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外星文明的杰作吗?
韦布拍到的宇宙“指纹”。NASA / ESA / CSA / Ryan Lau / JWST ERS Team / Judy Schmidt
九月,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到了一张清晰而怪异的照片——在漆黑的太空中,赫然出现了一枚神秘的“指纹”。这枚“指纹”以一颗明亮的恒星为中心,由17组略呈矩形的同心弧组成,且每组间隔惊人的一致。
照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骚动,很多人认为它一定是外星文明的杰作。
但是大自然其实也善于创作简洁而规律的作品。10月12日,多名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文,从自然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解释。
画面中位于神秘“指纹”中心的恒星名叫WR140,其实是一对双星。它由两颗恒星组成,因为距离我们较远而难以分辨。
这对双星中的一颗是所谓的“沃尔夫-拉叶星”。这是一种比太阳亮很多温度高很多的罕见恒星。它的质量很大,且已处于演化的晚期。另外一颗则稍小。正是这对恒星相互之间的拉锯,上演了一出出宇宙的烟火秀,留下了韦布镜头中的神秘“指纹”。
WR140互相环绕运行,它们的轨道是一个狭长的椭圆形。每隔大约8年,它们会互相靠近一次,并在靠近时向周围的太空抛出大量尘埃。而当它们互相远离,抛出的尘埃量会大幅减少。这是它们周围会出现同心弧的基本原因。
恒星抛射尘埃是一种常见现象,有趣的是尘埃的扩散方式各有千秋。
抛射尘埃的恒星通常都会产生异常强烈的恒星风。恒星风是从恒星大气层逃逸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我们太阳产生的太阳风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在WR140之间,恒星风更像是“飓风”。当它们靠近到一定距离时,彼此产生的恒星风还会发生合并。在周期性合并的推动下,它们向四周抛出的尘埃量也会周期性地增加和减少,进而形成了这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研究人员推测,WR140抛出的尘埃每次都能够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向外漂移。太空没有什么阻力,所以这些尘埃就能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向外推进,而这是同心弧每一圈都能保持等距的原因。
但是奇怪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尘埃的推进速度实际上还有所加快。凯克天文台的档案影像显示,在其最靠内侧的两圈尘埃中,外侧那圈的推进速度要比内侧快一些。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WR140中的两颗恒星都十分明亮,它们的亮度可以达到太阳的百万倍。而光辐射会产生光压,光压作用在尘埃上,会使尘埃获得额外且持续的推力。光压其实无处不在,人类的光帆飞行器就是利用太阳光压加速推进的。
在与凯克天文台的对比中,韦布再一次展示出了它令人恐惧的观测能力。号称地球表面最强大望远镜之一的凯克只拍到了WR140周围最里侧的两道环,而韦布却拍到了17道。
韦布的光谱数据还显示,这枚神秘的宇宙“指纹”内竟然包含了有机物,一种与地球生命基本构件相同的富碳颗粒。
不过与另一种巨型太空望远镜相比,韦布也是小巫见大巫,甚至不在一个量级上。欲知那是怎样一种望远镜,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