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办公 让政务工作飞奔在“云端”
首席记者 李诗韵
工作人员通过重庆经开区智慧工地监管系统远程监控查看工程施工情况。记者 郭旭 摄
不需面对面地送达文件,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按下发送键,一份文件就能根据设定好的流程和权限,送达审签人,省时、省力、省成本,还十分安全、保密;
不需要提前告知,只需要遥控无人机观测辖区工程建设项目动态,一个小时就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采集7个工程项目的动态信息,为重庆经开区项目调度提供精准、可视化的应用场景支撑;
不需要到现场定点定时监管,只需要上线智慧工地监管系统,就可对工地管理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监管,有效提升在建工地的监管水平。
……
重庆经开区正编织着一张提升政务效率的“高速网”,这也意味着,重庆经开区政务工作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飞奔在“云端”。
科技力量“添翼”
无人机助力实时勘查
在今年3月的管委会主任办公会上,重庆经开区首次运用遥控无人机实时观测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成功观看维沃重庆研发基地项目、通江新城中小学等在建项目的动态信息,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了施工现场动态。
运用无人机实时观看工程建设项目动态信息,是重庆经开区加强政务工作的创新举措。
当天下午,维沃重庆研发基地项目空旷地带上空,一架无人机不停地盘旋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完成空中悬停拍摄和定点巡航任务。无人机如何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动态采集?经开区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工程项目动态采集的需要,无人机在指定位置待命,待办公会会场提出实况播出需求后,操控人员通过飞行控制系统设定好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路线,然后通过遥控设备以手动方式控制无人机起飞升空。
无人机升空后,按设定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路线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完成空中悬停拍摄和定点巡航拍摄。操控人员则通过图像回传系统接收图像信息,并利用电脑设备将画面转接到会议现场。
“往常,像今天一样观测7个项目,需要所有工作人员花一天的时间到现场进行调研。”该工作人员表示,除了节省时间,无人机观测还能让参会人员俯揽全局,全方位、无死角的观测到项目现状。“我们仍以维沃重庆研发基地项目为例,项目现场坡地起伏,不少区域很难到达,根本无法观测到进展情况。”无人机的应用则能够使观测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
今年以来,重庆经开区为做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深入创建节约型机关,不断增强干部职工节能意识,加强能源资源管理,控成本、提效能,推行绿色办公,在干部职工中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我们已逐渐取缔了纸质文件传递,电脑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办公效率提升非常明显。”重庆经开区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只见他在电脑上双击鼠标,就能在屏幕上清晰看见所有功能模块链接,“办文、办会、办事等日常工作均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线上办理,协同办公平台的功能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
这也意味着,重庆经开区传统的纸质化、面对面的办公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反映无纸化办公后,大幅缩短了办理周期、提高办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数据显示,智慧办文、办会、办事等效率均提升了50%以上,办公经费节约近40%。
下一步,重庆经开区拟逐步扩大无纸化办公范围,推动各部门、单位向办公数字化、服务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同时,也积极推进智能办公在重庆经开区应用落地。
AI+大数据运用
为项目戴上“智慧安全帽”
3月25日下午,广阳岛国际会议中心工地,施工人员穿梭其中,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中……这些场景,在“重庆经开区智慧工地监管系统”后台LED显示屏中清晰可见。
近期,重庆经开区充分运用“互联网﹢智慧监管”创新模式,利用大数据、IOT、智能互联等技术,建立上线了智慧工地监管系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监管部门、参建单位、工地现场”三级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工地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监管,有效提升了在建工地的监管水平。
通过“视频监控监管”功能,监管人员可随时查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实时画面,环境监测数据是否超标、出入车辆是否清洗干净、塔吊操作是否合规、现场有无安全隐患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此外,监管人员还能对施工违章情况进行截图记录、在线登记问题等。对于各建设项目反馈隐患已整改闭环的,也可查看视频监控,进行确认验证。
“以前只有一趟一趟地去工地,费时费力,监管覆盖还不够全面。现在有了智慧工地监管系统,通过‘一块屏’‘一个系统’即可看到项目地域、项目分布、项目状态及项目概况等信息,做到‘一屏看清’‘一屏看穿’。”重庆经开区生态环境建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建筑业涉及数据种类多、信息量大、流程复杂,项目工地的管理,让监管部门倍感压力。智慧工地监管系统上线后,监管模式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规划”,从“依赖经验管理”转变为“依靠大数据支持决策”,让监管工作更加智慧高效。
除了远程可视化实时监管,该系统还依托AI智能识别技术,实时获取分析现场出现的不合规范操作等信息,并通过后台预警装置及时反馈给监管人员。如“未戴安全帽报警”“未穿戴反光衣报警”“塔吊超载报警”等不合规范的操作,都逃不过智慧工地监管系统的“火眼金睛”。
目前,该系统已接入广阳湾大桥、广阳岛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广阳岛国际会议中心等多个重点项目,后续将接入重庆经开区所有智慧工地项目数据,并依托项目数据形成完整立体的数字资产,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