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里,北静郡王是身份尊贵的王爷,他在书中出场不多,可能有的读者初读时对其并没有印象,那么为什么身份地位高于贾政之流的他,却只是一个旁枝斜出的角色,除了他不是书中的主角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他在书中的意义是什么呢?
红楼梦
北静郡王的第一次出场,是宁国府的长孙媳秦可卿死后出殡的路上,北静郡王前来路祭死者。听说王爷前来祭奠,贾政连忙前去拜见,北静郡王说道想见贵府衔玉而生的公子,贾政只好叫宝玉过来。见了宝玉,因见他样貌生得极好,便向贾政夸赞宝玉,让贾政好心教导。
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眼描写了北静郡王的形容,见了北静郡王,贾宝玉心中叹道好个秀丽人物。
自从贾宝玉见了北静郡王便经常到北静王府走动,书中说北静郡王不以官俗国体所缚,贾宝玉对此早有听闻,这次相见更是意外之喜,而北静郡王对贾宝玉也有惺惺相惜之情。北静郡王少时必是不喜读书,对世俗官场极其厌恶的风流人物,这和贾宝玉的性子是一样的。
北静郡王路祭
书中第十四回北静郡王前来路祭看似偶然,其实通过书中北静郡王和贾政的对话,可以看出北静郡王对贾府是很支持的,他与贾府是世交。贾府与北静王府的来往从祖父等上几辈延续至今,他们之间的关系恐怕与四大家族一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贾府与北静郡王的亲近有很多例证。宫中的老太妃薨了,随班按爵守制时,贾府和北静王府都租了同一家官员的家庙歇息。贾府赁了东院,北静王府赁了西院,其间王府太妃少妃与贾母等相互照应。书中的这些描写说明北静王府和贾府关系密切。
再有贾母祝寿时,来客中品级地位最高的是南安王太妃和北静王妃,入席时,贾母并未坐上席,而是让两位王妃坐了上席,可见两家与贾府关系非同一般,可能是属于同一个阵营。
众人送别探春
北静郡王知道贾府的情况,主动问贾政衔玉而诞者,而贾宝玉也听说北静郡王是个贤王,而且性格潇洒,因此两人一见面,便细看其形容。从这些也可以看出两府之间很是关心,不然对对方就没有了解。
而此时贾府和北静王府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爵位越来越低,后辈却越来越不争气。四大郡王和贾府恐怕同病相怜,所以才互相走得近。但是北静郡王的个性并不是贾府的依靠,北静郡王并不醉心于治国理政,他是个下雨天在家穿蓑衣、斗笠的风流雅士。
这对王府和依靠他的政治集团并没有好处,贾家的败落或许就是王府败落的前兆。
南安王太妃
北静郡王和贾宝玉是什关系呢?书中写他们见面只有一次,就是路祭秦可卿,曹雪芹详细描写了两人的穿着外貌,他们的外貌和衣着都有相似之处。
似乎是想把北静郡王写成贾宝玉的映照,让人不禁想要是贾府最后没有被抄家的话,贾宝玉会不会活成北静郡王的样子,不仅富贵,而且洒脱。
北静郡王第一次见贾宝玉,便对贾宝玉关爱有加,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这显然此时贾宝玉年龄尚小,据书中描写北静郡王此时虽未及弱冠,但已有王妃,而且比贾宝玉大差不多九岁,只能说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不能说是他们之间有情。并且贾政当时也在场,北静郡王还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贾政,要好生教养,不可太过宠溺。北静郡王对贾宝玉只有提携扶持的想法。
北静郡王对贾宝玉
第一次见面北静郡王便让贾宝玉常到府上去,说如果贾宝玉在家没法用功的话,就可以到府上见见名士,以期待能长进学问。这次见面之后,贾宝玉经常去北静王府,虽然他在那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可是他的学问并没有增长。
不仅学问没长,还多了纨绔子弟的风气。也见了些读书上进,看重功名的人,这更让他对名禄产生了反感。在第十九回里,袭人在劝他的时候说他给那些人取名字叫“禄蠹”,而后面就很少提到去北静王府,由此可见一斑。贾府的禄蠹肯定不多,而北静王府的肯定不少。
贾宝玉的性子改不了,去北静王府只不过图了个新鲜。北静郡王可能和贾宝玉是一类人,一样的不喜欢功名利禄,一样的不合时宜。
在北静郡王那里,贾宝玉可能更多地学到了纨绔气息,更加深了对名禄的厌恶,而北静郡王也算得上是贾宝玉的人生导师,他们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红楼梦
北静郡王的存在,对故事情节没有很大的作用。但书中有一些故事情节是和北静郡王有联系的。北静郡王仿佛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
北静郡王第一次见贾宝玉的时候,便赠给他一个鹡鸰香念珠,后来,黛玉从扬州回来,他便送给黛玉,但黛玉掷而不取,还说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不要它。”
于是贾宝玉只好拿回。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黛玉的清高和对贾宝玉的情有独钟,诚然,她闺阁女子,除了贾宝玉,没见过其他男子,但她说北静郡王是臭男人,可见黛玉心里只有一个宝玉。
黛玉和宝玉
第二个情节便是在一次酒席上,贾宝玉见了忠顺王府唱戏的琪官,因两人有意,便借故离席,互相交换了汗巾。而蒋玉菡系的汗巾是北静郡王赏给他的,他给了贾宝玉。而后来,贾宝玉又将这条汗巾子给了袭人。
按照红楼梦一贯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这里暗示了后来袭人在贾家败落后,嫁给了蒋玉菡。
第三个情节便是汗巾子惹出来的大风波。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到贾府里向贾政要人,说是忠顺王府的戏子琪官出走,与贾宝玉交往密切,特来询问琪官的去向,而且还说出他们交换汗巾子的事情来。
红楼梦姐妹
贾宝玉被吓得不行,但又不敢实话实说,只好说琪官在外面买了房舍。但这却惹恼了贾政,作为父亲,看到贾宝玉如此不知上进,勾引戏子。
又加上贾环告密说贾宝玉对金钏强奸未遂,导致贾政气不打一处来,便命人将贾宝玉捆在板凳上,打了几十大板,惊动了王夫人和贾母,最后贾宝玉也被打得皮开肉绽。
那么琪官蒋玉菡最后真的被忠顺王府的人带走了吗?其实并没有。从后文看,贾宝玉与蒋玉菡还保持着比较亲密的关系。那么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说的话可信吗?从贾宝玉第一次见琪官的情形来看,琪官是一个戏班的台柱子,而且这个戏班是独立的。
红楼梦
不然琪官不可能名驰天下,也不会与贵族子弟交游,贾宝玉也不会对他早有听闻,他不可能和忠顺王府的戏班的人来往。或许忠顺亲王府来要琪官,就是想给贾府一个难看罢了。
这也说明忠顺王府与贾家不合,当贾政听说忠顺王府的人来府上时,心中便疑惑贾府并未与忠顺王府有来往,为何今日登门造访。
最后一个情节,便是在一个风雨的秋夜,贾宝玉穿着一件北静郡王送的蓑衣和木屐子来看黛玉,黛玉便笑宝玉是一个渔翁,后又无意间说漏了嘴,把自己和宝玉比作渔翁鱼婆了。这段描写,体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深深的牵挂。
红楼梦
北静郡王的生活正是贾宝玉向往的生活,是贾府如果一直富贵贾宝玉以后的生活,他们都是富贵闲人,他们的生活趣味是一样的,所以贾宝玉才愿意和他亲近。
而北静王和贾宝玉是两辈人,贾宝玉与他亲近也只是把他当做可以拜访长辈,北静郡王对贾宝玉的提携,也可能有出于政治的原因。
于书中人物,北静郡王以及和他相关的王妃忠顺亲王,长史官等人,构成了一个不同于贾府以及四大家族的人物群体,他们身份地位远远高出贾府,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很像两个政治集团。
红楼梦
其中,北静郡王出场最早,给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但之后就几乎没有再出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对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因为现在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别人续的,并不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因此我们也不知道前八十回之后发生了什么。北静郡王这个人物来看,他可能会扶持贾府,而从书中可以看出,北静郡王和贾府似乎都在走下坡路,可能也帮不了贾府什么。
北静郡王有着和贾宝玉一样的“富贵闲人”的性子,他似乎就是贾宝玉的一个影子,但他和贾宝玉一样,都靠不住,与国与家无望,只能做一个“富贵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