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破产,是最大的破产

2019-10-30     壹创新商学

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熊孩子,在放羊的时候闲来无事,三翻四次欺骗乡亲们“狼来了”,当看到乡亲上当的时候,熊孩子乐坏了,你们这群笨蛋。开始的时候乡亲们听到后还抗着锄头,拿着洋铲跑去帮他,后来再也没有乡亲搭理他了。当狼真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跑去帮他,熊孩子家的很多羊都被狼吃掉了。

虽然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但却是典型的塔西陀效应。

塔西陀效应是由古希腊历史学家塔西陀提出的,也叫塔西陀陷阱,意思是说当失去公信力的时候,不管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是做好事还是坏事,公众都会认为你在说假话,做坏事。在最开始的时候,塔西陀效应的提出在于对古罗马帝国的专制和暴政的批判,当政府失去公信力的时候,人民便不再跟随和顺从,甚至会引发社会冲突,暴力对抗事件。

塔西陀效应不仅在社交和政府方面有效,在企业管理和营销上,也有它的身影。

比如,激励员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那么如期兑现给员工的承诺也要及时,否则,将来无论你说什么,员工都认为你是在给他画大饼,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当然了,领导也需要员工的激励和回馈,所以及时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否则会被领导认为不靠谱,不负责。

比如,几乎每家企业都会做活动,有的甚至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将活动的奖励设置的非常诱人,但是如果将奖项设置得让人感觉根本完不成,或者用其他理由拒不承认兑现奖品的。就是在透支消费的信任。

在1995年,可口可乐曾经为了扩大的知名度,也打出了这样一个广告:一瓶可乐可以兑换0.5-1个积分,当你攒满700万个积分时,就可以兑换一架战斗机,而这种战斗机在当时市场的售价差不多在3000万美元左右。

在当时并没有人将这个广告当真,就算按一瓶可乐1个积分计算,那么你至少要买700万瓶,甚至更多。按一个人100岁计算,就算从他生下来开始喝起,那么一天也至少得喝掉20瓶可乐。且不说人难以达到如此长的寿命,光是每天购买20瓶可乐,持续100年,也是一笔巨额的费用。

所以可以说可口可乐这个活动是做得非常失败的。但失败的还在后面,有一个小伙想到了破解的方法,就是组织了一大帮人一起喝,达成目标之后把飞机卖了大家平分。等到终于攒够了积分,可口可乐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兑换奖励,以至于两者对簿公堂,一时可口可乐名声受到质疑。

在任何时候,信用都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有时候我们看似占了便宜,避免了损失,但是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品牌信用被完全透支的时候,就是他们破产的时候。信用破产,才是最大的破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S6-Im4BMH2_cNUgbf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