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见到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董事会成员、技术研发负责人Kai Grünitz,还是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当时几年未来到中国的他,谈到了对车展上中国品牌尤其是新势力品牌们的表现印象深刻。
几个月过去了,在这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又发生了很多变化,电动车品牌内卷加剧、价格战升级,大众汽车也宣布了和小鹏汽车的合作,与新势力的关系更加密切。
这次在慕尼黑车展上再次见到Kai Grünitz,他对于中国新势力有了更深层的看法,对于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对于大众汽车如何平衡研发的全球化和中国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国车市热门议题比如价格战、800V平台等,都和我们开诚布公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新势力的启发
大众汽车的高管团队在上海车展期间,对中国新势力品牌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过去三年新势力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的发展速度让大众汽车的高管们惊讶,也让他们从中获得了激励,进一步提升了大众汽车品牌的研发速度。
上海车展带给Kai Grünitz的另一个启发,就是意识到了过往大众汽车做“全球车型”的思路,并不适应如今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因为中国用户有着完全不同于欧洲等其他市场的需求。
“过去研发产品时,我们通常的理念是打造一款不论在欧洲、北美还是中国都能受欢迎的车,但是这样的思路已经不适用当下的环境了,所以我们要将中国的研发更加本土化,才有可能在中国获得成功。”
这次慕尼黑车展上,大众汽车首发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车ID.GTI,这就是一款非常适合欧洲用户需求的车型,但是与中国电动车用户的主流需求有差异。
Kai Grünitz坦言,这款概念车设计初衷就是面向欧洲市场,因为欧洲用户更偏好经典设计,而中国和美国用户喜欢更激进、更现代感的设计。所以未来针对中国用户需求,大众汽车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思路。
给中国团队更多自主权
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首先就是要提升本土化研发实力,为此大众汽车在合肥成立了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透露,随着随着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建立,大众汽车在华的研发速度可以提升至少30%,“可以说,这一研发中心就是我们开启‘中国速度’的体现。”
新成立的研发中心需要招募两千位研发人员,这是一个很大的难度,但是在Kai Grünitz的支持下,大众汽车在合肥迅速建立了本土研发团队,并达到了应有的水平。
“过去我们的长春、北京或上海团队在研发时的决策链路很长,但随着科技公司的设立,我们赋予了中国团队更大的研发自主权。”Kai Grünitz透露,目前除了需要德国总部进行必要的法务审核外,中国团队在研发和技术方面有着很大的自主决定权。
通过自主决策机制,大众汽车的中国团队和中国合作伙伴能够更为快速地依据市场需求推出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
热点话题回应
谈到中国的合作伙伴,小鹏汽车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谈到与小鹏的合作,Kai Grünitz表示,这家中国新势力的平台和技术能力非常出色,尤其在高级自动驾驶软件方面有着突出的能力。
“小鹏汽车的主要挑战在于成本控制,如何快速具备规模化能力也是它所面对的难点。而大众汽车在规模效应方面的能力以及平台化方面的实力是优势,所以我们可以确保协助小鹏汽车快速提升其成本控制和盈利方面的能力。”
谈到中国的价格战,大众汽车的态度是灵活应对,不会主动参与价格战,因为激烈的价格厮杀下不会有赢家,但是也会仔细观察市场变化,制定灵活的策略。
比如不久前大众ID.3的限时促销,确实带来了销量的提升,Kai Grünitz表示,接下来大众汽车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变化,不定时推出优惠活动。
对于电动汽车行业热议的800V平台,Kai Grünitz表示,无论是800V还是400V平台,核心是充电速度的问题,而加快充电速度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调节电池温度和设定电池的预调节管理机制等。
这些措施同样可以帮助缩短400V电压下的充电时间,充电速率相同的情况下,800V并非必需,而且400V平台的经济性比较突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未来的800V平台也许会在性价比、实用性方面都是更好的选择,大众汽车也会围绕这一点进一步研发SSP平台。但从当下来看,400V是一个更加平衡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