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旁语读略言

2022-08-28   新讯速递

原标题:册旁语读略言

思考一则,学生这一代是被中学语文废掉的,幸好,学生自幼语文不好,这反而是好事。

妄拿古典来“摘”,那是百分之百的“鸡汤”。何以故?不仅是断章取义,关键是没有学力读懂情况下,却宣以“意义”。例,中学语文课本中“庖丁解牛”亦出自《庄》(喻篇),大概,老师皆有不同讲解(含辅导书),其中,熟能生巧似乎亦是正解之一吧。

为何上段连用……实言,多年后读了些书且对文化略知一些时,简直对以上,亦就是上学时学到的,哭笑不得。

“庖丁解牛”此喻,非形容故事,恰,实为证验工夫论为学之喻,与“熟能生巧”简直“八竿子打不着”。不能不说,幸好,学生中学语文没考及格,否则,还不成“书呆”了嘛。

《庄》,不仅指喻,其内外及杂篇,皆博大精深。若论文词华美,自古有字以来,《楞严》为首(古有句,“自从读过首楞严,不观天下糟粕文。”,次则属《庄》了。扯远了,不过有一点,只读儒家典似乎太薄弱,若不晓佛学基本常识,根本不会能读《庄》的,否则,则是偏读偏臆尔。

换言之,总是一种工夫论学于始终为轴,方为学,恰,非文词字面可得。

随谈。

—— 沐阳金石,沇河,壬寅八月初一

【作者简介】唐浩,字:金石,号:沐阳,山东济宁兖州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学硕士,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

致力于文理双修,探索儒家哲学融入规划建设领域,传统文化研究与工科融合探索,曾受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正式邀请进行学术访问(2015),现为该校建筑系教学合作学者。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评审专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全国绿色社区产业智库专家,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库专家,国家注册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