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已然收官,“新三傻”害人,吃药喝酒不再香,锂电光伏军工三大赛道大热,结构性市场机会,让投资者有人笑有人哭。
2021,全球疫情反复无常,经济和股市出现了新特征。地产、中概互联、教育等一个个被轮番重锤。教育、地产、中概一度被称为“新三傻”。近年大牛的吃药喝酒因为集采和疫情,加之估值过高,2021出现大面积大幅下跌。与此同时,新生的力量也在蓬勃崛起,以电动车、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成功接棒,成为股市里最耀眼的明星。
2021全年来看,上证指数涨了4.8%,创业板指数上涨12%,中证1000指数上涨20.52%。指数波动不大,但热门赛道行情波涛汹涌。
近年以来,“赛道”二字深入每个股民的内心。去年下半年以来,锂电、光伏等热门赛道呈现强者恒强加速冲刺的势头,军工、半导体、CRO等赛道也表现亮眼。
2021年是地狱与天堂同在的一年。有人在”三傻”中遭遇脚踝斩,有人在新能源等赛道中顺风顺水。
新的一年,主流赛道在巨大涨幅后面临估值偏高的问题,存在回落风险。2022有哪些新赛道值得关注呢?价值线研究院整理了5朵金花供投资者参考。
12月末沪深A股4603家上市公司分段市值分布榜
12月末沪深A股市值最大前10名公司
沪深A股1-12月涨幅前10名公司
沪深A股12月涨幅前10名公司
(注:最新价为12月底收盘价,总市值也为12月底收盘市值)
A
2021A股,谁在哭谁在笑?
2021年的投资“赛道”二字深入每个投资者的内心。选对赛道升天,选错赛道下地狱。
2020年度表现亮眼的大蓝筹在2021年彻底哑火,顺丰控股不顺、平安不安、万科A不万、格力不力、美的集团不美,一路阴跌不止……
全年来看,最惨的莫过于教育股、地产股、中概股这“新三傻”。
1、教育股:一纸公文,教育股彻底变天。
年初还是2000亿的新东方,年尾只剩下200亿元,跌掉了90%。
随着目前新东方的退出调整,学而思、好未来、高途等纷纷退出了国内义务教育阶段,这些或大或小的举动似乎在印证一句话:“教培时代已经结束”。
A股市场的中公教育、昂立教育、学大教育,也受到行业环境变化的影响,股价不断下跌。中公教育2021年跌幅达到77%。
这便是传说中的“脚踝斩”!投资者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2、地产股:“恒大事件”贯穿了2021年始终
2021年 “房住不炒”、“三道红线”等调控政策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主基调。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行业景气度下降,流动性进一步趋紧。房地产生意难做,在股市也遭遇集体杀跌,地产板块,甚至被称为A股“最惨板块”。
从地产届航母到出现债务危机,一度濒临破产,“恒大事件”贯穿了2021年的始终。2021年港股中国恒大跌幅达到89%,目前股价1.59港元,市值仅存200亿元。
A股地产板块,虽然走势相对于港股地产强了一些,但是在全行业中也是倒数位置。龙头万科A今年跌幅为27.8%。
3、中概股:“中概互联”沦为“中丐互怜”
中概股公司集中于互联网、教育、科技、娱乐、新能源等新经济领域,曾一度被投资者看好,股价也水涨船高。但今年,中概股累计跌去了7600亿美元,差不多蒸发了1/3的市值。曾经辉煌一时的“中概互联”已跌成“中丐互怜”。
数据统计:从年初至今,两百多家中概股公司中约80%的公司股价下跌。其中,大跌80%及以上的有40家左右,跌幅40%以上的超过150家,经历几次大跌以后,许多公司市值严重缩水。高途今年累计下跌96%,好未来累计下跌95%,新东方累计下跌89%,爱奇艺累计下跌76%,拼多多累计下跌69%,阿里巴巴累计下跌51%。
4、吃药喝酒为何也不香了呢?
2021年,恒瑞医药下跌45%,贵州茅台仅上涨3.6%,五粮液下跌23%。虽然没“新三傻”那么惨,但2021吃药喝酒的确不香了。
医药方面:2021年,国家药品集采政策逐渐由试点转向常态化运行,重塑着整个市场格局:密集推出的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药品集采加速挤出药价虚高水分。如果说2018年、2019年、2020年的集采是小试牛刀,那么2021年的集采则是进入了常态化,“灵魂砍价”一再上演。
消费方面:2021全球疫情反复无常,如今的新冠比非典更加漫长,波及范围更大,普通民众收入不仅受到影响,而且有意识的为防备风险进行储蓄。这些都抑制了消费的回暖。
有资深买方人士认为,受疫情、集采、过去高估值等影响,吃药喝酒未来再度爆发性增长可能性已不大,但一些优秀公司可以平稳配置。
5、谁在笑?
2021A股,有人哭,有人笑。
2021年有这么一只股票,它被投资者冠以“王”的称号——“宁王”,这只股票叫宁德时代。
近三年来宁德时代持续大涨,2019年上涨44%,2020年上涨231.20%,2021年曾一度上涨近100%。市值从刚上市的1000亿元左右涨到现在的1.4万亿元,跻身A股市值榜前5。
各种光环集于一身,作为动力电池龙头的宁德时代大涨带动了整个产业链轮番的活跃。一批“小弟”走出了翻倍及以上的大行情。
此外,围绕宁德时代成立的投资组合叫作“宁组合”,该组合包括不少高成长、高景气度的龙头核心资产。
二季度以来,“宁组合”接棒“茅指数”,成为2021年新核心资产代表。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宁组合”主要围绕产业发展的先锋方向,成长性属性突出,更具时代意义,同时也富有更高的弹性。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宁组合成分股中,阳光电源、北方华创、科沃斯三家公司年内涨幅居前三甲,涨幅分别为88%、78%和64%,而宁德时代自己在年内的涨幅也超过60%。
长坡厚雪,锂电光伏代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其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未来仍将有出色表现。
B
2022 重点关注五朵金花
2022年,哪些赛道会风景绚烂呢?价值线研究院综合各大主力机构观点,整理了五朵金花,供投资者参考。
1、苹果产业链:智能汽车和AR带来增量
年末,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美股苹果再度持续大涨,不断创出新高,带动了A股歌尔、立讯的大幅上涨,让投资者重新把目光投向了这一板块。
2021年底,关于苹果汽车以及苹果AR/VR设备登录市场的时间节点不断被媒体曝出。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称,苹果已开始规划第二代 AR / MR 头戴设备,出货日期为 2024 年下半年。与预计在 2022 年第四季度末期量产的第一代相比,第二代改善的地方包括更轻的重量、外观设计、电池系统与处理器等。而且,备受瞩目的苹果智能汽车也有望2025年问世。
在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速不断放缓的大环境下,智能汽车和与元宇宙相关的AR设备等两大新方向,给苹果公司装上新引擎,两大最热方向将给苹果未来带来新的巨大想象空间。A股方面,调整已久的“果链”个股年末开始纷纷企稳上攻。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移远通信12月以来表现较为强势。
硬科技方面,半导体赛道在2021年一路狂跑,目前很多股票泡沫较大。而“果链”A股很有可能在2022年大放异彩。
2、氢能:行业正处在0到1的培育期
消息面上,能源局2022年将加快推进技术装备攻关。重点推动燃气轮机、核电、可再生能源、油气、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力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取得突破。大力开展技术和产业创新。
财政部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将燃料电池增压器、循环泵、膜电极、双极板、碳电极片等产品的进口税率从7-10%降至2-5%。
对此,有机构表态称,氢燃料电池车核心零部件进口税率的下调,一方面加速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另一方面也有望加速海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进国产替代。国家和地方产业规划持续出台,国内已经形成京津冀、上海和广东三大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示范期为4年。国内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了和氢能相关的政策。随着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地,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有望提速,当前行业正处在0到1的培育期,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等核心部件都出现量产的趋势。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辆至1500万辆,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量将是目前的10倍。标的上,机构重点关注美锦能源、潍柴动力、卫星化学等。
3、元宇宙:开启全新投资时代
尽管当前谈元宇宙的实现可能为时尚早,但元宇宙所畅想的生活方式符合未来部分人追逐的发展潮流,当前时点人们对于元宇宙的各种畅想也反应了对科技进步的憧憬。未来,随着硬件设备的突破,VR/AR技术的持续迭代,虽然发展可能充满曲折,但前景乐观。
从历史来看,每一个新技术概念的提出,只要符合发展趋势,都会引发资本市场关注,例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因此,元宇宙虽然实际可能还远,但资本市场的投资可能已经很近。2022年可重点关注到的股票有歌尔股份、移远通信、恒信东方等。
2015年以来,传媒板块内很多公司已连跌5年,目前行业内存在一些公司仅仅10多倍左右的估值,而且账面大量现金,如果能搭上火热的元宇宙题材,那么不起飞都难。
4、军工:景气度全面扩散
有机构最新研报称,当前军工行业正由局部景气向全面景气扩散,2022年有望再上高峰。主要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侧国防预算上行趋势不变,“十四五”军费有望保持稳步增长;二是行业景气度全面扩散,改革红利驱动上市公司数量+质量双提升;三是军工产业外溢效应日趋显著,成长股有望竞相迸发;四是中长期资金话语权逐渐提升,产业+资本同频共振有望开启新征途。
展望2022年,四大改革红利有望继续驱动军工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质量不断优化,研究可视度和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军工行业正迎来数量+质量双提升的黄金阶段,“十四五”成长为大行业大势所趋。
机构关注度较高的有军工电子和军工材料两个方面。军工电子:振华科技、宏达电子。军工材料:宝钛股份、西部超导、中简科技。
5、新能源(电动汽车、光伏):分化中前进
过去的2021年对于A股的电动汽车和光伏赛道投资人来说,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一年。然而,作为全年最火热的两大赛道,电动汽车和光伏中的大多数个股却在进入四季度以后迎来了调整。
展望2022年,在双碳背景下,电动汽车和光伏从长期来看仍然是确定性最强的赛道。但与此同时,两大赛道也将面临着潜在的产业链各环节大扩产带来的利润再分配和估值的再调整。
随着市场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渗透率也将不断攀升,带来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上游产能在2022年及以后不断释放,两相叠加,将为电动汽车的中下游环节带来机会。
中上游方面,需警惕LG新能源元月IPO对A股估值的压制。此外,新技术的商业化进展也是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比如特斯拉(亿纬锂能)的4680电池技术、LG新能源的NCMA技术等是否会改变原有格局。
光伏方面,重点关注中下游和新技术突破。2022年将迎来上游硅片产能的大规模释放,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硅片价格已经开始下跌。这将为此前受制于成本的下游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企业(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提供利润修复的机会。此外,在TOPCon与异质结等新技术上具有优势的电池片和组件企业,将有机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如东方日升,迈为股份。
2022年新能源投资赛道,其投资机会将在分化中继续前行。
结语:
2022年A股注定还是结构之年,但市场机会将会更加精细化。
大趋势看Taper退出速度对美股A股的影响;清洁能源老热点将出现分化,重点可关注中下游和新技术,锂电池及上游重点关注LG新能源元月在韩国上市后估值与宁王的差距风险;新热点重点关注苹果产业链和元宇宙。
2022已来,价值线研究院祝A股投资者好运。
附件1:
2021年12月及1-12月分段市值涨幅龙虎榜
12月,市值前50大公司涨跌分化较为严重。在市值分段分布上,100-500亿,500-1000亿公司小幅增加,而50亿以下小市值公司略微减少。
A股上市公司市值最新50强排行榜(截至12月31日)
1、市值1000亿以上公司12月及1-12月涨幅榜
市值1000亿以上公司12月涨幅TOP10
市值1000亿以上公司1-12月涨幅TOP10
2、市值500-1000亿公司12月及1-12月涨幅榜
市值500-1000亿公司12月涨幅TOP10
市值500-1000亿公司1-12月涨幅TOP10
3、市值100-500亿公司12月及1-12月涨幅榜
市值100-500亿公司12月涨幅TOP10
市值100-500亿公司1-12月涨幅TOP10
4、市值100亿以下公司12月及1-12月涨幅榜
市值100亿以下公司12月涨幅TOP10
市值100亿以下公司1-12月涨幅TOP10
附件2
2021年美股、港股主要指数涨幅及市值前十大公司涨幅
2021年全年,道指累计涨18.73%,标普500指数累计涨26.89%,纳指累计涨21.39%。前十大市值公司及年涨幅如下:
2021,恒指全年收跌超14.08%,恒生科技指数全年跌32.7%,恒生国企指数全年跌23.3%。前十大市值公司及年涨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