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当中,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有着黑暗的一面,因为只要有光明的存在,那么黑暗就一定会相随,就像是当太阳照亮了东半球,那么西半球就一定是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很多相对立的东西都是共同前行。
今天的故事,是一位体现双面性的作品,无论以现在还是当年的眼光来看,其对于人性中的情感和各种问题的表现,以及各种思考都非常的深刻露骨,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作品让很多人影响深刻。
作为一个好学生,班级里的好班长,因为同学筹集的募捐被偷,真由美不得已向欺负她的同学借钱,谁料想这却是一步一步无法回头的开始,因为性格懦弱,也是一直被欺负,被呼来喝去,稍有不慎便拳脚相加。
被带去红灯区,拍下照片作为要挟,如果不将钱给欺负她的人,那么就将照片发送给学校,于是为还钱,不得已把手伸进母亲的钱包,可最终还是被对方将照片发送到了学校,甚至连自己保送的事情都要泡汤。
世间的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用谁对谁错来衡量的。更多的事情,是由于种种天不逢时地不利,造成人不和。而现在的校园暴力,其实发生的频率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也是现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日本,校园暴力的情况更加严重,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滴水无法改变海水是咸的,同样一片雪花,也无法阻止雪崩,所以干脆随波逐流,造成了无法挽留的后果后,大家又开始反思,又开始相互推卸责任。
校园霸凌不仅是行为肢体上的侮辱,更为严重的是语言暴力,不以为意的一句话,也许会在瞬间摧毁掉一个人几十年的信念,以为开个玩笑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他人一辈子活在痛苦中,曾以为语言暴力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
语言暴力给被害者带来的影响是一生的,其行为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阴影,当然少不更事的年纪,谁都会无意间伤害别人或被人所伤害,可能关于校园暴力这件事,永远都无法避免,但至少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态度,“不做施暴者,更不做沉默的旁观者”。
整个系列动画的核心不是“复仇”,而是爱多次强调的”害人终害己“的因果报应,即使没有爱,众人也会相互伤害,相互憎恨因蔓不断,而她不过加快了这一因果报应而已。
下地狱的人包括委托方,全都是自己有错(业)或亏欠在先的人,或贪心或嗔怒或傲慢或愚昧或胆小懦弱,乃至想伤害那个伤害自己的人。而对于真正干净善良,未曾伤害过他人的人,面临生死困境,也总会有善巧因缘帮助他化解危难,只有他完好的活到了最后。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来,父母与他一定有很深的缘分,因果关系是一个事件和第二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对某个结果产生影响的任何事件,都是该结果的一个因素对某个结果产生影响的任何事件,都是该结果的一个因素。
就像是公司的办公楼里是中央空调集中供冷供暖的,每个办公室都有调节气温的上下按键,有人觉得太冷了,往上调了几度,过一会,有人觉得满身发热要出汗了,他再下调两度,但公司后勤部说,温度控制开关跟整个中央空调系统没有关系,不过每次我们按完后都会觉得很爽,觉得温度确实是改变了。
前一事实的发生,必然导致后一事实的发生,没有前边的因就没有后面的果,即必然的因果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前一事实负有责任的人才对后一结果的发生负有义务。
其实大家心里可能都知道这种情况是不理智的,但是由于自己一般很难做到控制强烈的欲望,所以也就承认这种情况被感情支配是正确的,这样即使自己控制不住感情的暴走,也就是变成了“正确的,理所应当”的。
自己就可以放心得以牙还牙,让仇恨和丧能量支配自己。其实有很多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高度,处于不同的状态下,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客观的黑白是不会因为一己之见而被颠倒的。
第10话《朋友》,作为有些迟钝的存在,很多时候我并不能非常准确的识别周边人物之间的友情,前一天还有说有笑共进晚餐的“知心好友”,第二天就会莫名转变为陌生人甚至反目成仇。
造成这一切的契机经常看似无关紧要甚至有些空穴来风,和某人多说了几句话、从不知何处听来的流言、企图加入某一群人、争取某项利益,然而这些理由并不会传达到另一方,在他们眼中,“好友”的离去完全没有原因。
对于那些朋友很少并且珍重每一段友谊的人,面对这种突然的“袭击”只会手足无措,没有站在自己身后的“派系”,而对手身后却有似乎无穷无尽的支持者,寻求一时之快显然很容易成为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哪怕是关系再好的朋友,可能就会因为种种原因以及自己的怀疑,而导致彼此关系的崩塌。在一些情况下,很多的关系也可能只是单方面的感觉,当你认为对方是好朋友的时候,对方则认为你可有可无。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