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汗药,在我国的古典小说,武侠小说中,都非常普遍,普遍到几乎是个黑店,都会有这种蒙汗药的手段,孙二娘的十字坡酒店的蒙汗药,几乎可以当成麻醉药使用,而生辰纲中白胜的麻醉药,可以药翻十几个大汉。韦小宝也是一个蒙汗药的高手,着了他的道的人,并不少数。于是,蒙汗药成了一种品牌的存在,非常神奇。
如果从药效看,比如孙二娘的蒙汗药,洒在水里和放在酒里的功效完全不一样,在酒里的蒙汗药更加烈,而且效果更好。孙二娘的蒙汗药霸道之处在于,效果几乎和麻醉剂差不多,被麻翻的人,毫无知觉的就被大卸八块了。而白胜的蒙汗药,药效没有孙二娘霸道却可以让人天旋地转,丧失战斗力,却并不丧失意识。
从这两个蒙汗药高手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 第一,蒙汗药的确可以让人暂时昏厥,并且可以有和麻药类似的效果。
第二,蒙汗药可以溶于水,遇到酒的效果会更加强,而且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
第三,蒙汗药有时效性,再没有解药的情况下,会在药效结束后渐渐恢复。
第四,蒙汗药材料并不昂贵,也不稀有,而且配置难度也不大,否则不会如此流行。
如果从现代角度来看,一些麻醉剂,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是服用的话,一些致幻性质的毒品,也可能会让人在过度兴奋中昏迷。清朝末年,鸦片流入中国,事实上,在这之前,鸦片就是绝好的止痛镇静的药材,也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
但古代对于这些记载,并不多见,这种下三滥的招式,正史中不会过多记载。但华佗的麻沸散,东晋的五石散,均有短期麻醉和过多服用致幻的效果。
但华佗死后,麻沸散失传,到了东晋的五石散,又是极为难找,价钱极为昂贵的药材,即便是达官贵族,也很难找到,所以才成了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很显然,价格低廉的蒙汗药不会是这些。
历史上似乎并没有太多蒙汗药的原型。但在本草纲目上记载,曼陀罗花可以提炼出一种可以令人麻醉昏厥的药物,药物无色无味,可以溶于酒水里,似乎成了蒙汗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可惜的是,曼陀罗生长在长江流域,并不是特别常见。白胜孙二娘这些人想要大范围使用,显然有些奢侈。
另一种可能的药物,叫做草乌,草乌也具有麻痹神经,使人昏迷的功效,但也有剧毒,大量服用会中毒而死。草乌主要生长在华北和东北,如果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至少孙二娘这些人的蒙汗药,可能会采用草乌。
至于说蒙汗药的解药,前面也说了,少量蒙汗药顶多让人昏迷,但不致命,基本上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就恢复。就算是要解药,一般会采用催吐,或者服用甘草汁作为解药。这些都算是解除蒙汗药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