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吃草皮,树根,也不下水捕鱼充饥?

2021-06-13   今日生活视角

原标题: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吃草皮,树根,也不下水捕鱼充饥?

导语: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好,虽然还是有很多的贫困地区,可是在我国优良的政策之下,也不会存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

但是在古装剧《还珠格格》里面,我们曾经看到,大片大片的灾民,被饿到只能啃树皮吃草根。在很多电视中,更是出现了因为饥饿人与人之间大打出手,甚至有人吃被饿死的同伴的情况。可是电视剧终究是演的,演不出来在当时社会的老百姓,在饥荒之下的真正惨状。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农民占国家人口的半数以上。在古代工业的发展并不先进,连带着农业的技术也十分的落后,我们现代社会有杂交水稻,能够实现水稻的高产,因此一年种出来的粮食可能够大家吃两年。

但是古时候的农业却远远比不上现在,一旦遇上天灾,例如蝗灾,水灾,旱灾等,随便哪一个都能让老百姓一年吃不上饭。更何况古代战争动乱频频发生,更让农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

所以,在许多的古代典籍当中,都出现过许多次大规模的饥荒。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古时候的农民是需要交税的,上交粮食,国家就会有粮仓,地方也有,那为什么在面对天灾的时候不立马将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呢?

这都是因为古代的通讯非常的不便捷,并且在皇权统治下的国家,有许许多多的贪官污吏,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在那些当官的眼里,老百姓的性命算不得什么,他们要想的就是如何讨好上司,如何升官发财。所以才会有电视剧中,门外的百姓吃不饱饭,门内的官员却大鱼大肉的浪费的情况。

为何百姓宁愿啃树皮都不去捕鱼

当百姓的灾害传到皇帝耳中的时候,灾情已经不可控制了。并且交通不便,即使有粮食也不能立马送达。所以会有很多的灾民挖野菜,挖草皮,啃树根的现象。

甚至于在典籍记载中,出现了一种叫观音土的东西,观音土说白了就是观音庙里墙上的泥土。溶于水中会让人喝了有饱腹感,也有很多人就因为喝了这个腹胀而亡。那大家可能都有疑惑,为什么这些老百姓,宁愿吃草皮,树根,也不下水捕鱼呢?

当你了解了老百姓为何会闹饥荒,这个问题就不难解答了。让老百姓颗粒无收的天灾,无非就是两种,一种便是旱灾。而当全国大面积的干旱,生态系统也被破坏,许多的动物也都死亡了,深山当中没有可以捕猎的动物,水里更不会出现可以让人捕捉的鱼。

就算侥幸捕到了,动物的处理也需要有水煮,有调料。老百姓在饥饿的情况下,又哪里能够有精力去做这些呢?还有一种天灾便是洪灾。

洪水肆虐,别说人不能抵抗,就连老百姓住的房子都不能幸免,河里面的鱼虾大多都被洪水冲走了,而没有工具的辅助,本就饥饿的老百姓想要捕捉到鱼虾又谈何容易呢?因此老百姓就会选择相对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又有营养的草根与树皮充饥了。

在现在许多年轻人的眼里,树皮、草根怎么可能吃得下去呢?饿了的时候可以跟父母张口要钱,点个外卖就有人送货上门,甚至都不用自己做,又哪里能够体会得到几天不吃饭带来的痛苦呢?

不过老一辈的人可能对饥荒年代深有体会。不过,我国现在的农业,科技等飞速发展,不用再为吃不饱饭而焦虑,在国家优良的政策下,许多的先辈为我们创造了衣食无忧的时代。

总结:不过吃水不忘挖井人,即使不用为吃什么焦虑,也不能浪费。不浪费粮食,节约水资源,才能让这样美好的时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