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晚一点,起得早一点

2020-03-03   丽水日报

花生菜又新年,节物人情已可怜。

不待春来呼我困,四时何日不堪眠?

——范成大《春困二绝》

解析:很多人易被“春困”困扰,每天都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春天也是睡眠质量最好的季节,诗人孟浩然就曾这样描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养生建议:相对秋冬作息,在春天,晚上可稍晚一点睡(最晚不超过23点),早上尽量早一点起,每天至少保证6至7个小时的睡眠。起床后可以到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伸伸懒腰,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睡懒觉,因为睡懒觉不利于肝气升发,人反而容易春困,引起疲倦乏力等不适。

早晨起来犯困、下午总想打瞌睡的人不妨试试干洗脸。闭上双眼,用双手大鱼际从嘴角、鼻翼向上“洗脸”,然后由额头向下,收向下巴,再由嘴角向上,如此为一周,每次做10~20周。

避开风邪,上火时适当“春捂”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春寒》

解析:不少诗词中都有关于倒春寒的描述。初春的暖阳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可冷空气时不时会杀个“回马枪”。倒春寒易诱发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

养生建议: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最好不要脱掉棉衣。如果日夜温差大于8℃,早晚要注意加件衣服。对于在春天容易上火的人群,更是要适当“春捂”,以保护阳气,抵御风寒。这是因为在烟酒过多、过食辛辣肥甘、奔波劳累、连续熬夜后,出现咽痛咽痒、口鼻干燥时,最易感染风寒感冒。平时体质较弱的人可适当喝点防风防感茶。取黄芪30克、防风10克、鲜生姜5克,置于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

要想防住倒春寒,还要捂住几个易感风寒的部位。一是神门穴,此穴位是心经的原穴,而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二是腰眼,平时可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能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三是小腿,尤其是小腿外侧,这里也是保护阳气的地方。正如老话所讲的“寒从脚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

(据《快乐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