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1失踪!厦门一女子带2岁孩子挖花蛤不慎落海!消防回应:大人已身亡,孩子仍未找到

2023-04-19   小鱼网

原标题:1死1失踪!厦门一女子带2岁孩子挖花蛤不慎落海!消防回应:大人已身亡,孩子仍未找到

///

24年足尖旋转

厦门95后女孩跳上春晚舞台

#子非鱼·人物访谈

天气一热

大家总喜欢往海边跑

趁着退潮时

来到海边裸露出的大片礁石、滩涂边

赶小海、挖花蛤

但看似很有乐趣的事

其实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

4月17日

厦门一女子带孩子

去海边挖花蛤不慎落海

致1死1失踪

01.

厦门女子带2岁小孩挖花蛤

致1死1失踪

据百姓关注报道

2023年4月17日17时许

福建厦门一名女子

带着小孩在挖花蛤时不慎落海

截图自百姓关注

事发地点在海中央一处挖花蛤的高地上

当地村民表示

从岸边到高地仅有一条小路

一旦海水涨潮

小路就会被淹没

离开这条路就会被陷进去

如果不能及时上岸

那就没办法回去了

截图自百姓关注

18日15时许

当地消防工作人员回应称

大人被找到

经确认,人已死亡

孩子仍未找到

失踪的孩子恐怕凶多吉少

据当地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

这名女子出事后曾给丈夫打电话

说自己陷入淤泥里了

小孩可能就2岁多

因为推的是婴儿车

还放在了岸上

也有不少目击者称

这两天在杏林桥头这边

看到好多搜救人员

没想到一次挖花蛤

却变成一场了悲剧

令人惋惜

其实在海边发生危险

时有发生

有网友表示:“我也跟妈妈挖海螺,太专注了水涨很高都不知道...”

“在深圳 海边,一点点潮水上来踩泥里我都上不了“”

“不要觉得海边浪花很浅,礁石很多,其实涨潮非常快,而且暗流和海沟你看不见。”

“海滩淤泥吸力非常非常大,成年男人双脚陷进去都很难脱离...”

还有网友认为,“不要被大海看起来很缓慢的涨退潮所迷惑,潮水一旦涨起来很迅速,是不会给人任何退路的,大自然的动作不在任何人的掌控范围。”

其实

在海边溺亡的事故

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每年夏天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02.

海边溺亡事故频发

海边安全隐患要注意

最近厦门天气转热,相信大家都会抑制不住内心往海边跑,但小鱼君还是建议大家别往海边危险处去游玩,到海边游玩一定要在安全区域的范围内。

配图 图文无关

如若出门赶海,一定要关注当地的潮汐表,注意赶海的时间,赶海地点是否危险。小鱼君建议赶海的时间一般要提前1到2个小时在最低潮的时间,假如最低是5点,那么要在3点或者3:30分时就到赶海地点,因海水已经开始退潮了,要随着退潮的海水一起去捡海鲜。

赶海的地点:其实只要退大潮,哪片海滩都能捡到东西,但一定要避开危险区域。

厦门曙光救援队、110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为大家归纳出厦门7个危险水域提醒大家加强安全意识!

1

海沧大道海角9号一带海域:临近航道船艇多

2

马銮湾海域:旧渔具易“缠身”

3

翔安滨海大道沿线:沙地淤泥多

4

“一国两制”标语牌附近海域:海床深水流湍急

5

曾厝埯海域:沙土松软易陷落

6

厦大白城海域:地形特殊暗流漩涡多

7

鼓浪屿海域:礁石上打卡被困情况多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夏天海边游玩还要特别注意,著名的海滩隐形杀手——离岸流!

厦门椰风寨海滨浴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是离岸流的高发地。

相信有不少人跟小鱼君一样,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其实,断层海潮的专业术语叫离岸流根据巴西与澳洲长期的研究显示:在海边,大约有90%的溺水是因为离岸流而发生的。

配图 图文无关

如果想去海边玩水的话,提醒大家一定要去有救生员驻点、合法开放戏水的区域!因为不管是平水如镜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在岸边都会形成“离岸流”

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而且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配图 图文无关

而且有一些离岸流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浪,同周边的白浪和浪涌相比,它们较安静,这很容易骗过人们。

遇到离岸流,如何自救?

1

遇到离岸流强劲时不要选择与大自然对抗,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2

不慌张不挣扎要随波逐流,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离岸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

3

若遇到 困在离岸流的遇难者,尽可能给予帮助漂浮的器具,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援!

希望大家去海边游玩

一起要提高警惕

别拿生命开玩笑

快告诉身边的人

这些有关海边的安全知识

避免意外发生

┃图文编辑:可乐

┃图文来源:百姓关注、半岛网、海峡网、厦门曙光救援队、网络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号:daydayxiaoyu

点击查看厦门六区积分入学实施细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