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永升服务拟更名为永升服务,是要“去旭辉化”?

2023-12-22     搜狐财经

原标题:旭辉永升服务拟更名为永升服务,是要“去旭辉化”?

出品 | 搜狐地产&焦点财经

作者 | 陈盼盼

编辑 | 吴亚

1222日,旭辉永升服务(01995.HK)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双重外文名称由"旭辉永升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永升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同时宣布,董事会决议永升服务集团将采用新的公司标志。

旭辉永升服务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拟更改名称,更符合集团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长期独立市场化发展战略,并有助于加强集团整体独立品牌建设,提升集团在中国其他物业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开发商中的商业知名度,与更广泛的知名客户合作,为其客户及股东创造价值。”

这并非是旭辉永升服务第一次更名。20213月其宣布将公司名称由“永升生活服务”更名为“旭辉永升服务集团”。彼时,其称“公司成为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旭辉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所以更改公司名称以反映有关变动,也更符合本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有利于集团核心业务的协调及发展,加强整体品牌建设。

与此同时,随着母公司旭辉控股集团规模扩张,旭辉永升服务也受益匪浅。但2022年11月,旭辉控股宣布暂停支付境外债利息,正式将流动性危机公之于众,并表示将主要精力用于“保交付”。今年3月,旭辉控股又发布公告称,审计师收到一封匿名信件,该信件对旭辉控股集团及其非全资附属公司旭辉永升服务之间的若干交易提出一些质疑。此事导致旭辉控股、旭辉永升服务双双停牌半年之久。

无论是旭辉控股流动性危机,还是匿名信事件,都令旭辉永升服务陷入关联方阴霾。今年11月,瑞银下调目标价旭辉永升服务目标价,称:“考虑到母企项目交付速度放缓,加上市场萎缩及第三方项目竞争激烈,预测该公司新增合约管理面积的扩张将持续放缓。”

事实上,旭辉永升服务已在努力和旭辉控股保持距离。近几年,旭辉永升服务将规模扩张的目光聚焦到第三方,尽量减轻对母公司的依赖。截至今年6月30日,旭辉永升服务在管建筑面积达到2.06亿平方米,在管项目数量为1184 个,其中第三方外拓面积占比77.1%。

旭辉永升服务还强调,公司依然秉持对旭辉控股“依靠不依赖”的发展原则,这使得公司能够相对有效地应对危机,并且对公司的物业管理服务业务的影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旭辉永升服务将持续不断地改进和调整策略,以确保与旭辉控股的合作继续稳步发展。

那么,此次旭辉永升服务将公司名称去掉“ 旭辉”两字,是意在“去旭辉化”吗?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搜狐财经指出,旭辉永升服务更名并不一定意味着其想要“去旭辉化”或减轻旭辉暴雷对其品牌、扩张的影响。更名可能是该集团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展示其独立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展示该集团的独特性和专业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虽然旭辉暴雷事件可能对该集团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扩张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更名不一定能够完全减轻这种影响。更名只是该物业服务集团品牌建设的一部分,还需要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来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加强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柏文喜指出。

此外,近期,旭辉永升服务在资本市场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自今年9月永升服务复牌以来,以执行董事兼总裁周洪斌为首的管理层团队多次增持超1600万港币;11月22日以来,永升服务超18个交易日开展股份回购。

中指研究院物业事业部总经理牛晓娟表示,“回购行为还能够彰显企业现金流充沛,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推动股价回升。然而,通过回购拉升股价是一个长期且具有不确定性的过程,目前已发生的回购行为对股价的推动效果较为有限,仍需面临市场的检验。”

截至12月22日收盘,旭辉永升服务跌3.82%,报1.26港元,总市值22.04亿港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a4e265eedb95a9b7387a473abaf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