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光束汽车,喜乐自知

2023-12-12   My车轱辘

不用多久,你在英国购买一台宝马MINI纯电动车,很可能会看到“made in china”的铭牌。是的,“中国造”宝马MINI正在加速走向全球。近日,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合资企业——光束汽车宣布获得独立生产资质,未来主要生产国产 MINI 电动汽车,并于2024年在中国市场销售且同步出口到全球市场。

工信部最新公示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 378 批)拟发布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清单中出现了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而进入拟发布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清单名列,意味着该企业已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在公示期通过之后将获得相关的生产资质。

显然,宝马是全球明星企业,它选择将电动宝马MINI产线迁中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凸显了将中国作为其出口生产基地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家深耕中国20年的豪华品牌,宝马的一举一动具有风向标效应。最起码从制造层面来说,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已经超过了英国市场,对外出口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市场的核心地位。

MINI品牌按下电动化加速键

提起光束汽车,大家可能有点不熟悉。它是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于2017年成立的合资公司,该公司总投资额51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50%股份。据悉,光束汽车是长城汽车首个合资项目,也是德国宝马全球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双方的合作模式首次采用合资不合营的模式,即共同研发、生产汽车,但产品将按品牌分别进入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各自服务网络进行销售。

早在今年10月份,国产全新MIN纯电动车型已经在宝马与长城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工厂正式下线,该车将于2024年上市并供应全球市场。根据此前报道,光束工厂将相继投产全新MINI COOPER和MINI Aceman纯电动紧凑型跨界车型,光束汽车将成为其全球首产地和主要出口基地。

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产品将面向全球市场销售,共同研发和生产是光束汽车项目的重点。光束汽车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建立一个工厂,开展车辆生产制造,而是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光束汽车立足于股东双方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资源,同时借助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技术经验和运营实践的支持,实现“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顾客”的崭新业态模式。

现在MINI品牌已为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加快未来产品和生产布局,下一代MINI纯电动车型将率先在中国投产。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而宝马集团下一代MINI纯电动车型计划在2024年正式推出,光束汽车将成为其全球首产地和主要出口基地。从规划来看,两款下一代纯电动MINI车型,包括一款全新的三门MINI Cooper和一款全新的MINI紧凑型跨界车,计划在光束汽车工厂相继投产,供应国际和国内市场。国产MINI纯电动车型将于2024年出口海外市场。

中国生产再出口是新趋势

在中国生产然后向全球市场出口,这一模式已成为很多跨国车企的追捧。而在这方面,宝马实际具备更多的优势。一方面,宝马根植中国实现国产化已有20年时间,超过10款车型实现国产化,本地生产占比相当高,现在宝马集团全球三分之一的产量都来自中国沈阳,MINI车型国产无需“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MINI在华市场有较好的品牌号召力,当MINI车型国产化后,可以减少各种关税、运输等成本,对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销量起到积极作用。

其实MINI品牌在中国生产新车出口至国外的方式在汽车行业里相当普遍,特斯拉、大众、宝马等跨国汽车也正在把供应链重心转向中国。

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将中国作为向海外出口的重要基地,实际上是对国内外汽车市场现实状况做出的应对策略。因为全球汽车市场格局已经发生改变,特别是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市场变得不可忽视,跨国公司十分看重中国新能源汽车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

在产业链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并且随着多年造车的积累,中国近年来在制造工艺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为跨国车企在华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外,在中国市场,较低的生产成本是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零部件采购及整车制造成本方面,中国市场都拥有几乎无可比拟的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跨国车企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并出口海外。

随着宝马里达工厂、光束工厂的相继运营投产,宝马在新能源车的产业布局,能更迅速地响应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极大地缩短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周期,并反哺宝马在全球市场的发展。

结语:

从宣布合资合作到获取独立生产资质,光束汽车的进展一直深受外界关注。此次光速汽车出现在车辆生产企业清单名列,这对于该合资公司将是发展的关键一步。光束汽车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后,将有力推动MINI品牌实现此前设定的电动化战略目标。不过也需要注意的是,现在MINI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已经下线,但光束自有品牌车型的进展情况却没有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