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竞争到底有多激烈?
首先给大家看一下去年的招录数据吧:
报名人数:137.93万 ;
招收人数:1.45万;
报录比:95:1。
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了。那么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能帮我们成“公”上岸呢?其实任何方式的复习都应该遵循如下四个步骤:
备考初期大家可以尝试着做一些行测的模拟试卷,或者通过刷题app进行一些初级的入门训练(推荐中公题库app哦)。这个阶段目的是对考试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题型的大致分类,知道对于自己来说,哪部分比较难,哪部分相对简单,为之后的备考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大家进入紧张的备考状态之后,要调整好每天的学习状态,有规律的固定的进行系统学习,此阶段主要是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一轮复习。
此时强调的是全面性,只要是考纲上的知识点,就要事无巨细,全面学习掌握,提醒大家,一定要有系统的笔记。
此阶段与上一阶段是交叉进行的,在熟记知识点的前提下,大量进行刷题训练。公考不但要求你会做题,还要能做快题。我们不盲目反对题海,甚至对于有些同学来说,题海反而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
但是在题海之前,一定要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训练。否则刷题就变成了盲目的对答案,单纯的涂ABCD。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自己累的够呛,但是成绩一直徘徊在60分上下,难有突破。
这个阶段,可以从开始刷题持续到笔试之前,保持每周或者两周一次的频率。
之前的训练都是为这一阶段进行铺垫。此阶段必须严格依照考试时间,完整的进行试卷测试。一定不能在时间上原谅自己。就是要在这种高压的考试环境下,同学们才能快速掌握之前积累的解题方式,同时更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备考短板。
并且在每次模拟考试之后,都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通过分析各个专项的得分,可以及时矫正自己的备考策略,让每次模考都成为一次提分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