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众议院搞第二次“台海战争”兵棋推演,劣势下美方几乎无法取胜

2023-04-24   军武观察

原标题:美众议院搞第二次“台海战争”兵棋推演,劣势下美方几乎无法取胜

据悉,今年1月初美国高级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联合美国国防部进行了24轮“台海未来战争”的兵棋推演,颇受舆论关注。在这次预设为2026年发生的假想冲突中,美方得出的结论是:一旦红方(中国大陆)因为台湾问题在台海和蓝方(美国和盟友、支持部队)发生正面交战,红方“在大多数时候都将面临失败”,且海军登陆舰队将会全军覆没,预计总损失水面船只138艘,士兵超过1万人;而蓝方则会有2艘航母、900架飞机和数十艘舰艇被摧毁,阵亡大约3000人,双方总体战损差距非常大。

消息提到,当时这场推演结果公布后也遭遇了争议,主要是美智库将各项“有利指标”调整到了最高状态。例如CSIS设定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国家派军支持美方参战,把自身的对敌导弹拦截概率设定在70%(且是单发导弹两次拦截),红方导弹的故障和失准率高达20%-30%等,在此前提下蓝方再利用超视距的饱和反舰导弹打击摧毁红方海军舰船,取得“胜利”。包括美媒在内的很多媒体都认为美智库和国防部的推演“过于理想化”,这种结果参考意义有限。在19日美国国会又上演了一次闭门兵棋推演,同样是台海模拟战争的“劣势性”结局。

23日美方公布了推演的细节,这次“对战”双方分别是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扮演红方(中国),美国议员和军事顾问扮演蓝方(美国)。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美国的设定是“孤立情况下的台海模拟战役”,各方盟友拒绝卷入战争,美军只有亚太基地提供支持。且新背景设定下中国大陆对台湾有了充足的准备,提前将兵力和支持部队部署到位、对台岛实施封锁成功且美方未能提前察觉,攻击开始时中方还主动打击了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

令人意外的是美方在演习后却拒绝提供“准确结果”,给出的只是方向性结论。其一是美军第一波损失就可能高达数千人,但中方“伤亡可能更高一些”;其二是这场冲突最终演变为中美双方的战争,两国的太空武器、卫星、无人机、潜艇甚至是网络战全面爆发,贸易和企业也受到严重波及;其三是全球市场都会因为中美战事受影响,供应链将很快崩溃;第四则是根据美方的现状不提高产能,储备弹药将会很快耗尽,无法支持长期战斗。

分析则认为,由于这次一方的扮演者为议员,相较于上次美国国防部的“专业性”无法相提并论,所以结果也会有差别。但兵棋推演相关的美国在“劣势情况”下的战斗实际上是失败结局,只是没有公布而已;在推演中并没有出现例如“美方遏制了中国大陆的攻势”“美国获得了战场控制权”等实际结论,美军“无成果”的情况下再加上他们所承认的因为弹药供应问题无法长久持续、亚太基地受到打击和孤立无援等原因,战败的结局不难猜测,各方只是不愿意将“失败”一词明确写在结论里。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次推演还有“商业性目的”,在推演结束后联邦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鼓噪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充分武装台湾并做好准备防止这一时刻的发生;他警告美国对华贸易企业到目前为止不要抱有“乐观”的心态,认为战争距离他们很远是很天真的想法,商界缺乏明确的危机感和认知。对此有评论称:“除了在推演中的政治煽动性信息之外,很显然按照上次的‘优势结果’来看,美方和盟友可以如此轻易地扭转战场局势,根本找不到来为军方和各机构提供拨款的借口;这次智库和议员卖了一波‘惨’却能换来更多资金,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