虎视眈眈,从未停止过对其进行攻击的想法,以防止日本本土被美军轰炸机夷为平地。总而言之日军是一定会发动芷江作战的。

1945年4月9日,在日本军部的计划下,日军集结兵力企图打开雪峰山这个突破口,占领湖南。日军方面对这次计划十分看重,出动了五个师团,两个旅团,总计往战场输送十万兵力,出动战机130多架,整个芷江都在他们的包围圈中,雪峰山会战正式打响,这次战役发生在湖南以西所以又称湘西会战。然而结果却与日军想象的相差甚远,日军损耗将近三万人,直接被我军击毙的达到12498人,而且还有日军在包围后没有选择突围而是选择自杀,旅团连队被我军全部绞杀,什么都没有留下,日军将近有百面军旗落入我军手中,在二战期间日军有政策是军旗不能落入其他军队的手中,日本军部明确说只要还有一个日军就必须保住军旗。这场战争太过激烈,但是日军的象征还是落在了我军手中,此次战役日军大受打击,一蹶不振,此后日军再不敢在中国大地上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最终还是被打回日本老家。

对中华民族犯下了滔天罪行的岗村宁次,同时也是极力推动发起湘西会战的日军将领,另外,这场战役也该也让他永生难忘,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发生的一次为数不多的败仗。冈村宁次,1884年生人,是侵华日军中的狂热分子,他带领着日军多次对中国的各大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毫无人性的扫荡,同时对普通百姓进行了大肆屠杀,日军实行的三光作战策略就是岗村宁次倡导的。但让中国人民愤怒的是,这样一个恶魔竟然在战争结束后逃脱了处罚,1945年抗战结束,冈村宁次被延安列为了第一号战犯,但当时手握大权的国民党竟然放过了他,反而屡次为他准备说辞,再后来还把他招入了国民党军队麾下,到了1966年才病死在东京。

冈村宁次是一位年少有为的将领,20岁时成为少尉,在7年以后,还没满30岁的冈村宁次就荣获了日本最高军衔,以一个普通民众的身份一路走到了权力的顶端,他的能力必然是不俗的,芷江作战则被他视为人生的污点,先把别的理由排除在外,在这场战斗中,日军的士兵状态涣散,情绪低落,也不会想尽办法想打胜仗。还有一只部队更是如此,打了没多久,直接交出武器就地投降,不过,考虑到这支队伍里全是未成年的孩子,也是情有可原的了,然后他们就成了俘虏,被带到河边清洗一下时,也让人由衷觉得他们还只是没长大的小朋友,在河流里开始玩耍,互相泼水,非常开心。当时我军的军官看到这一幕后,就从心底里明白日军肯定是赢不了的了。作为日军的优秀将领,芷江之战在岗村宁次看来,是一次充满了耻辱的战争。

要说日军为何会在芷江这一战失败,不仅仅是由于二战整体局势上发现改变而导致日军的士气遭受挫败,还有一点是需要我们细致分析的,那就是日军在兵力上面的问题。日本军队虽然规模庞大,但是也只是日本在进行调兵之后所剩下的一支部队,基本上都是日本所汇集的一群老弱病残的人,以及一部分未成年的孩子。真正强实力的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争时就被覆灭了。

本来按以前的标准来看的话,一个师团应该配备一个炮兵联队,但在进行芷江会战时,大多数师团仅能配齐一个大队。更糟糕的是,之前的这部分日军对于作战都只是治安战,所经历的战役基本上后世小规模战役。在战场上有过大规模战役、阵地战的日本军队早就被调到了太平洋战场上,余下的这部分军队在进行攻击战的能力是远远不足的。但岗村宁次却不这么认为,他始终认为他们的军队是一支以一敌三的军队,而且还想在最后夺取我军芷江空军基地并占领我军的芷江机场,由此可见,日军在当时已被一直以来的优胜蒙蔽了双眼。

作为日本高级将领,冈村宁次带领日军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1941年,日本方面再次晋升冈村宁次,任命其为日军侵华方面军司令。他迅速到达华北之后,为了针对我国抗日根据地,冈村宁次时常组织日军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我国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因此遭受了灭顶之灾。潘家峪大屠杀发生在河北省丰润县,共有1035人在此次屠杀中遇害,其中遇害的妇女儿童达658人,超过总人数一半,在阜阳县平阳村,日军对当地村民残忍屠杀87天,有700人死在日军手下,日军还烧毁了5000余座房屋,几乎没有幸存者。短短几年,岗村宁次手上就沾染了几十万抗日军民的鲜血,冈村宁次这样的血腥刽子手,却在战后被国民党包庇,从而逃过了惩罚,被无罪释放,毫发无损地回到日本。

日军将领冈村宁次,中共坚决认定的头号战犯,是侵华日军的领导层,他并不算是什么好人,也没什么人道主义,因为他是“五卅惨案”和“沙县惨案”,的直接领导人,“一二八事变”他也同样脱不了干系,很多针对我军根据地的清缴和围困都是在他的指挥下进行的,坚决实行丧心病狂的三光政策。就是这么一个人,本来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却在49年国民党主持的军事法庭上,宣告无罪,由于冈村宁次为了逃避被审判,偷偷和国民党联系,向国民党承诺,日本只承认国民党,还要把现在占着的地区和武器都全部送给国军,不会让八路军共享日本的投降,蒋介石非常高兴,还顾他当自己的军事顾问。得益于和蒋介石的交易,他受到了全面的保护,最终搭乘轮船回了日本。

当我们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在日本侵华高级将领中,事实上,只有冈村宁次成功逃脱了军事法庭的审判,虽然这个结果很可笑,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冈村宁次的才智,战略布局,军事眼光,都让他由少尉一步步做到大将,再到刀下亡魂无数还能做到全身而退,不得不承认冈村宁次的确是一个人才,他的才智成为了他全身而退的最大保障,成为了守护他的盔甲。其实我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基本上所有有才能,且本领出众的人,不论身处于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局面,他都有绝处逢生的可能。这其实就与冈村宁次相同,战后的布局使得他从军事制裁中全身而退,当然我并不是叫大家把冈村宁次作为学习的榜样,每个人都必须牢牢记住,不可以将自身的才华都拿去走邪门歪路,应该堂堂正正的去使用它。

时至今日,抗日战争早已结束多年,它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好像又离我们很近,曾真实发生的一幕幕战争场面还历历在目,重现在眼前。曾有无数的革命烈士们血染长空,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一瞬间,在二战日本投降的前夕,单从国民党为了自己的利益,陷全国人民于不义,辜负已牺牲的抗日先烈的期许这一点,就被世人所鄙视。较之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就是以人民利益优先,为人民考虑,所以最终才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坚定的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脚步,一切听党指挥,坚守党的章程,听从党的指挥。我么才能历经一切的艰难险阻,依旧屹立于世界之林,使得我们如今迎来了和平富足的美好生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f91189fe86d60a030c07d5bf383f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