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题材的剧真的越来越火了,但口碑频频扑街。
到什么程度呢?
从此对女性群像这四个字过敏
别怪观众痛心疾首。
来看看那些打着女性旗号的剧,到底有多烂。
《正青春》,聚焦化妆品行业。
堂堂女高管为了打击对手,用了荡妇羞辱那一套。
豆瓣4.2。
《女士的法则》,进军律师行业。
飒爽女律师正事不干,整起了“母子恋”。
豆瓣5.2。
《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将镜头对准了30+女性群体。
但,剧情悬浮,人物虚假。
豆瓣5.5。
国产女性剧真要玩完了?
作为观众,当然不愿看到这种惨况。
作为创作者,更应该痛定思痛。
派爷有个发现:
其实啊,国产女性剧的未来,在过去。
来吧!
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8年前——
《好想好想谈恋爱》
这部剧的创作阵容堪称梦幻。
编剧李樯,代表作《孔雀》《立春》《黄金时代》。
导演刘心刚,美术出身,代表作《一声叹息》《大腕》《像雾像雨又像风》,他因为长期跟冯小刚、赵宝刚这种北京老炮儿长期合作,有了扎实的京味戏剧功底。
作曲,有摇滚大神窦唯参与。
主演蒋雯丽、罗海琼、梁静、那英,都是实力女星。
就连客串的,都是廖凡、陈坤这种级别的个性演员。
一句话,强悍到不像是电视剧主创。
故事,从一场分手戏开始。
谭艾琳(蒋雯丽 饰)优雅温婉地拒绝了一个钻石王老五。
四姐妹开启了一场“奇葩说辩论”。
倍觉可惜的是陶春(罗海琼 饰),她既乖巧又任性,追逐着无边的浪漫又非常保守,且有自己的感情信仰。
我相信能量守恒
每个人的爱情都是有限的 用完就完了
毛纳(梁静 饰)强烈反对这种“节约用水”般的爱情观。
她周旋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间,只谈恋爱,不谈爱情。
爱情是伤害身心的东西
就像划火柴一样
只会瞬间发出光和热
之后啥都没有了
黎明朗(那英 饰)耿直飒爽,快人快语。
对爱情仍抱有幻想的人,她都非常不屑。
她讨厌爱情里的机会主义者,主张“爱情是苹果的两半,人们都在重新组合。上帝把人分成一半一半的苹果,一半遇到另一半的几率,是0。”
而婚姻只是人性的社会需要。
它必然存在,但跟爱情没有直接关系。
这场戏为《好想好想谈恋爱》定了调子——
对话体。
全剧由一出又一出精彩的激烈辩论构成,涉及两性、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话题统统拿来讨论,百无禁忌,金句频出。
比如,这些30+姐妹团讨论起女性的归宿,唇枪舌剑。
保守的陶春一张嘴就是家长风。
三十好几还寻欢作乐
毛纳听着就来气,怒斥陶春不自觉的“男权思维”。
凭什么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寻欢作乐
发现没?
本剧完全从女性视角出发,去审视社会施加在女人身上的压力。
有的时候,对抗偏见,猛于炮火。
黎明朗反对一切贴到女人身上的标签。
有时候,揭露乱象,犀利深入。
谭艾琳写了一本相当满意的书,准备着手出版。
到了出版社才看到德高望重的文人,居然做着“文化生意”。
想出书,两种方式——
一、服从潜规则,多多“私下切磋”。
就像这位当红的美女作家一样。
二、给出版社2万元,自费出版。
姐妹团又针对“女色”展开了辩论。
毛纳:“从非道德的角度说,女人有权利拿姿色来达到目的。”
黎明朗:“男人用钱和权力换取女人的色相,不过是男人欺负女人的托词。”
而陶春就比较天真,厌恶出卖色相,赞成展示魅力。
可其中的分寸,到底由谁来定?
在毛纳的资助下,谭艾琳选择了后者。
但诡异的是。
谭艾琳的书出版后,遭到了非议。
不少人嫌弃她的文字,说她以色上位,而这些人,又以女性为主。
所以。
这部剧的本意,并非给生活中的困惑之人一剂万全的猛药。
它只负责向平静的湖面抛下一颗颗石子,激荡起涟漪,以触动每个人的思索与观念碰撞。
同时,这部剧还有女性视角下的“都市男子图鉴”。
比如黎明朗有一大学同学,每逢失恋就跑她家哭哭啼啼。
他,典型的恋爱脑。
你是一个男人!
而黎明朗是有男友的,郑钧友情出演的刘磊。
见到这种情形,劝她注意对男友和“闺蜜”的分寸感。
三两句不合,立即告辞,转身就是分手。
他,爱情的速食主义者。
我是跟你谈恋爱的
不是跟你们两个人谈恋爱的
黎明朗还有个露水男友,决斗男。
为了表示爱意,找茬与爱上黎明朗的室友大打出手。
他因黎明朗的推荐当上了音乐编辑,第二天就卷了贵重音乐器材出逃。
他,蝇营狗苟的小白脸。
陶春也有多份感情。
比如王一伟,能禁得起毛纳的美色诱惑。
但当陶春表白时,他又立即退却。
他自诩单身主义者,要的是恋情的悸动,而非爱情的捆绑。
比如陶春的上司,以职权之便与她玩地下恋情。
但没多久,就单方面提出分手。
只追求刺激,而不承担责任。
毛纳遇上的男人更多,她总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有两个例外。
其中一个,是她的老相识刘总。
毛纳想借2万元给姐妹谭艾琳出书,刘总爽快答应。
可后来,她在街上看到刘总居然骑车出行。
原来,他的公司早已破产。
自身窘迫之下,仍能出手相处,毛纳欣赏刘总身上的侠义风范,就想着与他处处看。
可,当刘总看到毛纳用美色摆脱了交通事故后,立即恼羞成怒。
美色是一把万能钥匙
没有打不开的大门
你是不是向各种男人施展美色啊
到了此刻,毛纳看出了刘总的真面目,一段感情还没萌芽就已陨灭。
第二个,也是本剧的男主,由孙淳饰演的伍岳峰。
他是个离过婚的40岁男人,事业有成,儒雅随和。
不巧的是,在毛纳对伍岳峰一见钟情前,谭艾琳已经与他两情相悦。
很狗血?
但这部剧处理得非常巧妙,不落俗套。
毛纳攻势明显,多次主动约伍岳峰,他没有直接拒绝,但见面时第一句一定是:“谭艾琳呢?她来不来?”
毛纳不曾多想,可谭艾琳不想出面,她不想伤害姐妹之情。
当灯泡要付电费的
到了见面时。
谭艾琳个性内敛,又不想直接拆穿。
毛纳察觉出了异样。
先是“攘外”。
她让伍岳峰坦承对自己、谭艾琳的情感,又以攻为守,强势抽身离去。
那你对我也是好感是吗?
如果让你在我和谭艾琳之间做选择,你会选谁?
再是“安内”。
毛纳在谭艾琳面前直言放弃伍岳峰的想法,退场了。
他我是一口没动
还新鲜着呢
这样的处理为何是高明的?
它以非常利落而微妙的方式,重构了“两女争一男”的传统桥段。
女人面对爱情时,可以是警觉的、理性的、体面的。
同时上面那段台词也表明。
在这个感情修罗场里,女人有了强大的主体性,处于猎人的地位。
这也是对传统爱情戏套路的一次解构。
此外,本剧最可贵的地方是,它采取的是“平权”而非“女权”的视角。
它的反思与嘲谑不仅仅放在了男人身上,也包括她们自身。
比如,全剧以主角的旁白串起剧情,但用法并不低级。
它会分别以谭艾琳、黎明朗、毛纳、陶春的视角,去审视其他三位姐妹与自己的情感与生活。
另一层面,体现在剧情上。
比如陶春,她将闺蜜的美好婚姻视为自己的信仰。
可有一天,闺蜜离婚,痛哭倾诉。
他是一家之主嘛 我越来越像个老妈子似的照顾她
……
忽然我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
狭隘、琐碎、暴躁、憔悴
整个一残花败柳
闺蜜的苦水,简直浇灭了陶春心中的光。
她崩溃了。
可后来,闺蜜又来了,她复婚了,絮絮叨叨地说着婚姻的百般好处,无非是“生病时有人端药递水”、“回家时有盏灯亮着”……
一句话总结。
不是婚姻有多好,而是她已经离不开婚姻了。
她被困在了围城之中。
陶春这个围城外的人,开始深思自己对婚姻的态度。
再比如,谭艾琳。
她多次被伍岳峰高手段的甜言蜜语欺骗,最终下定分手的决心,跳出爱情的圈套。
《好想好想谈恋爱》当然也有缺陷。
本剧最为人诟病之处是,它是美剧《欲望都市》的仿作。
但它的价值更加不可忽略。
这部剧真正地塑造出了四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
她们依仗着或传统、或反叛、或先进的观念而活,并在观念的相互碰撞中剖析着两性的、自身的困境,并最终促成了观念的进化、自身的成长。
再考虑到它诞生的年份,2004年。
剧中的绝大多数的金句与讨论,现在听来仍不过时。
反而是当下的诸多流量剧,显得落伍。
《好想好想谈恋爱》最宝贵的是什么呢?
反思精神。
它指向社会现象、指向异性、指向自身。
就像大结局的最后一幕,它依然在做这件事。
谭艾琳面对镜头,打破了第四面墙,冲着观众声嘶力竭。
一个男人或者女人一辈子
愤怒的是爱情、谩骂的是爱情、得意的是爱情、沮丧的还是爱情
一辈子就忙活爱情吗?
别人没有义务承担你爱情的后果
这是你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
敢爱就要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