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婚姻大事,非同儿戏。”
结婚,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运气。
“好女人旺三代”,这句话,不仅要牢记,还要用实际行动去实现。
问题是,什么样的女人,变成了媳妇,就能让家庭兴旺发达呢?
事实证明,以下几种儿媳,是婆家最大的贵人,婆家人一定不要错过。
01
重视教育的“读书人”,是家庭的“慧根”。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类似的道理,人人皆知,可是很多父母,只是告诉子女“一定要努力读书”,却不会引导孩子读书。
重视教育,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逼着孩子去读书,而是循序渐进地去诱导。
儿媳,也是孩子的母亲,承担了相夫教子的责任,其读书的方法,就是孩子增长智慧的根本所在。
光绪皇帝的妻子隆裕皇后,虽然在她手上弄丢了大清王朝,但是她教育子女的功劳,是不能埋没的。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隆裕是一位称职的儿媳。
为了教育子女,她努力读书,史书、报刊等,都会熟读,然后讲给子女听。
她还告诉慈禧,日本因变法而强大,欧洲政治革命带来了什么好处。从而促进了戊戌变法。
太子溥仪的老师陈宝琛,不知道如何讲解“八国联军”,或者忌讳讲这些。隆裕及时出面,说:“人啊,要知耻而后勇。”
孙中山、黎洪元等人,把隆裕皇后,称为“女中尧舜”。
或许因为读书多的缘故,溥仪在清朝之后,生命得以保全,还享受到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母亲能读书,就是给儿女心中,带来一缕阳光,不管家庭遭遇了什么,仍旧积极向上。这是比金钱、地位更加贵重的东西。
02
非常大气的“谋局人”,是家庭的“脊梁”。
对于大气的女人,我们用“母仪天下”来赞美。也就说明,大气的儿媳,是一家之主,能够撑起几代人的格局。
普通的女人,总是“头发长,见识短”,和大气的女人对比,差距非常明显。
咸丰皇帝过世之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也在把持朝政。
两个女人,势均力敌,如何才能治理好朝政呢?外人都在观望,也有人从中作梗,希望能得到好处。
为了保全江山,慈安想尽办法和慈禧变成“姐妹”,并且让慈禧搬到养心殿,和她同住,对外人说:“两个寡妇,一起抚养孩子,若是外人唠叨,也能及时商议。从而,外人就无机可乘了。”
在特殊的时期,女人就是家庭的第一家长,格局大了,家庭才不会垮塌,挺过去。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每一个成功的家庭背后,也有一个女人,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03
孝顺父母的“好心人”,是家庭的“家风”。
说起孝道,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男人应有的责任,女人只是帮忙而已。
从现实家庭来看,大部分的孝顺行为,都是女人承担的。
儿媳不是公公婆婆的女儿,但是她为了让丈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赚钱、创业,因此心甘情愿地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包括孝顺。
“乐羊子妻”的典故里,乐羊的妻子,逼着丈夫外出求学,多年都没有回来,孝顺父母、养家糊口的任务,全部落照了她身上。
当家庭遇到悍匪的时候,乐羊的妻子自刎,保全了婆婆。
当地的太守闻讯赶来,抓捕悍匪,为她举行丧礼,赐予“贞义”的称号。
家风好不好,看儿媳就知道。这一点,婆婆要知道,并且婆婆要把握一个关键的因素——自己曾经也是儿媳,怎么就不能体谅眼前的儿媳呢?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有了好家风,家庭就不愁没有希望,老人也不愁得不到供养。
04
持家有方的“小气人”,是家庭的“财宝”。
总有一些女人,非常小气,把丈夫的收入,算得清清楚楚,甚至把公公婆婆的退休金,都算清楚了。
看起来,精细的儿媳,让人讨厌,似乎有一点私心,就是把钱存起来,不让任何人花。
其实,儿媳把钱存起来,是善于持家的表现。她越小气,那么家庭的存款会越多,对付各种困难的方法,也会更多。
那些花钱大方的女人,今天给儿子买品牌衣服,明天给公公婆婆买新鞋子,给丈夫买车。大家都开心,但是存款没有了,生活就没有了退路。
万一遇到了创业失败、老人生病的情况,就会明白,小气的女人,才是最有远见的女人,总能给大家一份重新来过的底气。
赚钱靠男人,存钱靠女人,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
05
当然,珍惜儿媳,不是一句口头禅,要用具体行动来证明。
家里的老人,要尽量对儿媳,视如己出。如果看不惯,两代人有矛盾,就要及时分家,不要把矛盾扩大了。忍一忍,低头一两次,没关系,毕竟和谐生美好。
家里的丈夫,要关爱妻子,不要做妈宝男,也不要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封建思想。在孩子方面,不要“重男轻女”,从思想根源深处,铲除陋习。
家里的兄弟姐妹,要创造妯娌和睦的氛围,接纳自己的嫂子。毕竟,女人嫁过来了,就是多了一位家人,而不是“外人”。
你珍惜我,我关爱你,和气抵万金。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