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稳定和控制住男高音的喉头位置,唱歌时下鄂以及下巴都应松驰的自然下,稍往里收,其唱高音时不能朝前伸,造成下床罩住上床(地包天)的不良习惯。经常让学生对着镜子练习,注意颈顶,后脑应尽可能积极挺直,要展胸,松肋,挺腰;稳上腹,收小腹,形成它们间的对立统一,集中到丹田部位作为吸的支点。练习时还可用大拇指触摸一下下巴,检查面部后面的肌肉是否有僵硬的现象。平时多采用“o”和“ou”元音过程中,要求口盖上抬,下巴始终不断下放,不能定住不动,嘴唇起成椭圆型宛如要把整个脸都拉长使口腔内能塞进一个鸡蛋似的。从而获得竖起来的声音,避免出现逼紧、狭窄的声音。但需注意的是空的、白的声音是不可取的,不能盲目走极端。
另有些歌者,每唱一句喉头位置都大幅度上下任意移动,发出的声音不是抖或者就是摇,这也不是我们所推崇的,但仔细观察,并不是所有发出的音喉头都不稳定的,它们一般在中、下声区练习,我们应以这几个音为基础,在这段声区中培养正确的稳定的喉头状态进而进行半音到半音的扩展音域。在使用“矫枉过正”的方法期间,声音常常不好听,很粗造。这个过渡是正常现象,需要一段耐心细致的科学的训练后,再唱原来的音域时,喉头就不会乱动了,声音也会逐渐的锐耳起来。
声乐老师最怕学生已达到某种程度的水平,但基本功不扎实,甚至有较大的缺陷,煮成“夹生饭”。在训练中遇到这种情况,宁肯推倒从来,而不应将就对付。应告诉学生“耐心,它是建筑工程中的水泥”。学声乐不能操之过急,正如故人所说“欲速则不达”。有的男高音歌者变声期由于身体的某些病变或发育不良,使喉头没太降下来仍保持在大约是第五与第六颈椎水平之间。从外部来看,他们的喉头位置是相当高的,如果不影响他们的嗓音发展,就大可不必削足适履强制地将它放到较低的位置。浪费许多经历和时间。所以,男高音的喉头位置究竟是高正确还是低正确?这都是相对的,随着声区的变化和作品对情绪的不同要求,喉头位置有所移动,这应是允许的。
总之,那种过分地、强制的将喉头固定在一个较低位置上,或者见到初学者喉头上移就严厉批评,感到束手无策或建议其放弃歌唱道路的作法都是不科学的。对于男高音的训练来说,是违反发声气管的自然运动规律的。
关注公众号:wyxcg8 每天送你一篇实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