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春晚台下的观众都是哪来的吗?毕竟从不对外售票,赵本山的回答亮了

2024-09-07     晓萌爱说事

春节,从很早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很重视这个节日,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圆,离家多时的游子不管多远都会回到家人的身边

每年的传统节目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看春晚了,所以春晚对于大家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年少的时候心总是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要怎么样才能成为春晚观众席中一员,进而近距离的观看演出,那时候一直很可惜的是春晚为什么从来不对外收票

等到大一点之后就觉得当时的想法简直天方夜谭,本山大叔说出口的话,才是最真实的原因

春晚的存在对中国人的意义非凡

回头看看没想到现在春晚都已经播出41届了,马上就要迎来第42届了,放眼全国没有一个节目能够与它媲美

能存在这么长时间,除了观众对它的喜爱,就是国家对它的认可了,最开始那会是1979年,春晚还是只有一个雏形,但大家还是很开开开心。

等到1983年,春晚才正式走进大家的眼前,那时候的规模并没有像现在的声势浩大,很小、很简陋,黄一鹤就是初代导演。

值得一提的是,黄一鹤是位军人,他是15岁那年参的军,是16岁上的抗美援朝战场,尽管筹备春晚他尽心尽力,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光是参演人员就人能让黄一鹤足够发愁了,因为实在是没有想到合适的主持人,眼看时间流逝,黄一鹤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刘晓庆,别看想现在的刘晓庆沉迷医美,六七十岁了还扮嫩无法自拔,但她年轻的时候,可是风光无限啊。

就这样,31岁的刘晓庆和其他几位一起成为了第一届春节的主持人,那时候的节目不是很多,但每个都是精心准备的

唱《难忘今宵》的李谷一,也就是在这一年登上的春晚的舞台,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能够搬上荧幕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

小品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多观众都喜欢看小品,因为它能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欢乐,其蕴含的意义也十分的深刻。

很多人都是从春晚开始喜欢上小品的,试问有谁能够拒绝的了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吃晚饭看春晚呢?

反正我拒绝不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春晚的镜头中除了舞台上的表演,还会跟舞台下边的嘉宾们打个招呼,做做互动。

众所周知,春晚是不对外售票的,那么就有人好奇了要怎么样才能买到票,去看春晚的现场呢?

位置可不是谁想坐就坐的

本山大叔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能到现场的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的印象中的春晚的观众席就是圆桌和排椅的结合了,可不要小看那些现场除了眼熟的明星之外的其貌不扬的观众。

一般人还真的坐不到这个现场,只能说大多数的人的身份都很特殊,但是就算你再有本事,这个位置也不是谁想坐哪就坐哪的。

这里边的讲究大着呢,前排不仅视野好,露脸的机会也多,能对自己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安排的大多数都是流量明星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明星很受人喜欢,有些粉丝又没有办法进去到现场,就只好眼巴巴的隔着屏幕等待着自家正主的几个镜头。

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清楚的很,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看春晚的可不多,毕竟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春晚的流程早就心如明镜,所以春晚的大多数收视率都是那中老年人们贡献的。

年轻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那些导演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大家都约定成俗的默认让那些粉丝基数大、口碑还不错的明星坐到前边。

这样就会有很多粉丝为了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偶像,就算对春晚不感兴趣,也会打开春晚的,这无疑之后又为春晚增加了一波收视率

大家都知道,春晚是采用直播的形式,只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启用录播,由于是面向全国的观众,所以在演出甚至是彩排的时候,也是一定要严谨的。

这也就奠定了,春晚的观众绝对不能是大众们,因为舞台下观众们的反应,也是彩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大众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了,没有人能够承担起失败的责任。

所以他们邀请的观众们的身份也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听从、配合好导演们的每一次安排,让鼓掌就鼓掌,不让鼓掌就老老实实的看表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看春晚的时候,下边观众们不管做什么都井然有序的原因

那么要有人好奇了,这下边的观众都是些什么人啊,竟然这么配合?

舞台下嘉宾们的真实身份

前边也说,圆桌的大多数做的都是些明星艺人,这一类群体本来就有包袱在身,现在的娱乐圈也不好混,每个人都很珍惜自己的羽毛

再说了那可是央视啊,我想应该也没有明星自寻死路在“老大哥”的面前作吧,所以也不存在耍大牌或者不配合的情况

除了这些明星们,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还有观众的脖子里戴着很多勋章或是奖牌,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在各个领域里边的“大佬”

对国家有着重大的贡献,还有一些就是其他方面的名人,对国家有帮助,所以为了展示出国家对他们的重视,前排的位置他们坐也是应该的

至于后边的观众席上边的观众,大家也都知道春晚很隆重,那么需要的工作人员肯定+不少,所以,坐在后边坐的人员中,大多数都是现场一些人员的家属

这也刚好对应了每年春晚的主题,那就是“团圆”,但春晚不仅代表着“阖家团圆”,还代表着很多人的精神寄托。

虽然春晚的流程什么的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变化,但不能否认的是,它的内容每年都在创新,都在紧跟着事实。

春晚在用着自己的方式挽留着那些年轻的孩子,想让大家都不要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渐渐的忽视了身边的家人,忘记的春晚的含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59e4badbbf51a0d029775dad20207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