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儿媳,我来帮你带孙子”“现在才来,您孙子都8岁,不需要了”
三点老师您好:
我跟老公都是生于农村,进城打拼定居的年轻一代。双方家庭在物质方面对于我们都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地方,毕竟情况摆在那里,若非家境不好,当年我们也不会年纪小小便背井离乡。
因此,我们结婚之时,关于彩礼陪嫁什么的,便没怎么要求了,与婚礼相关的一切,都是我们两自己用打工的钱完成的。从高中认识,毕业一同出来,在城市里面奋斗八年,我们直到26岁结婚,为的就是结婚时不用再靠家人,房子,也是自己两个人买的。
钱方面,我们没跟双方父母添麻烦,是我们身为儿女的想法与心意,可是后来在我生孩子这件事情上面,两家大人表现出来的态度与做法,就不得不让我产生了一些反思与意见。
当时,全程就我娘家母亲跟我老公在照顾,我婆婆从头至尾就是不愿意来。她给出的说法是,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对城里的一切都不习惯,来过我们家里之后,就连如何开启楼道门、进出电梯都弄不懂,更不要说家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种电器了,看了头晕。用这样一种说辞搪塞推辞之后,那段时间,自己在老家逛、打牌、大跳广场舞各种玩,快活似神仙。
02
她也并不是完全不想再带孩子,在我生下孩子一年之后,她居然帮自己女儿照顾了两年外孙,只不过不是我们这个省会城市,是离婆家乡下不远的小县城。
她说,县城小,自己才好融入。后来小姑子的孩子两岁她又回老家,继续过得很潇洒。这么多年以来,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带着儿子。
小的时候不放心他留在家中,就得拜托我妈白天帮忙带,自己上完班再接回来;稍大些他可以放托儿所了,早晚也得接送;再大些他要上学了,我还得早上送晚上接。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煎熬过来的,人很累,操心也重,头发掉
得很厉害,腰也痛。我婆婆从来没管过,就等于白捡了一个孙子,当了一个便宜奶奶。
上次她大寿,我们回去了一趟,原本倒很开心,我没想过再提以前的事,毕竟时过境迁,就是再提也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影响一家人的和睦。
只是没想到,我不说,不等于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我那个小姑子在得知我们给的红包跟她一样之时,马上便说我们给两千太少。
03
说我们当儿子儿媳的,在这种事情上面还抵不过一个女儿,不配为人子女。还说我们才是这个家里对婆婆最应该尽孝的人,毕竟当地观念,女儿出嫁之后是外人,我们才是这个家里的主人。
我当时听了就火大,本不想重提之前的委屈,可那天,当着婆家一众亲戚的面,我把婆婆一天都没带过孙子,反倒帮我小姑子带自己外孙两年之类的什么都说了。
然后反问我小姑子一句:“这是婆婆心里把我们当亲人,把你当外人的做法吗?”她这才闭了嘴。
我当时带着儿子不顾老公挽留起身就离开了。不管婆婆心里如何想,我小姑子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知好歹的嘴脸我便忍不了。
04
回来不到一个月,我婆婆就打来电话,一开口便亲热地跟我说:“儿媳,我来帮你带孙子。”我一听,半秒钟的犹豫也没有,直接对她说:“现在才来,您孙子都8岁,不需要了。”
这时候想起我们还有什么用?而且我也算是看透了,直到这时,也不是她想进城,农村都是隔墙有耳,她这是被别人在背后说得坐立不安了。
再加上自己也老了,得为自己的将来寻求养老,她女儿不可能到时候会管这些,因此也在背后指使了,几方面的原因加在一起,她不得不试图做出亡羊补牢之举。
我拒绝了,将来的事情如
何发展我现在还不知道,可是像我婆婆这种躺在理所当然的老观念上等着坐享其成的做法,从内心来讲,我是相当反感与厌恶的。任何事情权利也好、责任也罢,都是相互的,大家认为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