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自然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浩浩荡荡,精髓四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慨万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依旧影响后世。
陕西这个地方,是出了名的古迹遗址,光“秦兵马俑”就闻名中外了,更不说西安古城,那更是古墓丽影,宝藏无处不在。
古墓,也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一代帝王,举国之王,死后的坟墓自然奢华,荒淫无道的皇帝自然大有人在,陪葬的仆人不计其数,奢华珍宝也随之埋入地底。
然而,利用偷窃的手段挖掘古墓,寻找珍宝的盗墓贼也是随处可见。
1992年,陕西发现了,一个3平方“穷墓”,连盗贼都懒得挖的古墓,竟有着225件国宝。
不起眼的角落
古墓挖掘出的国宝,自建国以来就不计其数。
而陕西可谓是个文化之都,名胜古迹,琳琅满目,同时也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古墓。
当初,就在工人准备建厂之初,有个意外发现,那块地的构造疑似古墓。
经过考虑,就迅速上报给政府,派遣专业人士进行探索,经过仔细研究,以及专业人士考古的多年研究经验,最终确定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墓。
于是就紧张地开始规划,所有考古人员都是热血澎湃,一个大的发现对于一个考古人员来说是多么来之不易,甚至有的考古人员探索一辈子都没有亲身见证过挖掘古墓。
考古人员虽然工作热情极度高涨,工作态度也是极其认真,但是经过一番探索,也是一无所获,毫无进展。
就在所有人都准备放弃,徒劳无获时,有人发现了这座古墓的蹊跷,原来竟然是一个墓中墓,字面意思就是墓里面还有一个墓,就是掩人耳目的目的。
真正的宝藏在里面,同志们又燃起心火,干劲十足,很快被挖掘出来了,可是又给人当头一棒,墓葬并不大,也看不出任何一点阔绰,潮起潮落,考古队再次被打击。
出土了一些青铜器,还有一些已经磨灭到看不清字体的文物。
上天的眷顾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不懈努力的人,又有人发现,这个墓所埋的土,非同寻常。
是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朱砂土,这么多的古代帝王,古墓,大多都不会在土上面做文章。
可是这座古墓竟然用的是朱砂土,意味着下边埋葬的可能是一位富可敌国的人,如果不是考古队的细心,这座古墓可能真的就成了一座废墟,连盗贼都不会多看俩眼的荒土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只有专业的考古专家,考古团队才会认识这种稀有且珍贵的土。
既然土都这么珍贵,那么下边埋葬的帝王乃是更有意义,更有作为,更有价值。
这个惊天大消息,再一次地振奋人心,考古队宛如发疯了一样,比之前的投入的精力还要多,比以前更细致入微,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成功了。
古墓之宝,震撼人心
墓中墓刚被挖掘,引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大宝剑,刚一开土,就让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激动不已,闪闪发光,雕刻精细,分量沉重,一双宝剑的价值,能为国家宝库提供的价值是不能用价钱来衡量的。
继续挖掘,越来越让人无法平静,一件件玉器和金器被挖掘出来,国家宝库因为他们的付出,又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过专家组的考研,最终确定为是春秋时期的古墓,距今约两千多年的历史,青铜器在商朝才发行,而金器,宝剑这类古器的价值又是何等的高贵。
全部挖掘出来,确定黄金的器物有数把,青铜器也不计其数,铁器虽有生锈但依旧是不可小觑的文物。
放眼现在,黄金被无数的富豪追求,更何况是黄金器物。
这些古物当然全部上交国家,为国添彩才是这些考古队最大的追求也是考古队的意义所在。
但是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些出土的文物,二百多件没有一件可以证明这个帝王身份的器物。
尽管宝藏这么多,但是却不知道主人是谁,对于历史方面的研究的帮助却不是很大,但是看着这些宝物,依旧让人叹而观之。
浩浩荡荡的古墓,灿烂的文物,考古队灰尘全身,但是却洋溢着骄傲的气息,这可能就是中国人的魅力所在。
回望这么多天的挖掘,一个小小的古墓,却是墓中墓,一个连盗墓贼懒得挖的古墓,却隐藏着225件国宝。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刚开始什么都挖掘不出来的古墓,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器物,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和那些浩荡大的古墓,却是什么都挖掘不出来的古墓相比,这座墓中墓又是何等的低调奢华。
越是富有的人越不会炫耀,越是穷酸的人,越喜欢炫耀,这就是人格的魅力与差距。这也告诉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已是多么的重要。
不要瞧不起一个平常并不出彩的人,也不要低估一个平凡的人,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不要眼高手低,会给自己带来无法想象的财富。角落虽暗,却很安全;为人低调,却家财万贯。
识人慧眼,发现美,关注每一处细节,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