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家长给小岛留言:说家里长辈一直主张给宝宝睡扁头,说扁头好看。但自己就是一个受扁头困扰的人,这样的头型长大后梳头发真的很丑,于是便不想给宝宝睡扁头。
对于究竟要不要给宝宝睡扁头,这绝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新生宝宝的头型确实是需要父母关注的,那么从科学育儿的角度来看,小宝宝究竟应该睡什么样的头型呢?
在我国部分地区,流传着给“新生宝宝睡扁头”的说法,很多新生宝宝一出生就要被动地接受家里人给自己“睡扁头”的照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宝宝的头型变成扁平的形状。
其实,睡扁头这样的习惯是从满族人那里传出来的,因为满族人认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脸型是福相、吉相、官相,而为了迎合这些所谓好的面相,睡扁头就应运而生了。
在睡扁头的过程中,头部两侧的太阳穴会凸出来,使得人面容增大,面额丰满,于是这样的习惯便一直流传下来,以扁头为美,以非扁头为丑。
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发现扁头并非如同想象般美好,相反还有很多弊端。
在当下“小V脸”主流时代,一张“大饼脸”怎么见人呢?但是你们有想过吗?自己的脸看上去大并不是脸部的问题,而是因为“头扁”。
头的大小,是由“头围”和“形状”两个因素决定的。头围是指头一周的最大长度,头围越大,则说明头就越大;
而头的形状则是影响视觉高度,进而给人一种头大或者头小的既视感。研究显示:和相似头围的人作对比,那些圆头的人会比扁头的人看起来脸更小。
这是因为在睡扁头的过程中,长时间对后脑勺的重力挤压,会让脑部颅骨呈现“又短又宽”的趋势,从正面看上去,自然就显得脸无比的大。
小岛小时候,就被亲妈睡了个“大扁头”,最让人生气的是,现在老妈仍然要给我的下一代睡扁头,当得到我的拒绝后,还对她的作品——我的扁头啧啧称叹。
至今她都觉得头扁扁的,像一个拨浪鼓一样,很好看,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扁头确实显得我的脸尤其特别的大,每次拍照,都不得已要躲到人群后面。
所以说,有时候你的脸本没有这么大,怪就怪在小时候那些喜欢“睡扁头”的长辈,他们用自认为“有福气”的睡扁头方式,来让我们的脸看起来更大。
睡扁头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头型,让孩子的脸看起来更大,除了影响以后的颜值外,这种头型还影响了孩子的脑容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智力水平。
国外著名儿科学家对孩子的头型研究中,通过对扁头和非扁头婴儿的智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
那些扁头的孩子,因为头颅变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脑容量体积,直接影响婴儿早期智力发育,甚至还会因此阻碍到孩子的视力”。
这是因为在睡扁头的过程中,由于后脑部分长时间受到压迫,会使后脑的空间变得狭小拥挤,而后脑部分分布的大量脑神经、血管骨骼等,经过挤压不能正常分布,自然就会影响到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直接降低了以后的智力。
1. 在颜值上:圆圆的头会让五官看上去更立体,比起扁头会让大脑两侧的太阳穴凸出去,圆头的后脑勺是凸出去的,就会给人一种下颌角向后延伸的既视感,自然五官看上去更挺拔。
2. 在智力上:扁头会压缩大脑的容量,而圆头则会使脑容量增加,而且其他其他形状的头型,圆头的脑容量是最大的,自然圆头的孩子更聪明一些。
3. 在安全系数上:圆头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安全系数也是最高的。我们都知道,圆形的物体在着地的时候,会因为没有棱角而有缓冲的过程,这个缓冲的过程,会帮忙分散很大一部分的冲击力。
所以那些圆头的孩子,一旦发生意外摔倒时,圆圆的形状也会很好地保护孩子的头部。
小岛想说:
孩子的头型肯定是要睡的,既不能任由自己发展,自然也不能完全按照老一辈人的方式,科学地睡一个圆圆的头型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