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的2023,值得所有新势力学习

2024-01-18     雷科技

2023年即将结束,这一年的新能源车市,以“地狱”难度开局,以“内卷”和“求新”为主旋律,以“强者恒强,格局将定”迎来收尾。

这一年,车圈发生太多太多的大事件:新能源补贴退坡、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智能化如火如荼、自主品牌攀高端、华为系高举高打、增程式强势突围、海外品牌重注中国、中国品牌加速出海……

老势力变新、新势力变老,群雄逐鹿,热闹非凡。

12月起,电车通推出“电车通·年度”专题,“聚焦2023”系列将系统梳理2023年智能电车行业、品牌、新车、技术与人物,记录产业关键时刻、见证百年汽车变革、致敬时代创新勇者,敬请关注。

>>>

新能源汽车崛起年代,涌现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光是中国品牌大概就超过了300家。

市场会告诉车企什么叫“答案”,也会告诉消费者什么才是值得托付的品牌。零跑汽车和它们一样,都是探索中国汽车未来的新势力。近7年来,造车新势力倒了一批,又起来一批,零跑汽车都看在眼里。

俗话说“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赢家”,低价入市的零跑汽车虽然无法跟头部新势力硬碰硬,但好歹也是新势力品牌当中销量靠前的一员,量大管饱还便宜的“小米”打法抓住了不少受众。

只不过,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加入,2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市场选择变得十分丰富,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老牌车企入场,大车企做背书的新势力越来越多,零跑汽车逐渐在性价比市场中失去优势。

和很多新势力一样,零跑汽车也走了许多弯路,对市场和自身的错误判断,硬实力、品牌影响力等欠缺,使其逐渐落于下风。

好在,零跑汽车及时纠正,在2023年内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又一次跻身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列。

走“理想”的路,靠增程式“东山再起”

定位科技型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零跑汽车,在纯电赛道直接起跑,主打性价比之流,没有混合动力技术作为过渡。可以说,零跑和很多新势力一样,把自己的命运押在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上。

光看配置和定位,零跑都是妥妥的“量大管饱”,该给的不该给的,都能够在零跑的车型上看到。自研与否不重要,性价比优势很明显。

立足性价比让零跑在汽车市场当中有了一席之地,销量虽不及几家新势力头部,但销量榜单当中也算是排名靠前,第一个10万销量,零跑花了3年。

但性价比电动车似乎没有成为零跑汽车稳住销量的关键,到了2023年1月份,零跑汽车官微宣布,该月仅交付了1139辆汽车,环比下降86.59%,同比下降85.9%,零跑在市场中狠狠地摔了一跤。

销量暴跌背后有种种原因,一方面是纯电车型的市场接受度仍不算很高,动力电池原料成本走高,单车价格一直下不来。市场中有力的竞争对手逐渐增多,零跑汽车没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支撑,恐怕也是销量滑铁卢的因素。

又或许是从某家造车新势力成功取经,零跑汽车于2023年3月1日推出旗下首款增程车型C11增程版,并与纯电版C11打出双动力组合拳。

零跑首款增程车型采用了理想ONE同款的东安1.2T三缸发动机作增程器,虽然增程器的抖动免不了,但让消费者多了一种没有里程焦虑且更便宜的选择,这也成为了这家车企销量“起死回生”的关键转折。

C11增程版上市后首月销量就突破了6000辆,到了5月份,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至7000。据了解,零跑C11所有的订单当中,增程版占比高达80%,零跑汽车尝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甜头。

2023年前八个月内,零跑C11系列的销量已经达到10430辆,增程版功不可没。

随后,零跑汽车又于2023年9月推出了C01增程版和改款后的C11增程版,换上了1.5L增程器,纯电续航最高可达316公里,主打“城市通勤0油耗”。结果就是,零跑汽车第二个10万交付,仅用时一年,第三个10万交付时间只花了不到半年。

于是,零跑汽车2023年12月销量达到18618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44155辆,给市场重新带来信心。

靠着增程式起家的理想汽车深知用户开车的痛点,纯电车补能效率赶不上油车,充电桩布局欠缺,难以满足家庭长途出行的需求。增程式总被吐槽“落后”,却是许多纯电车企快速加入插混赛道的简单门槛。

在电车之上缩减电池容量,增加一套发电系统,保留电车的特性,又不用依赖充电桩,整车成本还更低,消费者也喜欢,似乎没有比这种“落后方案”更好的了。越来越多的纯电车企回头布局增程式,技术内卷开始降温,大家更关注市场的真正诉求了。

除此之外,零跑汽车也有“小理想”之称,SUV与理想车型定位相似,却卖20万元以内,靠着这波高性价比,瞬间圈了不少粉。而近期推出的零跑C10,将“更理想的家”属性彻底释放,并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首款车型。

可以说,追随理想的产品理念,又加码增程式,零跑汽车的这一波“自救”,在汽车行业中可谓典范。

技术自研+出海,零跑有实力也有了“背景”

2023年7月31日,零跑汽车正式发布旗下全域自研的最新成果——“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通过1颗SoC芯片+1颗MCU芯片,打通智能汽车的座舱、智驾、车身三个领域,实现高效、低时延的部件协同。

“四叶草”的核心便是,用尽可能少的零部件,实现尽可能高效的整车协同。

性价比有性价比的玩法,“四叶草”就是诞生自一个性价比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技术平台,考虑到其产品定位,零跑汽车也确实要想办法,尽可能降低整车成本,让“性价比自研”变得可行,又让整车的智能化体验向上一个台阶。

其中,零跑汽车还在统一架构当中,通过不同的算力平台组合,推出了低配、中配、高配三种。

近期开启预售的零跑C10,则是“四叶草”架构的首款产品,维持极高性价比的同时,也跟现有的C11、C01拉开了显著差距,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整体的智能化表现。作为首款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C10也是定义零跑汽车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得益于高效低成本的电子电气架构,零跑汽车也迎来了自己技术出海的机会。2023年10月26日,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向零跑汽车伸出“橄榄枝”,前者计划以15亿欧元投资获取后者20%的股权。

同时,两者也将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的比例为51%:49%。从此,零跑不仅拥有了传统巨头集团的背书,为后续的海外布局铺平道路,Stellantis集团也将借助低成本高效率的“四叶草”架构,加速自身电动化转型。

可以说,在技术储备和市场表现,零跑汽车不再像之前那般稚嫩,入局增程式成功挽回销量颓势,又通过技术自研筑起护城河,加强自身并实现技术输出,做到了大车企都在做的事情。

一年内“起死回生”,零跑走了正确的路

零跑汽车和不少新势力一样,经历了高峰,又体验了销量下滑带来的窘迫。

众多新势力走错方向,技术水平欠缺,得不到市场认可,又或者是无序扩张,导致资金断裂。无论是何种原因,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自救方法,最终折戟,令人惋惜。

市场不会忘掉他们的努力,但故事不能当饭吃,汽车也不是一堆零件拼起来就能做成,造车新势力想要走得更远,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口碑,一切都是“PPT”。

以低价换市场的零跑汽车,初期尝到了性价比的甜头,也奠定了“车界小米”的市场定位。性价比市场从不缺用户,但可替代性极高,意味着谁都可以做,但市场规模大,口碑稳定的品牌,肯定更受欢迎。

零跑汽车明白,单纯的低价入市走不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当中听取用户声音,迎合主流市场需求。接入增程式赛道,在小通看来是零跑2023年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被强敌“包围”的困境之下杀出重围,把销量做起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4年,我们还能看到零跑汽车爆发更多潜能,一方面是销量上的持续上升,基于“四叶草”不断布局新产品。不过,零跑汽车仍然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盈利。

零跑汽车去年第三季度的一份财报显示,其毛利率仅有1.2%。销量是起来了,但这家造车新势力并未完全走上健康盈利的正轨。

任何一家车企的“长期主义”都离不开钱,有钱才有未来,希望零跑汽车的“四叶草”架构优势能够尽快展现,摆脱“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境,加强对供应体系的把控,相信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市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b435da298f0c29e6436190e7503aa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