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天!运输部认可平台调价,共享出行“涨价潮”要来了?

2019-08-22     营运车观察家

(此文为“营运车观察家”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

“越生活越依赖”,共享单车和网约车带来的便利,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烧钱大战”过后,仿佛到了“韭菜收割”的季节...


“烧”出来的行业巨头

今年3月起,多家共享单车品牌均上调了车辆出行价格。

观察家了解到,小蓝单车骑行起步价由30分钟1元更改为15分钟1元,并且每超过15分钟加收0.5元;而摩拜单车随后也跟进了这一定价策略,同样把起步价改为了1元骑行15分钟;而在此前,哈啰助力车也从原来的2元骑行30分钟变成了20分钟。



涨价也在情理之中,不涨价喝西北风?”有网友表示。的确,共享单车风口时期,不少品牌大打补贴价格战,不仅骑行费用很低,甚至贴钱补红包让用户免费骑。

纵观国内的共享出行经济,前期都是以“烧钱”和“补贴战”的战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这其中也包括网约车“巨头”的滴滴出行。但价格战需要企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没法把前期的投入都收回来,还很有可能让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连连亏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共享单车“鼻祖”摩拜在经历“一枝独秀”和收购后,即便迎来了美团的注资,但其面临的困境也并没有减轻多少。美团2018年财报显示,摩拜单车在去年巨亏了45.5亿元。



而同为共享经济巨头的滴滴出行,在今年7月创始人程维公布了一个数据:他表示滴滴创业6年以来,不但没实现过盈利,反而总亏损400亿左右,并且仅仅在上半年就亏了117亿元。

相比前两者,OFO可能就稍微不止亏损那么“幸运了”,从创始人戴威被作出“限制消费令”后,今年年初OFO又被多家公司起诉从而惹上官司开始,OFO小黄车的运营之路可谓是举步维艰。相继被冻结旗下两家公司股权,并且持续陷入“退押金比登天还难”的社会舆论不能自拔。

车辆运维、人力成本、城市拓展、平台开发....在经历了种种烧钱支出后,企业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营收增长。毕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在共享单车品牌宣布涨价的同时,网约车平台也迎来了全面涨价。



滴滴出行在今年5月就曾在汕头市调整拼车计费规则,拼车也和快车一样,采取里程费+时长费的计价方式;接着在7月初调整北京市滴滴网约车价格,北京市滴滴网约车将根据区域进行价格调整。

比如:6:00-10:00,起步价由13元涨至14元,里程费由1.6元/公里涨至1.8元/公里,时长费不变;17:00-21:00,起步价上涨、里程费下降,时长费不变,起步价由13元涨至14元,里程费由1.6元/公里降至1.5元/公里等一系列价格调整。也许滴滴北京这次调价或将作为其他一线城市调价参考。

运输部:规范网约车、共享单车发展

7月12日交通运输部在官网公布了《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同时并发文“起草说明”讲述了《意见》起草的背景和过程,“说明”提到《意见》的起草是基于“现行价格形成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的背景,以“发挥运价调节出租汽车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为其中一个目的。

观察家了解到,该《意见》在以下方面对营运车价格做出了导向:

1、规范经营者自主定价行为。要明码标价、保持稳定,其次要求调整定价机制或者动态加价机制,并且至少提前7日向社会公布。

2、巡游出租汽车完善运价动态调整机制。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主动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

3、地方价格、交通运输等部门为价格监管责任部门

4、到2020年,道路运输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主要由市场决定的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和科学、规范、透明的道路运输价格监管制度基本健全。


并且在8月初交通运输部又召开了例行吹风会。对如何更好规范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平台的发展进行了规范,主要从四方面入手

首先是量身定制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模式,再者将进一步优化网约车准入条件,其次加强多部门协同监管,最后要健全新业态的信用体系,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完善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等领域信用体系。


观察家观点:

共享出行经济最早起源于欧洲,摩拜、滴滴等出行巨头的崛起也由此开辟了共享出行经济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共享单车的涨价意味着最早“靠押金”的资金运作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共享单车行业已经不可取。

在3月起多家共享单车品牌和共享出行平台宣布调价后,不少网友表示:“坐地起价,意料之中”,不过也有很大部分网友表示“只要公平合理,适当的涨价还是能接受的。”

既然交通运输部已经对营运车调价方面做出规范,同时认可“现行价格形成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观点,那么由此可见网约车运价行情是根据运力和政府政策来决定。

共享出行行业涨价,其实是市场成熟的一种趋势,是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随着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网约车规范的彻底落实,例如滴滴这样的共享出行巨头,势必还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对网约车进行管理,再经过多次的市场变动及政策规范,终有一天会到达市场的供需均衡点。

而最后,消费者到底愿不愿意用更高的价格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就得由市场来进行检验了。


行业其他“重要新闻”

1、8月21日,滴滴出行宣布,将于8月22日起正式实施未成年人乘车新规则,允许16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单独乘坐网约车。

2、近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新能源出租汽车推广使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租车全面实现油改电。最高补贴2万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LpJvWwBJleJMoPMIW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