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人对读书,一向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
宋真宗赵恒同学就写过一首著名的《励学篇》,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正,书里啥都有。书读好了,要啥有啥。
所以,“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既然书里要啥有啥,那你就好好读书吧!
这样的劝学,比荀子的劝学简单粗暴,直截了当。
02
其实读书这个词有不止一个含义,可以指阅读,也可以指上学或学习。
前者的功利性较少,后者则承载着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因为后者往往和世俗的名利与前途连接起来。
两者有时候一样,有时候不一样。
比如在宋真宗的眼里,看四书五经算是读书,但看《西厢记》估计不算,看《红楼梦》也不算。
而我们在茶余饭后、工作间歇,捧起一本《红楼梦》来读,那是实打实的读书了,如果读四书五经,当然也算。
03
从阅读的意义上讲,读书是“无用”的。
至少,“用处”不大。
书中既不会有千钟粟,也不会有黄金屋,我们读的书,不会变成现实的名和利,不会换来做饭的柴和米。
甚至,有时候还会起反作用。
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这边用的多了,另一边用的就少了。
想做社交达人,呼朋唤友多组织几个饭局,肯定比闷在家里读书强;想在仕途上快速进步,往领导家多跑跑也肯定比闷在家里读书强。
在现实的世界里,书卷气,绝对不如铜臭味,更不如权柄香。
04
读书是自己的,和世俗的利益无关,和别人的眼光无关。
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的快递小哥雷海为,在紧张的送外卖之余,他把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都用在了背诗上。
在商家等餐的时候、在路上等红灯的时候、甚至骑车在路上的时候,他都在吟咏古人的诗句。
读诗和送外卖,本身风马牛不相及,但在雷海为身上,却完美地统一起来。
雷海为说:“每当吟诵起古人那些优美的诗句,我心里总是无比舒畅。”
他喜欢上读诗的时候,还没有《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他多年如一日地读和背,只因为他爱,只因为他高兴。
这样的读书,才是真读书。
05
真正的读书,其实更像是一场修行,一场自我内心的修炼。
读书带给我们的,是和作者跨越时空交流时的那种愉悦,是和先哲圣贤名人高士思维碰撞出火花后的满足。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这个纷扰的世间,寻找到安放心灵的一方天地。
读书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但可以让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无比丰盈。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