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是一座城的印记;一群人,是一条街的灵魂。
如今,这条街已经破旧,这群人也已经散去。不久之后,原本的河边街将不复存在,它的重生也许会美得令人叹为观止,但却再也找不到那条老街的痕迹。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是趁它完全消失之前,再看一眼它饱经风霜的模样,将关于老街的记忆永远留在心里。
人去楼空,曾经的土墙灰瓦还在,只是已经破烂不堪。
曾经的那棵老树也还在,依旧绿叶葱葱,只是树底下拿着蒲扇乘凉纳荫的老人已经不在,围着大树嬉闹玩耍的小孩也不知道跑去了哪。
不久之后,这棵熟悉的老树也会随着老街一起消失,也许会有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景观树代替它,但却不再有老人在树底下聊天说笑。
昔日拥挤的人群不见了,欢声笑语也消散了,熟悉的叫卖声更是不复存在,那些我们热衷的美食,也不知道散落到了这座城市的哪个角落,只留下一栋栋老楼摇摇欲坠。
老街的阁楼还开着窗,好像再眺望这座加速发展的城市,要是它有情感,要是它知道它生活几百年的这座城市要把它抛下,它会不会难过呢?也许它会欣慰这座城能有这么大的发展吧,它会自豪曾经是这座城的成员吧。
古老的木质家具散落在门口,这些传统的东西也许从这里开始遗失。搬进新房坐在舒服沙发上的那些人们,会不会偶尔想起这些被丢弃的木凳木桌呢?
蹲在家门口戏耍的小孩去了哪里,堆满垃圾的走廊和墙上那个大大的“拆”字为何那么刺眼,让我莫名涌现伤感的情绪!
亲切的老人,和老街站在一起那么和谐,连一边觅食的家鸡也给人亲切之感。只是老人已经不会生活在这里,他也许只是回来看它最后一眼。
我很难想象是怎样的难过,让这位老人露出这样深痛的表情,也许是对这条街爱得深沉,也许他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结下了太深的感情,才会流露出这样耐人寻味的眼神。
只是老人什么也做不了,他不能阻止城市的飞速发展,也不能拒绝河边街的新生,只好深深得看它一眼,默默离去。
走进这条老街,昔日的记忆如数涌现。我依稀记得小时候每逢赶集,外婆总是牵着我的手从乡下走到这里,不辞辛苦,我只是想尝尝那些让我惦念到流口水的小吃。而外婆总是能在这里买到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但有时候她什么都不买,她只是想来这里逛逛,和这里的小贩聊聊天拉拉家常。
如今河边街拆迁了,外婆要去哪里找回昔日的热闹和那些熟悉的人呢?现在走在这条小时候熟悉的街上,却再也看不到记忆中的景象,热闹的小摊没有了,拥挤的餐馆只剩下一块破旧的招牌,剩下的,只是一堆烂木碎瓦。
经过岁月的洗礼,风雨的侵蚀,它已经白发苍苍、伤痕累累。它曾经在这座城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绎了一段佳话,如今,它老了,也该谢幕了。只是我相信熟悉它的人都不会忘记,它会被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河边街改造已经开始动工了,昔日的欢声笑语湮没在轰隆隆的挖机工作声中。挖土机没有感情,它不会明白我们看到这些楼房应声到地是怎样一种难过。
既然城市的发展无法阻挡,我们就将熟悉的河边街永远留在我们记忆里,期待它的新生,希望它有更好的发展。
从老街的这边,可以看到与它一河之隔的江畔湾广场,那里高楼耸立、繁华无比,现代化气息尽显。也许不久之后重生之后的河边街也能赶上那边的步伐,我们期待它越来越好,就让古老的河边街永远留在我们记忆里吧。
文/陈晓军、周亚如 摄影/周亚如
来源:全南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