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10日讯(孙旭 李旭娇)2020年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对宜宾市珙县珙泉镇鱼竹村纪检委员唐正治而言更是如此。作为村上纪检委员的他,成为了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三条战线上的主力作战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
破旧面包车成了“战友”
“大年初一到现在,我完全都没有时间概念了。”这个春节,为了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障村民的健康,唐正治放弃了和亲友的团聚时间,积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别看我的面包车有点破旧,一次运的东西可多呢,马力也很足。”发放物资、卡点执勤、走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政策,唐正治总是少不了这辆伤痕累累的“战车”的陪伴。面对着三千余人防疫的排查和宣传,5个交通监测点的值班值守、近1000份防疫物资的发放监督,这辆破旧的面包车成了他最亲密的“战友”。
近两个月来,唐正治带着他的“战友”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分组到社入户排查4次270余人,发放防疫宣传单5次3000余份,排查重点疫区返乡人员7人,监督防疫物资发放600余份,实现了防疫宣传到位、人员摸排到位、物资发放到位。
灾后恢复重建不能再耽误
挖土、取土、装车,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各种机器在紧张作业,整地、圈梁、砌墙,泥工、木工、电工等各类工人也在加紧建设,鱼竹村“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始复工复产。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和23时36分,长宁县、珙县先后发生6.0级和5.1级地震,珙泉镇鱼竹村是珙县距离震中最近、受灾最为严重的行政村,大部分房屋严重受损,山体滑坡严重,道路开裂变形随处可见。地震造成C级危房188户,D级危房283户,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鱼竹村灾后恢复重建的13个聚居点的工地,时常能够看到唐正治的身影。是否有外地来的工人,是否准备好防疫物资,是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建设进度按照工期推进等情况,都是他的关注点。
“在‘6.17’地震中,我们村受灾严重,很多群众流离失所。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们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经有些滞后,为了让受灾群众能够及时住上新房,灾后恢复重建不能再耽误了。”唐正治说到。
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唐正治又开始在脱贫攻坚一线忙碌了起来。
“这是我们村最偏远的一户,在那个山头上,我去看看帮扶成效,和他们谈谈心。”此时的唐正治正在忙着走访贫困户,用脚步丈量着鱼竹村的每一个山头。
作为村纪检委员的唐正治对标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对脱贫攻坚资料进行检查,督促村上查缺补漏,并入户查看帮扶规划、工作记录、帮扶成效,督促帮扶责任人规范填写精准帮扶手册。同时,紧盯脱贫攻坚领域的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哪里资金密集容易出问题,哪里就是他关注的焦点。
“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侵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损害的是党执政的根基。我们要把脱贫政策落实到群众,把脱贫结果公示给社会,用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唐正治坚定地说道。
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三条战线相互交错,村民健康生活、安居乐业,一份使命催促前行。唐正治关键时刻讲“政治”,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纪检监察“前沿哨兵”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