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虽然以免费医疗著称,就连来这里学习的国际学生都能享受到这种福利,但是NHS却也因为效率慢而一直为人诟病。
所以,人在异国他乡,留学生们最害怕的事情除了考试,就是莫过于生病了。
今天的文章来自留学学长Albert的真实经历,让我们看看他在留学期间又辛酸又好笑的一段生病经历。
半夜突发急病,结果被NHS排到一周后
我身体一向很好,在国内的时候连头疼发热都很少,所以到英国留学之后,我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虽然英国食物一向都被称为黑暗料理,但是可能是因为我们学校所在城市比较靠近海边的原因,所以美食还是比较多。
反正我才去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在胡吃海塞,什么海鲜炸鱼薯条汉堡冰淇淋布丁通通一股脑儿地往肚子里塞,结果没多久就遭了报应……可能还有季节更替的原因,反正这场病来的是来势汹汹。
晚上深夜,我突然被一阵腹痛惊醒,随后开始疯狂跑厕所,结果无济于事,随后体温开始升高、浑身无力、头晕脑涨,连走到厨房倒杯水的几步路都出了一身虚汗。
因为家里有人从医,所以我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熏陶,我估摸着自己应该得了个类似肠炎的毛病。
像这种病,在我们国内吃几服药,好好休息几天应该就能好,所以我也没想到半夜去医院挂急诊,就想着撑到明天去开药(吐槽下,早知道后面的遭遇,我还不如半夜叫救护车算了……)。
结果硬抗到第二天早上,我不仅没一点好转,甚至还开始呕吐,赶紧给我的GP打电话预约,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换季病人太多的原因,我直接被排到了一周后……医生还贴心嘱咐我多喝水,等待的时间就在家里好好休养。
可是问题是,按我现在这情况,我还能不能撑到一周后啊?!!
找私立医院,结果被高额诊费劝退
估摸这NHS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求助私人医院,我赶紧搜了附近医院打电话预约。
私人医院的服务倒是真没得说,电话不仅接的快,连护士姐姐的声音都格外甜美。
因为早听说过英国私人医院收费坑人,所以我还是留了个心眼,问清楚看病流程之后,顺嘴问了一句大概要花多少钱。
结果护士姐姐依旧声音甜美地告诉我:500镑……
What!500镑?
我连500人民币都嫌贵,听到这价格,我的病顿时好了一半,赶紧跟护士小姐姐表示,我只是问问价,暂时不需要预约。
当时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居然连病也看不起,一度欲哭无泪……
死马当活马医,找自家亲妈远程求助
后来实在难受厉害,我只能打电话找我妈求助(她在我们当地市医院当妇科主任,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死马当活马医呗)。
为了防止她担心,在打长途前,我还灌了一杯热水,声音故意装得中气十足:“妈,我有个同学生病,症状如下……”
结果我妈还没等我把症状说完,就直接确诊了,“这是典型的肠胃感冒,吃氟哌酸、环丙沙星、利君沙治疗,你走的时候我给你带了两包,你去箱子里找找,按照说明书用药即可。”
挂完电话,我就赶紧把这两包救命药翻了出来。不得不说,我妈的医术确实没的说,吃了药不久,我的症状就缓解不少。
后来我把看病这事当玩笑跟同学一聊,结果我妈是医生这个消息,直接就在中国同学当中不胫而走。
从此以后,身边的朋友们一遇到健康问题,总是第一个想到我(其实是我妈……)。
我们甚至还建了一个药品互助群,每个人回国都会背回一大包药品,从安宫牛黄丸到扑热息痛。一旦遇到头疼脑热大家互通有无。
结果一年下来,我妈硬是被我们问成了全科医生,专业横跨内科外科儿科神经科五官科皮肤科口腔科……
莫名其妙,我成了同学口中的赤脚医生
后来我妈心疼话费,主要还是中国医生是真的忙,除了看诊还要查房手术,再加上中英两国的时差问题,我妈居然撂挑子不干了。
她还贴心地送了我两本基本版医书,让我自学一下,就可以上岗给同学们看诊了。
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就我这三脚猫的医术,把自己医死了都还是小事,就怕把别人给毒死了。
但是我妈倒是对我蜜汁自信,坚定表示只要看完这两本书,我的医术足够出师了,“反正先拿你同学练练手,做出判断后再给我打电话,我指导几次你就成手了。”
后来啊,虽然把这两本医书都快翻烂了,我还是没那个胆子给别人看病,就连头疼脑热这种小毛病,开药前我还是要打个电话跟我妈确认一下。
话虽如此,可能经我手的病人太多,我的同学居然还给我取了一个赤脚医生的绰号……
如今回想起来,真是又辛酸又搞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75132060_10015668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