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中的安欣苦熬四段历程,不忘初心为正义而战

2023-01-31   依的蔷薇

原标题:狂飙中的安欣苦熬四段历程,不忘初心为正义而战

今天初八,2023春节假期结束了,大多数人也走上工作岗位。忙碌的工作节奏无法阻挡观众对《狂飙》喜爱,每天的预告毫无疑问地冲上热搜,彻底成为了爆款电视剧。随着剧情的深入和众多配角的下线,在对抗黑恶势力的这条路上,安欣逐渐成为一名无畏的孤勇者,从黑头到白头,“青丝已白发,徒留下那段牵挂,情深或缘浅,往往都在一刹那”,耗费了自己整整20年,几度青春、几许年华。这也让我想到陈奕迅的《孤勇者》,歌词中的勇敢、呐喊、热血唱给每一位奋斗前行的普通人,也赞美逆光前行的英雄。

安欣何尝不是一名孤勇者,他的成长经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地善良,愿世间万般熙攘化春风

20年前,刚进入京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安欣,大约跟大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秉持着一颗初心,心地善良,讲原则却也柔情相待。他初遇高启强时,高启强不过是一个受人欺负的鱼贩子,想承包一个档口,上门送彩电被拒,在争执之中被人殴打。大年三十,同事李响公事公办,安欣却为弱者高启强打抱不平,端茶倒水,还在除夕夜,安置了高启强的弟弟妹妹,打开了电视机为他们播放春晚,并送来一碗饺子给高启强。从监狱放出来后,他劝高启强走正道,送他《孙子兵法》,让他保护自己。只是安欣高估了善的力量,在与欲望的对决中,他送的《孙子兵法》成为高启强老谋深算、排除异己的利器。

20年后,临江省扫黑督导专员徐忠问安欣:“如果你要知道后来的事,你还会给高启强送年夜饭吗?”安欣不假思索:“我肯定不会了。”但马上又补了一句:“也说不好。”20年前,安欣还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入职不久的刑警,怎么可能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呢?更何况安欣还是一个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的人。也正是这句“也说不好”,验证着安欣最善意、最温暖、最人性的一面。

第二阶段:奋力抗争,以已之力反抗黑色帷幕

2000年,黄翠翠、徐雷 、徐雷小弟、白江波、徐江、曹闯先后下线;2006年,李顺、戴永强、李青、钟老四、光头勇、李宏伟、程程、李有田、陈金默、谭思言、高启盛、李响、陈书婷先后下线,这些非正常死亡案件无不指向一个官商勾结的大网。安欣见识到了黑色帷幕的力量,面对一个个不可思议案件,一张大网,一张他无法撼动的大网,似乎将要慢慢的将他吞噬。他开始反抗,甚至豁出去歇斯底里的反抗。

监狱卧底调查、临县外出出击、香港劝返陈书婷……一次次抗争,一次次失败,线索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断了,安欣身上满是愤怒与痛苦,眼中却又更多的是执着和不惜同归于尽的孤勇。他至始至终没有向命运低头、没有向黑恶势力认输,奋力抗争,以已之力反抗黑色帷幕。

第三阶段:内心困乏,亲朋已逝独享痛苦煎熬

安欣从一个意气风发,没有棱角的年轻小伙,转变为一个头发花白,心思沉重的老男人。有他多的人不明不白的死了,有太多的事不明不白的被压下去了,师父曹闯被人害死,举报人谭思言被碎尸,战友李响被设计害死。为了正义,他选择了单身,选择放弃了最爱的人,他所在乎的一切都是高启强攻击的软肋。他知道未来的路很难走,但还是想尽办法举报他,无数次举报的信息石沉大海,无数次的辛苦求证付诸一流。

20多年过去了,安欣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被外界所影响,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污浊,无论同事朋友如何改弦易辙,他始终清澈得如同一汪湖水,他始终孤勇得如同暗巷黑影,哪怕身边空无一人,哪怕满头白发一身荒凉。亲朋已逝独享痛苦煎熬,如同他最初地登场满脸沧桑、满头白发、不修边幅,与当初的精神飒爽、干净体面、斗志昂扬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怎么看都不像体制内的人,却像个loser。

第四阶段:坚守正义,重燃希望一扫黑恶势力

20年前安欣曾是刑警,现在是宣传科科长,他故意将调查表,写得非常的详尽,引起调查组的注意。在与调查组的谈话中,他看似什么都没说,却处处透露着关键信息,比如高启强的过往,调查组被监视等等。调查组伸给了他最后一根稻草,他的眼中立马从幽深的黑暗中闪烁出了火光,这是他憋了二十年都未曾放弃的正义,原来他一直契而不舍地等待机会,调查组对他的试探也同样是他对调查组的试探,目的就是得到彼此信任,达到搬到高启强的目的。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正是由于安欣这样的人在,正义才会从不缺席。

期待故事最终的结局……

#狂飙#

#狂飙我来追#

#我要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