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两大资本玩家“分手”后改名换姓,连亏三年还能逆风翻盘吗?

2019-07-26   券业观察


资本市场和豪门大院一样,一举一动都是“故事”。看似无足轻重,背后或许早已风起云涌。

业绩连续三年遭遇“滑铁卢”的联讯证券预更名“知识城证券”,公司股东和人事也早已实现“换血”。从前背靠两大知名民营资本系族没能享受到的“凉爽”,新实控人国资爸爸能给到吗?

01

“联讯”更名“知识城”,金拱门给的灵感?

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联讯证券(830899.OC)发公告称,鉴于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为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公司品牌形象,拟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

公司名称拟由“联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知识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由“联讯证券”变更为“知识城”

随后,联讯证券再次发公告补充,变更后的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最终以有关部门核准后的为准。

这则改名公告一出,就让这家被舆论“冷落”多时的广东老牌券商成了热搜企业。

不过,不少网友对“知识城”这个名字好像并不是很满意,认为新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和山寨,像金拱门一样着实需要时间适应


有网友调侃,这名字听起来就很睿智。



部分“不服”的网友直接下场帮忙起新名字……

不光网友不适应,自称联讯证券员工的微博网友也表示,看到公告大家都懵了。

不过,大公司起名字那可都是有讲究的,“知识城”这个新名字听起来略显随意,但绝对不是没有原因滴。

在这之前不久,联讯证券的股东和董事长等已经先于名字实现更替

联讯证券新任第一大股东为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金控”),而广州金控由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全资持有。也就是说联讯证券已经成功化身为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

小券注意到,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段时间刚和绿地控股(600606.SH)达成合作,计划在广州联合投资建设知识城国际创新驱动中心,预计打造为国家级标杆产业园区,投资超过百亿元。


02

更名换姓或因公司“改朝换代”?

我国目前已经有100多家证券公司,光主办上市的就已多达数十家,联讯证券此前在业内并不是那么瞩目。虽然“低调”,但联讯证券并不是一家没有故事的公司,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联讯证券曾和国内两大叱咤资本江湖的民营资本系族关系颇深。不过,联讯并没有因此实现大发展,背靠大树却没凉乘。还看如今联讯证券投入了国资的怀抱,是否能够迎来大发展的契机。

据联讯证券官网介绍,联讯证券的前身是惠州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算是中国老牌券商公司,最初属于国营企业,定位于为中小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等中介服务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共拥有81家分支机构。

2003年,公司名称变更为“联讯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此后经过几次股权转让,两大民营资本先后进入联讯证券股东行列,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甚至鲜少有人注意到二者的入驻。

据财新网报道,2008年,联讯证券当时的大股东为解决自身资金问题,将股权秘密转让

截至2009年,联讯证券的股东名单如下。大股东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美兰机场”),而美兰机场背后则是民营资本系族海航系。而其他部分股东则与另一家万亿规模的民营资本系族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截图来源:招股书)

此后,联讯证券开始快速扩张,融资,开设新营业部,丰富并完善业务类型,一改往日单一的证券经纪业务。

2014年,联讯证券获准经营融资融券、证券承销业务,实现全牌照目标。而金融牌照曾一度是各大喜好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者的“最爱”。同年,联讯证券还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登陆新三板,通过定向增发股票,融资10亿元,公司资本扩大到12.1428亿元。

牌照、资本在手,再加上大环境利好,联讯证券的发展再次插上翅膀。

2014年、2015年,联讯证券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72.89%、177.5%,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05%、480%。2015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15.52亿、4.7亿


业绩的上涨让联讯证券在业内的地位也提高了一个level。不过,这样的发展势头却并没有维持太久。从上面两张图也不难看出,2016年联讯证券的业绩就掉转了车头。

2016年、2017年、2018年联讯证券的营收分别为10.61亿、6.28亿、5.02亿,净利润分别为2.14亿、2156万、-1.43亿,2018年直接亏损一个多亿。祸不单行,公司还接连因为违规吃监管罚单。

券商行业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虽然受市场行情影响不小。但与联讯证券走下坡路几乎同一时间段,联讯的两大民营资本股东相继出现问题,对联讯证券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据统计,这两大民营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合计持有联讯证券的股份总额位居第一、第二。(如果对联讯证券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在微信公号“券业观察”后台回复“历史”调取更多信息。

联讯证券三年来业绩不断下滑,一场变革也在所难免。

2017年开始,国资背景的广州金控就开始陆续增持联讯证券股份。2018年,广州金控和联讯证券多次发公告表明股权收购意向。

直到今年2月,联讯证券的一份公告宣布这场“变革”暂时告一段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公告显示,广州金控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联讯证券42.43%股权,加上原本持有的股份,广州金控合计持有联讯证券47.24%股权,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原本在联讯证券股东列表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两大民营资本系族,一个完全退出,另一个手中所持股份仅剩5%左右。



(截图来源:公告)

不过,广州金控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为收购联讯证券42.43%股权,广州金控支付了41.2亿元,而当时联讯证券的总市值不过40亿元左右。不过,通过这次收购,广州金控就能够将倾慕已久的券商牌照收入囊中

在2017年8月,广州金控组建时就提出了“收购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资产,打造全牌照布局的金融控股发展格局”的目标,将联讯证券揽入怀中,距离大金控的布局又近了一步。

而且,联讯证券的质地也还不错。截至2018年上半年,联讯证券拥有62家证券营业部和19家分公司,属于区域型中小券商。

据联讯证券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总资产161.9亿元,比2018年增加14.61%;一季度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160.43%;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460.49%。

据未经审计的2019半年报显示,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回暖。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109%;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50.4%。


新主人入主之后的今年6月,联讯证券领导层也进行了更迭,由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严亦斌担任联讯证券董事长

联讯证券成为广州市两家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之一。

而且“新主人”入主联讯证券后确实动作不断,除了修改公司名字,还对公司《公司章程》进行了修改,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提出“立足大湾区发展规划,打造区域精品券商”的发展战略等等。

近日公司发公告称,正向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借入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务,用于偿还公司到期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优化债务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近来频频暴雷,不少债券评级被下调,联讯证券部分债券评级仍保持“稳定”。

“改朝换代”后的联讯证券将迎来怎样的发展,交给时间给出答案。

话说,“知识城证券”这个新名字你给打几分?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