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老人,不会把存款告诉子女,这不是自私,而是有远见

2022-06-21     仲念念。

原标题:聪明的老人,不会把存款告诉子女,这不是自私,而是有远见

图/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某门户网站上,曾经有一个讨论,参与的人数超过了数万。讨论的话题是人老了之后该不该把存款告诉子女。

在数万的讨论者中,有70%以上的人都认为不应该把存款告诉子女。

这种选择并不是自私,也不是对子女的不信任,而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一:存款是自己养老的保障

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注重储蓄的民族,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老人来说存款就是他们家中的储备粮,是他们养老的保障。

而中国的父母又是特别具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如果让子女知道了他们手中的存款,当子女开口时这笔存款大概率会被要走,那么他们也就失去了养老的那份安稳。

就算子女是孝顺的,不会让他们老无所依,但是伸手和子女要钱跟自己手中有存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当你身无长物,只能依靠子女养老的时候,你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甚至会小心翼翼地讨好子女,不敢和他们发生分歧。

因为你的经济命脉现在在别人的手里,你说出去的话也不再硬气,子女对你的态度可能也会有所变化。

但如果自己手中握有存款,可以负担自己的养老生活,那么你和子女的地位依然还是平等的,你无需看他们的脸色,也不需要依靠他们来养老,即使是退休了,年迈了,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你手中的存款就是你老年生活质量的基础。不把存款告诉子女,其实是在保障你自己的晚年生活。

二:不要让存款成为子女的后路

有一个成语叫作:破釜沉舟。说的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在项羽面对苦战时,他让士兵把做饭的锅砸了,把撤退的船都销毁,告诉士兵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由此可以看出,人只有在没有退路的时候才能够孤注一掷,激发出自己所有的勇气和力量。一旦他们有了退路,人就会变得软弱,就会有恃无恐。

对于子女来说,老人的存款就是他们的退路,即使这个存款并不是他们的,他们也会在心理上觉得老人不会对于他们的困境袖手旁观,一定会拿自己的养老钱来为他们排忧解难。

有了这样的想法,在拼搏事业时也就很难全力以赴,在做决定时也有可能会莽撞冒进,因为他们背后还有为他托底的人。

不告诉子女们存款也是可以让他们没有依赖的心理,对于自己的人生更加的负责。

三:把存款告诉子女会增加家庭矛盾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一旦老人把存款告诉子女,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的家庭买下了矛盾的种子。

当子女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向老人求助,他们知道老人手中有钱,就会想要得到他的帮助,这时候给予不给对于老人来说都是两难的选择。

如果选择把钱拿出来帮助子女,那么老人自己的生活将无法保障。他们等于是把自己晚年的安稳放弃了,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子女的孝心和良知,一旦子女们发生问题自身难保的时候,老人的生活也就很难有所保障。

如果选择不把钱拿出来,这时候老人和子女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老人觉得子女在啃老,觊觎他的养老钱,子女觉得老人自私,眼睁睁看他们受苦却不帮忙。

就算嘴上不说这份隔阂已然产生,裂痕已经存在,即使今后度过了这道难关,这也会是两代人心中的难以越过的一个坎。

与其让双方都陷入这样为难的境地,还不如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要让子女知道这份存款的存在。

老人是父母的子女,但是在此之前他首先的身份是一个独立的人。存款是他一辈子辛苦拼搏的积蓄,他完全有权利选择,如何去支配,要不要让人知道。

真正有良知的子女,不会惦记老人手上的那份钱,那些没有良知的子女,即使得到了老人的存款,也不一定会对老人孝顺。

与其这样,不如让这份存款成为自己的秘密保障,保障着自己度过一个安稳的晚年。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3fce2f1bdfc5f520a762ce696baa0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