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打造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星(Polestar)确认将以SPAC(海外借壳)方式登陆美股市场。
此次极星借壳上市的方式与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的上市方式相似,都属于 “曲线上市”。
这项交易最早将于9月27日晚间宣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合并后公司的估值或将超过200亿美元。
9月29日,吉利汽车市值为2199.84亿港元,折合283亿美元,也就是说,极星上市后的市值比三分之二个吉利还多。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赴美上市第一股——蔚来汽车2018年上市时,整体估值也仅有64亿美元。
小鹏汽车赴美上市时,盘前市值为105.75亿美元;理想汽车上市时,市值也达到百亿美元。此次Polestar的估值,接近小鹏和理想上市时市值的总和。
极星是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打造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成立于2017年,总部和沃尔沃一样,都位于瑞典哥德堡。
目前,极星有Polestar 1和Polestar 2两款车型。其中,Polestar1官方售价为人民币145万元;Polestar 2目前官方售价25.28万元人民币起。
尽管有吉利和沃尔沃两位 " 老大哥 "背书,但极星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并不高。其中,极星1在2018年上市后,销量惨淡,国内机动车上险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极星1的上险量仅为24辆。
走量车型的极星2于2019年4月上市,上市之后销量依然惨淡。数据显示,极星2020年全年上险量仅为365辆——一天一辆。在豪华品牌中,位居末尾。
特斯拉在全球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贡献。而极星两款车型在华上市遇冷,这对投资者判断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很不利。
对于极星的销售成绩,其实吉利也很无奈。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吉利给予的支持力度并不小。
从去年开始,极星便多次调整,挖来大众中国的营销老将高竑,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市场副总裁车艳华也被调任极星,但极星依旧不温不火。
声量小、销量低的同时,Polestar还三次宣布召回:去年10月和11月,国产Polestar相继启动两次召回。今年3月23日,极星再召回2031辆国产Polestar 2首发版,召回原因为车辆在极端情况下行驶途中可能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一个定位高端、且售价不低的品牌,产品刚交付就大规模召回,无疑给品牌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极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曾表示,极星声量太小,在营销和传播上应该多向吉利学习。
“车轱辘话”认为,主要还是极星自身的问题,市场定位不明确,性价比不突出,产品品控存在问题,种种这些,都让极星在新能源发展的快车道上失速。
再说几句
一面是惨淡的销量,一面是沃尔沃从吉利控制下走向“独立”,海外上市已成定局,此情况下,吉利将重心转向了与自己关系更密切的极氪品牌。
目前国内新能源纯电动市场仍是“产品为王”的局面,需得到消费者认可,如果极星依旧保持目前的状态,即便成功上市也很难吸引更多资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