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雅集‖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第八院微刊(总第106期)

2022-06-04     我心飞翔888

原标题:端午雅集‖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第八院微刊(总第106期)

编者话: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阳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诗人以一死践明志向,那拳拳爱国赤诚借着文字流传千载,却依旧动魄惊心。为了寄托对屈原的敬重和哀思,追寻屈子足迹。弘扬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因此端午节又称诗人节。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日子里,诗人们都会情不自禁提起手中的笔,挥毫泼墨,尽情的吟咏抒怀。

渔阳研修院诗家们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会有哪些别样的情怀,现辑如下,以飨读者!

——【中楹联野草诗社八院】

编委会

2022-6-2日

壬寅端午有寄

李殿仁(北京)

端午恰逢风雨骤,重添家国故乡情。

争悬萧艾旌旗急,竞发龙舟云水迎。

芳蕙幽兰悲逐客,鲜花香粽献群英。

踏平坎坷通途畅,妖孽扫除天下明。

高阳台·咏端午

李文朝(北京)

世界非遗,中华节日,端阳已越千秋。粽子抛江,渔舟化渡龙舟。兰汤洗浴芳香蓄,艾叶悬,祸祟逃休。祭先贤、诗祖骚魂,浩气长留。

文明沃土根深厚,正春风好雨,花满枝头。家国情怀,精神命脉赓讴。大河后浪推前浪,弄潮儿,各展风流。慰炎黄、再续新征 ,更上层楼。

汨罗怀古

何小平(北京)

三闾此去楚江喑,痛使龙舟动古今。

泣血求真天问在,招魂哀郢国忧深。

莫望靳尚开阴德,直恨怀王屈素心。

但得千秋容鲠荩,君臣一体主浮沉。

壬寅 端阳有怀

朱超范 (浙江)

幽情遥寄赋清茳,诗祖大名难与双。

沅芷澧兰非独秀,巴歌郢曲属同腔。

晴烟隔岸山边漫,沧水弥空天上降。

开拓元来凭造物,梦圆还借白云扛。

碧水牵情万里长,萋迷草树落花香。

枝头红处樱桃累,叶底翠时梅子黄。

因是茶清醒倦眼,犹能酒熟润枯肠。

身依闲淡何消遣,一曲莺声送夕阳。

新醪初熟客流涎,恰值榴花色正妍。

艾叶光分知却暑,灵符香缀可延年。

沉吟有兴端阳倦,烂醉无忧夏日眠。

尊俎折冲今又是,问谁何处竞龙船。

野鹤闲云失所依,新冠已阻故人归。

春蚕未老廊窗静,夏稻正蕃枝叶肥。

绿水青山成一色,黄莺紫燕合双飞。

天涯诗客无因见,空使高情对落晖。

庄骚以后孰为师,妙句长存不我欺。

周易真能传奥义,楚辞直可卷吟旗。

胸中块垒陶王洗,眼底山河李杜诗。

烟水苍茫惟有梦,高朋合坐各衔卮。

壬寅端午

潘衍习(北京)

年复一年端午至,壬寅端午寄云端。

龙舟且在心头竞,角黍还于宅内餐。

各户门前悬艾草,全员时下战新冠。

清零指日重相聚,纵酒放歌民众欢。

苏幕遮.端午

刘存发(天津)

石榴妍,梅子熟。麦浪滔天,流翠翻新绿。莫忘先贤留旧俗。为祭冤魂,重五年年复。

黍包金,蒲泛玉。紫气徐来,老少争兰浴。“天问”闲翻心未足。半盏雄黄,可助文心馥。

壬寅端午诗会

何云春(北京)

正是春波潋滟时,玉渊潭岸竞飞诗。

龙舟击水凌潮涌,屈子投江骋雨驰。

一代贤良惊世醒,千秋社稷祝祯祺。

每闻战火燃烧处,胸有丰碑可解危。

端午寄怀

王文荣(天津)

又逢蒲月诗人节,塞北江南共诵吟。

抱石屈原留壮气,离骚楚韵读忠心。

彩丝系腕祈安福,青艾祛瘟誉古今。

再启百年强国路,复兴圆梦奉丹忱。

端午抒怀

李洪信(吉林)

(一)

楚起悲歌九域哀,千年往事又低徊。

汨罗江水乘魂去,屈子文风寄韵来。

尽染青丝藏岁月,轻抛彩线系兰台。

曾经多少幽香梦,时到如今绕不开。

(二)

端午遐想

泪雨悲歌动楚关,骚情无限漫尘间。

汨罗流淌千年事,依旧波涛水不还。

端午遐想

泪雨悲歌动楚关,骚情无限漫尘间。

汨罗流淌千年事,依旧波涛水不还。

破阵子•端午节

任胜利(河北)

汨水频翻怒浪,苍山常记忠箴。渔父九歌千古颂,天问离骚万众钦。龙舟伴楚琴。

米粽纷传情谊,菖蒲速递祥音。中药传承瘟疬远,艾叶葱茏吉兆临。节成寓意深。

壬寅端午节

徐首翔 (天津)

万户千门艾草香,龙舟竞渡洒雄黄。

离骚天问催人醒,渔父怀沙济世长。

举目愁云思屈子,低头泣泪念贤良。

招魂饮恨随波远,却保中华福运昌。

怀楚大夫

王一英(山西)

天何须问,君子多怀璧其罪,纵事异时移,大惑诸般犹未解。

骚借以言,先生乃辞赋之宗,说美人香草,牛衣古柳亦相传。

咏荷包蛋

一世衣冠何处寻,江湖依旧水波深。

激流不计身何赴,热火方知孰可喑。

且秉人前清白念,莫为饭后是非心。

千秋击石浮生事,直入尘埃泪满襟。

题 荷包蛋

一叶裹香风,金玉其中,清白其外,边角翻花皆妙相。

双黄归造化,阴阳在内,沉浮在人,形神得味上餐台。

忆端阳(新韵)

封玉华(吉林)

晨迎玉露踏山川,采艾驱邪檐下悬。

颈挂香荷扬笑脸,臂缠彩线醉经年。

幽思萦绕忠魂舞,故事深藏乐趣翻。

唤醒童心收不住,诸多感慨涌波澜。

题端午节

李秀廷(山西)

楚粽争吟,合彩线而怜香草;

龙舟竞渡,引殇歌以动美人。

话端午(新韵)

李秀廷(山西)

一盏雄黄辩鬼神,几丝艾绿拒虫蚊。

绵绵彩线牵思远,待有龙舟系粽心。

端午节感怀

张结晶(黑龙江)

每逢端午祭贤良,粽子凝情艾叶香。

天问离骚明志远,诗人纵笔念千行。

端午节感怀

朱立华 (北京)

端午榴花艳,新丝角粽缠。

纸鸢飞丽宇,天问奏华篇。

蒿艾气清淡,雄黄酒厚绵。

龙舟划岁月,万古悼屈冤。

悼屈原

李彦蓉(河北)

浪载清波米粽沉,汨罗江水表忠心。

离骚妙语惊中外,屈子豪情壮古今。

端午节感怀

李彦蓉(河北)

端阳节至粽飘香,艾叶驱邪挂院堂。

岁月轮回诗祖忆,离骚句句表衷肠。

端午节感怀

李彦蓉 (河北)

汨罗江水荡波涛,端午龙舟竞技高。

米粽飘香先古祭,世人铭刻忆离骚。

端午节致屈公

王春艳(山西)

皓皓屈公君可知,每逢端午万家思。

美人香草不迟暮,渔父浊流该远之。

天问奇篇依旧灿,离骚绝唱至今痴。

忠贞爱国辈追仰,盛世和谐楚地熙。

端午

靳泉涛(河北)

榴花燃火入端阳,楣挂桃枝艾草香。

身系荷包缠彩线,合家食粽饮琼浆。

如梦令•端午节

魏秀花(山西)

艾叶满家香诱,玉粽玲珑剔透。五彩线驱瘟,香袋流苏逸秀。

饮酒,饮酒,沉醉端阳时候。

临江仙·祭屈原(贺铸体)

王爱君(河北)

乱世豪杰当谁数,方谈屈子灵均。主张朝政举贤人。外邦联六国,同力抗强秦。

怎奈奸宦施伎俩,忠臣遭遇昏君。满腔壮志亦难伸。怀沙绝命笔,汨水葬英魂。

端午祭

丁心雨(天津)

(一)

怀情但向汩罗投,万古楚风悲水囚。

高洁之心无比拟,雄才韬略未随流 。

堪教清白身先死,只道尘埃恨不休。

年复年来缠角粽,祭魂归处说春秋。

(二)

端午祭

丁心雨(天津)

抱石汩罗沉恨殇,一朝身后叹凄凉。

离骚言表传新语,天问留声警世常。

难遣英名家国薄,何论忠义赤心长。

纵多祭酒添无尽,大浪淘沙人少望。

端午祭屈原(新韵)

徐淑芳(黑龙江)

碧水哀哀逐浪涌,阴云翻滚雨拍礁。

为求正道真风骨,舍命激流汨水抛。

寄梦清江蒙恨怨,离骚一曲赋今朝。

后人铭记思屈子,不朽英魂荡九霄。

【青玉案】端午祭屈原(苏轼体)

徐淑芳(黑龙江)

连年五月悲声切,九歌曲,离骚别,捧卷怀沙天问诀。汨罗呜咽,大夫笔折,报国堪人杰。

一身风骨凝光烨,香粽流传祭英烈。不朽雄风乘浪阔,忠魂冥荡,激涛长慑,铭史千秋阅。

行香子•端午忆屈原

徐淑芳(黑龙江)

再忆诗尊,泪水沾巾。那一跳足见忠魂。满腔热血,真理何存?叹国无救,生无望,恨无伸。

汨罗江畔,悲歌一曲。万古铭册史犹新。离骚天问,不朽功勋。激浪长慑,励后代,醒文人。

壬寅端午感怀

刘雪聪(浙江)

一曲离骚志未酬,黄沙艾草感时忧。

三千楚水同悲泣,唤我诗山上下求。

端午吟

卢名通(河北沧州)

龙戏清波鼓震天,江边香粽祭先贤。

书生无力诗含泪,韵继承传续雅篇。

端午龙舟赛

陶和平(湖南)

每逢端午桨飞扬,鼓激船行斗志昂。

快似流星冲彼岸,丹心碧水助轻航。

端午节吟(新韵)

魏连栋(河北)

星移斗转又端阳,痛悼先贤大义长。

一自纵身随浪去,丹心永驻汨罗江。

端午祭屈原

伍权支(湖南)

角黍飘香艾草鲜,龙舟竞渡祭英贤。

离骚寄梦九歌解,天问招魂桔颂传。

忧国情怀昭日月,为民胆魄咤云烟。

汨江化雨苍天泪,难洗直臣千古冤!

龙舟赋

夏可池(湖南)

江涛涌动出龙船,鼓响锣敲震破天。

众手挥桡掀雪浪,岸边鸣炮起硝烟。

传承习俗怀先哲,激发豪情效屈原。

爱国精神仍溢彩,同舟共济胜从前。

端午祭屈原

韩勇(河北)

轻暑庆端阳,熏风酿粽香。

离骚歌屈子,天问赋忠良。

抱石投江去,沉沙为国殇。

烈臣谁可鉴,史册永流芳。

如梦令•端午龙舟赛

韩勇(河北)

糯粽香飘四处,艾草高悬门户。端午赛龙舟,江面喧天锣鼓。摇橹,摇橹,恐后争先竟渡。

端午吟

徐林(安徽芜湖)

君不见,夏花灿烂品荷韵,祭祀屈原端午近。

君不见,龙舟鼓号杨梅新,红豆粽情雄黄令。

艾蒿丛中菖蒲靛,驱邪逐秽民心应。

榴红似火秧苗青,栀子飘香白如云。

乳燕翔飞天低树,山川泽汇暴雨兴。

涛声静,风波定;千古祀,昌国运。

壮怀振兴曲,黄钟大吕英雄襟。

往事飞越数千年,楚夜篝火缘江寻。

巫峡猿啼故乡泪,湘水含悲草木愤。

太史记书舍性命,激情荡胸长精神。

人生自古谁无死?荒冢忠骨青山幸!

路漫漫,其修远,忧国忧民大夫去,辉耀华夏万世承。

徐守祥:

端午祭屈原

王昌德(湖南)

端阳泪雨洒江天,艾叶飘香祭楚贤。

竞渡龙舟敲悼鼓,击扬汨水洗沉冤。

离骚一部铭青史,天问千秋成美篇。

耿耿丹心昭日月,名标万世荐轩辕。

端午悼屈原

白恩亮(河北涉县)

艾叶熏香驱疫魔,龙舟击水盼祥和。

奸谀常陷忠良恨,青史传书妒忌多。

长叹汨罗桥岸滑,赤心捐国犬牙疴。

离骚激荡垂千古,屈子威仪唱九歌。

端午(通韵)

张俊国(山西)

槐花落尽柳浓阴,雨后蔷薇郁气熏。

岁岁今天一片月,家家粽米祭忠魂。

端午节感怀

沈继荣(山西)

端阳何以粽飘香,只为年年忆国殇。

天问犹能酬答案,离骚未可续新章。

忆着三闾屈大夫(绝句四首)

王辉(湖北)

客宿秭归

榴红似火正端阳,竟日谁家不酒香。

但谢主人留客兴,何由与说是殊方。

端阳祭诵

屈原乡国度佳期,峡色映来生画旗。

荐罢灵台诵骚赋,人情节物总相宜。

香溪竞渡

莺歌似说暑风清,夹岸彩旗箫鼓鸣。

年少湍溪争斗舸,黄昏江上浪花生。

乡愁酹月

沉湘人去楚骚留,响鼓山巅云半收。

借与蒲醪酹江月,吟怀水调带乡愁。

忆屈子

何自新 ( 湖南石门)

汨罗浩瀚掩忠魂,天地伤怀泪雨淋。

所幸中华神接力,新词一曲向天吟。

端午有怀

齐雨春(山西)

糯粽飘香日影高,心潮难抑咏离骚。

遥知汨水龙舟竞,应是忠魂化碧涛。

谒屈原祠感赋

陈细彬(湖南)

河中烟雨赋停云,抱石投江尚有君。

家国离愁民族恨,九歌入目泪三分。

吊屈原

王鸣宇(四平)

诚臣自古史留芳,奸佞从来臭味长。

楚水腾波声咽切,龙舟竞渡乐铿锵。

遗篇天问千秋颂,醒世离骚万代扬。

一曲悲歌思奋进,丹心碧血泛英光。

午节二首

赵厚礼(天津)

赛龙舟

汨罗江上聚如潮,一众健儿奋力摇。

奋勇争先志豪迈,龙舟如箭喊声嘹。

蒸米粽

端午到来芦叶香,家家蒸锅煮粽忙。

顽童不解期中事,手扯衣衫问老娘。

端午

王世军 (河北)

年年岁岁又端阳,艾草高悬昼正长。

百桨龙舟齐竞渡,千家翠粽共飘香。

谁怀屈子吟天问?孰继骚人续九章?

是日哀心诗一首,与君洒泪汨罗伤。

端午感怀

翟广文 (河北)

汨罗狂浪溅衣侵,国破昭昭赤胆心。

天问悲辞南向拜,怀沙永别水中沉。

清流累世惊霄地,屈子千年耀古今。

端午龙舟同米粽,离骚久荡颂知音。

端午

卜算子(苏轼体)

徐道起(天津)

艾草挂门旁,米粽锅中煮。千百年来祭屈原,哀悼忠魂舞。

取义不回头,天问良人睹。一纵投江胆魄雄,寄梦怀王许。

徐守祥:

端午感怀(新韵)

魏家萃(海南)

日逢重午习俗远,节启朱明艾傍门。

蒲酒无痕驱瘴气,离骚有恨赋江文。

小康早富强国梦,盛世方安屈子魂。

斩浪龙舟谁竞渡,中华儿女定乾坤。

端午祭

鹧鸪天·渡龙舟

曹旭海(河北沧州)

楚天津口渡龙舟,竞相争越舞不休。

一声呐喊齐飞尽,汨水江边云际收。

帆影远,浆声幽。沅湘浩浩岳阳楼。

怀沙抱石魂归去,爱国湘累无恨愁。

鹧鸪天·粽米颂

红枣糯米味清香,层层竹叶紧包藏。

根根细线情围绕,远寄幽思入楚湘。

明月夜,汨罗乡。几多忧愤溢胸腔。

千年沧浪清缨水,暮色苍苍浩淼茫。

迎端午

翟广文(河北)

端阳祭屈原,米粽赛龙船。

先圣宽心意,天天好过年。

唐多令·端午

刘可夫 (湖南)

端午九州同,碧江映彩虹。赛龙舟、鼓角横空。烟柳画桥人共舞,蝉语闹,浪匆匆。

蒲艾挂门栊,粽沉汨水宫。唱九歌、祭祀平公。爱国豪情传万古,读天问,感词工。

端午感怀

刘可夫 (湖南)

五月端阳百草香,雄磺艾叶镇妖藏。

龙舟竞渡清平浪,粽化离骚正气场。

端午随吟

李志明(河北)

仲夏森阴临五五,蒹葭楚地思南浦。

龙舟竞渡共龙吟,凤阙争流犹凤舞。

任是菖蒲对酒天,时逢角黍沾花雨。

辟邪驱毒愿升平,榴火浴兰端正午。

虞美人•悼屈原(李煜体)

吴辉 (武汉)

泽芳万古苍天问,正气离骚忿。红榴耀眼扣氤氲,艾叶复青蒲绿蚁濡唇。

鸣锣逐浪龙舟载,击鼓争标赛。九歌常唱见忠心,屈子湘魂凭吊汨罗深。

庆端阳

吴辉(武汉) )

石菖丝绿草,蒲剑试锋青。

端午龙舟劲,汩罗碧浪听。

江湖擂鼓响,角黍汇江汀。

壮曲离骚赋,雄辞桔颂馨。

端午

靳录(郑州)

熏风斟美酒,端午说丰年。

南浦龙舟竞,西楼角黍鲜。

离骚弹九曲,渔父唱三编。

国爱五千载,诗吟一万篇。

端午有吟

张翔宇 (山西)

榴花似火艾香飘,一曲离骚万世骄。

楚韵棕情忧国事,忠魂萦梦客思遥。

故乡的端午

孙献文(湖南)

五月雨花榴艳光,村烟缭绕粽飘香。

探头九子黄和白,弄手三丝圆与方。

悲楚挽歌抛叶恨,问天拂袖纵江凉。

入乡随俗心怀旧,南北同风冀也湘。

八声甘州 • 屈原

孙献文(湖南)

叹艾萧太盛少椒兰,郢都楚王朝。奉民生美政,疾书天问,奔走呼号。九曲悲歌壮士,魂魄卷心潮。蕙草揩伤泪,一跃江涛。

新韵楚辞始祖,唱神灵浪漫,南国风高。怨离心半道,敢向佞人刀。路修兮、吾将求索,吊灵均、绝代文豪。苍穹阔、荡琵琶恨,千古离骚!

端午

王存白(山西)

传衍不知年,遥窥龙舞天。

遐疆封大节,自古祭名贤。

角粽装情满,艾香熏梦圆。

世遗登榜日,更竞一舟先。

端午节(新韵)

姚伟 (山西)

五月端阳艾草香,驱邪避疫祭忠良。

家国情怨恨无报,唯有英名万古芳。

满江红.端午思古〈依岳飞体〉(新韵)

魏家萃(海南)

楚水滔滔,竟能赋、离骚千古。屈子梦、九歌天问,情怀何诉。不顾黎民疾与苦,只迷金殿歌和舞。空悲切、国破恨无休,山河怒。

米粽软,艾香馥,蒲酒烈,龙舟渡。看神州今日,风和雨沐。鸟语花香诗胜画,民安国富情如故。瞻未来,科技换新天,春常驻。

苏幕遮·端午节

张洪艳(河北)

枣糖泥,黏米黍。苇叶包缠,三角迎端午,彩粽浓浓思圣主。艾草菖蒲,悬挂门旁处。 赋词章,吟楚句,雅颂离骚,相伴喧嚣鼓。屈氏英魂铭万古,垂世千年,永驻民心腑。

端午悼屈原

任洪业(辽宁)

诗贤热泪仰苍穹,汨水横流荡壮胸。

天问声声惊浩宇,离骚句句卷飙宫。

铮铮硬骨排云雾,耿耿丹心贯彩虹。

肝掩家国真赤子,炎黄世代缅仙公。

壬寅端午悼屈原

张永成(鄂尔多斯)

艾草萋萋翠盖头,汨罗五月荡龙舟。

飘香粽米芬芬沁,雅韵文章句句柔。

赋就离骚寰宇鉴,诗成天问古今留。

丹心报国难酬志,不朽精神惠九州。

端午竞舟(出雁格)

朱益标(江苏)

竞渡飞船快似龙,榴花点点映芳丛。

云旗猎猎摇惊浪,雷鼓嘈嘈响碧空。

百舸争先千鸟退,一舟夺的万眸瞳。

鬓霜难得心潮涌,击节高歌唱俊雄。

菩萨蛮.雨中重五

甄雁平(山西)

雷公电母飘然至,风和雨润芳兰醉。屏上话菖蒲,雄和酒一壶。 望龙舟竞夺,见彩丝双结。将角黍投江,钓三闾遗香。

临江仙.话端阳(张泌体)

任春丽 (山东)

家家悬艾蒸角黍,小孩玉腕生香。龙舟争竞鼓锣锵。中华儿女,岁岁话端阳。

离骚楚辞惊禹域,美人香草无双。思随湘汨水茫茫。千秋万代,永远祭忠良。

【正宫·双鸳鸯】怀念屈原

阎玉彩 (河北)

汨江舟,载冤游,祭奠诗贤怨气喉。大浪淘沙如启奏,恨难收泪洒千秋。

端午节怀念屈原

阎玉彩 (河北)

千年端午祭忠良,一首离骚斥楚王。

汨水波花黎庶泪,龙舟破浪九州扬。

诗人节祭屈原

虔诚祭奠龙舟舞,诗册铭心古韵传。

天问良臣何处觅?忠魂世代寄民间。

端午祭屈子(新韵)

赵宗雨 (河北)

汩罗沿岸脚声沉,花簇悲开祭烈魂。

江水年年翻泪水,艾香千里敬诗神。

端午缅怀爱国诗人

莫益生(阳春市)

抛粽河神纪屈原,离骚天问九歌喧。

为民为国捐心计,忧势忧时献谏言。

可恨侫奸朝弄政,更悲黑道手拦门。

千秋汨水千秋泪,洗涮忠臣万古冤。

(二)

对联:

天地有情,正气长存铭万代;

黎民挚爱,忠臣不逊颂千秋。

风入松·端午

曲甲辰(黑龙江)

一逢端午一伤情,

天地冥濛。

国无明主民难幸,高阳裔、尤被飘零。

渔父折中通变,骚人不醉偏醒。

问天哀郢有谁应?

贾鵩悲生。

非儒非道诗坛祖,景行兮、高洁云鹏。

千载楚骚独领,万民稽首英灵。

【双调·水仙子】悼念屈原

栾文忠(吉林)

含冤屈子命沉江,千古雄文楚韵长。英名久远豪情壮,写离骚正气扬。端阳泪洒成行,龙舟竞,艾草香,后人诗咏华章。

端午祭屈原

代古成(泸州)

(一)

五月榴花红似火,无边细雨柳丝长。

江中鲜见龙舟影,弄里欣闻粽子香。

即去街边寻艾蒲,还来超市买雄黄。

车如潮涌人攒动,敢问浮生何事忙。

(二)

风熏野地麦初黄,端午欣临粽子香。

绿水行舟舟竞渡,青山邀月月迷茫。

一抔瘦土埋忠骨,千里清流叹国殇。

忍看灵君坟上草,几多感慨入诗行。

(三)

汨罗江水韵悠长,屈子修身为国殇。

一世诤臣骚赋恸,千秋忠烈九歌扬。

承流清韵后昆励,继缅精魂奸佞防。

吾辈欣然传古意,乐为华夏谱新章。

(四)

又近端阳添感伤,骚朋秉笔诉衷肠。

篇篇怨懑忠魂祭,首首悲怜正气扬。

江上龙舟踪迹渺,锅中粽子味悠长。

今人忙与孔兄好,哪有时间吊屈郎。

(五)

又饮雄黄酒一盅,忧思还与那时同。

门前艾草头朝下,梦里龙舟尾向东。

粟粽依然香且糯,世间难得富帮穷。

斯人不懂离骚恨,怎把黎民放眼中。

(六)

诗人节至问诗人,可向奸权究果因。

屈氏捐躯甘为国,馋臣惜命滥谋银。

吟朋百万千千阙,拙笔一支句句新。

击弊多些浓墨洒,歌功更要力求真。

端午节纪念屈原

徐盈(伦敦)

龙舟追屈子,米粽祭良贤。

抱负平天下,离骚述志坚。

褒扬忠烈士,纪念数千年。

愤世仁心在,忧民正气传。

2022年5月

(二)

端午节安康

徐盈(伦敦)

端午安康忆栋梁,寰球粽子溢馨香。

龙舟竞赛旌旗艳,纪念屈原悲楚殇。

2022年5月

二郎神·端午缅忆

孙爱晶(山西)

鸡催早,插艾叶、还将灯照。最惬意、风儿轻拂面,晨如许、曙烟幽缈。逢此嘉时人漫兴,看老伯、雄黄酒倒。小院里、祥和一片,朵朵榴花争俏。

谁笑?原来姐妹,已都来到。五彩线、搓绳拴手腕,缝一个、香囊夸耀。米粽飘香邻里送,最难忘、当年老少。叹今又端阳,缅忆多多,遐思萦绕。

端午节感怀

弓林明(山西)

离骚光焰万年长,竞渡龙舟艾草香。

可惜屈平才德逸,岂如秦使掉花枪。

纵横捭阖谋家国,武略文韬抱梓桑。

豪杰古来无好运,后人常念自哀伤。

壬寅端午节

张华斌 (河北)

千年呜咽汨罗江,总把追思寄粽香。

敲得骚诗三四句,心怀敬意过端阳。

南乡子·壬寅端午(依 龙谱 辛弃疾体)

唐琢 (吉林)

佳节又端阳,彩线轻缠艾草香。鼓乐喧嚣声遏浪,潇湘,举棹龙舟赛事忙。

何处诉衷肠,屈子行吟赋国殇。忧国忧民多少恨,茫茫,不朽忠魂万古芳。

鹧鸪天.壬寅端午致屈公

王昌德(湖南)

粽祭屈平赋国殇,龙舟举棹荡潇湘。

离骚九曲成神韵,天问一篇奏典章。

江溢彩,水流香。汨罗沧浪祭忠良。

坚贞风骨民崇仰,不朽英名万古芳。

纪念屈原题联

忧国郁众,壮心未改含冤愤:

奋笔书诗,宏愿以尝投水亡。

一一一刘林香

五律•粽子情

王存白(山西)

重午每来临,家家竹叶寻。

裹缠装米实,抛祭逐沙沉。

角黍果鱼腹,汨罗回楚吟。

九州崇屈子,包入仰思心。

悼屈子

徐善秀(山东)

长恨举世浊,一跃赴汩罗。

泥沙皆况淀,千古扬清波。

悼屈原

徐善秀(山东)

新粽正可口,大河赛龙舟。

千古觅源流,屈子有何愁?

独醒难入睡,皆浊不断愁。

呼声似雷震,南冠做楚囚。

端午怀古

任洪业(辽宁)

端阳吊唁汨江停,掩涕离骚宇宙丁。

屈子一朝辞楚去,痛哀万众泣悲声。

九章惜诵忧盈墨,天问东流郁满情。

怀憾英贤舟竞渡,梦圆华夏五州惊。

注:丁(零丁)

人月圆令.缅怀先烈

一一杨志华

谁将佳酿江湖漾?

饮美勿遗泉。

骨身铺地,

江山血染,

终扮红颜。

先人宛若,

镜明高挂,

何故生残?

万千意 志,

初心不忘,

应刻膺肝。

渔家傲·端午思屈原(杜安世体)

胡光华

端午家中米粽缠,龙舟遏浪杀奔湍,谁祭屈原传楚怨。离骚短,汨罗有恨江天远。 名士沉沙万古冤,忠魂此去亦能还。耿耿星河君子辇,霜丝绾,一身银艾精光灿。

端午节悼屈原

任洪业(辽宁)

端阳讳日酹琼醲,鸣咽雷声唤汨公。

华夏千年飘墨浪,他乡四处粽香浓。

凭栏痛落离骚问,泼泪轻吟意梦憧。

独向星河求索寄,苍穹有感亦诚恭。

注:汨公(三闾大夫屈原)

端午节.中国诗人节

薛俊英

诗人节里话端阳,水墨声情粽子香。

一曲离骚千古颂,再歌万代咏忠良。

千家万户过端阳,骚客敲词咏粽香。

艾草房檐门上挂,东西南北寄贤良。

汨罗江水忆端阳,楚岫大夫愁断肠。

天问九章千古恨,离骚万代祭河殇。

【鹧鸪天】端午节北大荒感怀

薛俊英

每至端阳艾草丛,扁舟还载古人风。

荒原今日禾苗绿,楚岫当时烟火红。

离骚咏,九章逢。江山无处不英雄。

耕耘黑土农忙季,插画田畴映美瞳。

情寄端午节

徐林

端午祭屈原,缘水放龙舟。

艾蒿驱邪气,粽情续乡愁。

思随荷风延,忆入芳梦讴。

《离骚》其修远,《天问》灿荒流。

楚香钟灵秀,魂壮白帝楼。

峡雨故乡泪,酒洒鹦鹉洲。

报国拯民志,怀石汨罗投。

滔滔心潮阔,浩浩耀千秋!

徐林2022.6.3端午节于华天之南

伍权支

永遇乐•端午

映日榴花,送香窗牖。今又端午。兰芷芬芳,天涯情味,岸柳当萦绿。抛粽插艾,龙舟飞浪,怀缅诗人风俗。悼英魂,涛声万里,屈翁可曾知否?

时光易逝,河山依旧。漫酹昔时香雾。蒲酒新斟,《离骚》夜读。正苦思渔父。痴心一寸,素琴清曲。闲对莺飞燕舞。好时节,笑吟盛世,国强民富。

端阳念屈原

徐盈

岁岁过端阳,年年念粽香。

舟飞波浪急,泪洒汨罗伤。

屈子撰忠烈,离骚载令芳。

千秋歌义士,万古赞华章。

【注释】

端阳:端阳节,亦名端午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正阳节、天中节、龙节,在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中华民俗常在此日吃粽子、门楣插上艾叶、佩戴香囊、划龙舟,等。

令芳:美好芳香。

2022年6月3日(端午节)

端午安康

徐善秀(山东)

端正做人留好样,午来不妨睡一场。

安宁本是寻常事,康健人生第一桩。

端午遣怀

徐聪智

2022年6月3日,于北京

五色丝缠角粽香,独斟杯酒客端阳。

离骚每读叹明主,遗俗谁思吊楚湘。

汨水怀沙枉生死,东篱采菊任疏狂。

古来世事难如愿,一醉幽窗午梦长。

五月节(通韵)

李述

每至端阳意纵横,常将五色挂檐楹。

葫芦焕彩菖蒲绿,角粽缠绵竹叶青。

荡起心舟游史海,开通脑洞赋吟声。

茫茫九派流难断,一曲离骚万古情。

端午节

徐林

五色丝缠角,香粽叙乡愁。

民众祀屈原,缘水赛龙舟。

祈福挂艾蒿,驱邪雄黄酒。

念念相思远,浩气壮千秋!

徐林2022.6.3端午节于华天之南

端午寻艾

何自新

寻艾晓登山,无心赏雾烟。

跃然神草现,风骨似灵仙。

端午安康

靳录(郑州)

户户门头挂艾香,家家端午道安康。

离骚天问神州泪,渔父远游华夏殇。

世上何人守坚白,山中到处饮雄黄。

缠丝粽子千秋俗,爱国情怀万里光。

端午节(美篇:诗雅香江)

靳录(郑州)

商周粽子拜牛郎,考叔春秋孝馥香。

屈子曹娥伍员祭,情怀爱国梦华长。

五绝•端午吟

王存白(山西)

端节异同俗,家家米粽香。

应知罗水外,遍听楚吟长。

端阳(美篇:似水流年)

靳录(郑州)

牛年梦里话端阳,电视沙龙粽馥香。

锦瑟弹歌千古曲,情怀祖国万家光。

沁园春.端午抒怀

任洪业(辽宁)

世界非遗,中华节日,酹酒端阳。叹汨罗有浪,悲风怅惘;长空泪卷,屈子凄伤。社稷三闾,霜丝华发,忧愤填膺歌九章。微吟处,唤星辉寰宇,跃跳流芳。

龙舟争渡湘江,待义士英魂早返乡。看烟波浩碧,纷抛粽糯;悲歌复起,天问谁狂。一代名臣,千年倚梦,历史长河意未央。看盛世,任笔书卷傲,瑰日雄光。

2022.6.3.(端午节)

潩河逐梦(美篇:香港诗词)

具茨山歌

端午风情谁采撷,潩河逐梦我登山。

轩辕肇造文明史,血脉传承道德蕳。

壬寅端午节

霍胜泽 (天津)

艾草飘香已满廊,绿槐新柳沐晴光。

鸟鸣阵阵西园静,疫染天天举国防。

似有龙舟悲屈子,更添黄酒醉厅堂。

宅家困久诚祈祷,纳福驱邪吉利长。

2022年6月3日

鹧鸪天.诗魂永存

一一杨志华

浩瀚沧桑天问人,九歌汨畔历年欣。

龙舟江上争抛粽,凤袖青蒲巧做轮。

甜祭诵,苦诗魂。楚辞对酒邃思斟,

屈原灵魄何方觅?融灌层出蕲艾芬。

2022.6.3

卢名通(沧县)

(一)

午 餐

端阳米粽味甜香,心醉如狂泪两行。

我借先贤神圣笔,长歌疫劫国之殇。

(二)

拜屈子

骚客端阳拜泰皇,无休冠疫祸民殃。

先贤为国捐躯体,我借漕江滋国昌。

端午急雨

栗乃瑶(山西)

端阳日暮惊雷震,雨急风狂冒白烟。

何得灵均千古醒,奋刀撑起楚湘天。

书法

著名书画家徐跃老师书写

著名书法家徐华老师书写

著名书法家刘先德书

现代诗

端午感怀

徐淑芳 (黑龙江)

每年端午那淅沥沥的雨丝 是对屈公的挥泪与思念

隔着光阴回望到两千多年前

在一个多愁伤感的季节里 一个爱国主义者的身躯伫立在汨罗江岸边

他怀着对世间的污秽

和满腔的哀怨 报国无路走 才华无处展

不仅绝望地仰天长叹

它释放出满腔的愤怒 他愤怒的喊声

荡起了汨罗江水顿起波澜

他的威严壮举唤醒了民族的觉醒

更给后人扬起了引航的风帆

他的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世相传

从此在人们心中永远也挥之不去的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一屈原

他可歌可泣的事迹

给端午留下了永久的怀念

粽叶重重包裹着沉甸甸的哀思

那文人志士诗行里 寄托着千年的忧怨

那深情的吟颂 年复一年

千家门上的葫芦里 早已装满了深深的思念

愿清风把我们的哀思带到汨罗江边

告慰屈公的在天之灵 人们将永远把他怀念

本期审稿:徐守祥 王一英

本期执行主编:王春艳 李彦蓉

导语、编辑制作:徐守祥

图片来自于/网络

音乐端午节不变的家国情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c1225550a8cbad5815d046eef952f7f.html






2024年诗与远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