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是防治地下害虫最优秀的杀虫剂之一,在花生生产中广泛使用,但是多年使用,害虫的抗性越来越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也越来越差。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新药,用这个新药拌种,杀虫效果更好,持效期更长。
药剂简介
这个药剂就是溴氰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又称氰虫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继氯虫苯甲酰胺之后开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是第二个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商品名“倍内威”。溴氰虫酰胺具有交叉防治谱,比氯虫苯甲酰胺杀虫范围更广,活性更高,对环境非常安全,美国环保署将其作为“低风险”农药予以登记。溴氰虫酰胺被视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完美补充。是防治多种抗性害虫的首选药剂。
主要特点
(1)杀虫谱广:溴氰虫酰胺对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蓟马、烟粉虱、蚜虫等多种害虫。用于种子处理,还可以防治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2)速效性好:溴氰虫酰胺可在几分钟之内阻止害虫取食,防治害虫继续危害,可有效阻止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害虫传播病毒病。
(3)药效持久,溴氰虫酰胺优化的茎叶喷雾剂型,独特的内吸传导性,快速起效,耐雨水冲刷,保护更持久。持效期可达30天,用于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达50~60天
(4)毒性更低:溴氰虫酰胺毒性比吡虫啉还低,属于低毒杀虫剂,对环境、土壤和地下水都没有影响,对人和动物低毒,对有益天敌安全,绿色无公害。
(5)调节作物生长:溴氰虫酰胺早期使用,降低外界胁迫,改善作物长势,提高作物商品性和丰产几率。
适用作物
溴氰虫酰胺不但可用于花生,也可用于玉米、马铃薯、大豆、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南瓜、甜瓜、大葱、棉花、水稻、小白菜、豇豆等多种作物。
防治对象
可有效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白粉虱、二化螟、豆荚螟、叶蝉、蝼蛄、蛴螬、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等多种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害虫。
使用方法
(1)花生使用:在花生播种前,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300-450毫升/100千克种子,加适量水稀释后,将药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由于该药剂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同时具有很强的内吸性,比单用噻虫嗪效果更好,可有效阻止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还可防治蚜虫、白粉虱、烟粉虱、蓟马、叶蝉等地上害虫的危害,持效期可达50~60天。
(2)玉米使用:在玉米播种前,用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照药种比150~300毫升/100千克种子进行拌种,可有效阻止二点委夜蛾、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还可有效防治蚜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灰飞虱等地上害虫的危害,达到一药多治的目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