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源A05:一台把合资车逼到墙角的狠角色

2023-10-26   汽车扒一扒

很多人把启源A05的对手定为秦PLUS,这是极其狭隘的想法。

还是最初的那个观点,中国紧凑型轿车市场太需要优秀的产品团队来支撑,在朗逸、轩逸、宝来、卡罗拉等包裹的10万-15万级传统合资家用矩阵面前,单单一台秦PLUS是无法挑翻庞大的合资阵营的。

很简单,中国的消费文化、品牌认知、用车需求以及企业情节是完全分层的,我们要允许日系粉的存在,也要允许一部分不喜欢比亚迪的人群存在。

中国品牌正在凭借着电动、智能化迅速抢占合资品牌外围市场,对它们形成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蚕食、分割。

前有银河L6主打6.5秒加速,后有更便宜的启源A05抢占10万以内消费市场。

我的意思是,秦PLUS多的不是两个敌人,而是两个能够快速将中国品推向更大市场份额的核心盟友。

乘联会的数据非常清晰的告诉我们,10万-15万的家用轿车市场主导者,依然是外资品牌。

排名前五的车型分别为是秦PLUS、朗逸、轩逸、速腾、思域,从占比上来看秦PLUS的市场占比为25%,的确很高,但还有继续反扑的空间。

这个前提是,比亚迪已经很努力的调整秦PLUS的价格,过去一年频繁降低价格,努力做到了TOP5级的25%市场占有率。

月销4万台已经是比亚迪秦PLUS的极限,但从中国国产车型反扑的高度来看,还需要更多的车型、企业来填充细分市场,打出完美的差异化、品牌化、价格化竞争。

启源A05的确会和秦PLUS形成直接或者间接对抗局面,但更多的责任感和客户来源一定是外资品牌。

因为电动化的渗透率在今年年底将会达到40%,整个燃油车市场将会被继续挤压,启源A05的市场份额一部分可能会从秦PLUS手中抢夺,但更大概率还是从轩逸、朗逸、宝来、卡罗拉等产品背后分割。

一方面,启源A05拥有更好的赛道优势,号牌、购置税、动力结构依然非常优秀, 这必然是面对传统合资车的巨大杀手锏。

另一方面,产品空间、尺寸、安全性、科技感乃至购置税同样优秀,当我们真切对比同尺寸外资品牌之时,启源A05的优势一览无遗。

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根据预期,在2025年将会下滑到30%左右,也就是说整个中国品牌必然会凭借着10万-15万工薪阶层最容易接受的入门市场,调转和外资品牌的高低位置。

在我看来,启源A05既是一台能够拉低秦PLUS单车价格的中国车,又是一台能够继续逼退外资产品的新能源车型。

也就是说,秦PLUS也好、启源A05也罢,其实中国市场需要的是越来越多这样的产品, 一方面推动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保证企业拥有巨大的盈利和营收,另一方面让新能源车型的价格继续回归合理化,有竞争才有进步,更不会存在垄断。

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单纯依靠所谓的品牌价值来在中国躺赢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想要在未来的市场中生存,单纯的降价可能会换来短期的成长,但长线立足的根本,还是要靠着跟得上中国车发展的产品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