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徐千麦 牛跟尚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师 超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好像是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彩,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苏州吉润新能源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翠华,站在轩辕之学2024年度开学典礼演讲台上,声情并茂地唱起脍炙人口的名曲《掌声响起来》。
12月16日上午彼时彼刻,他的身份是轩辕之学铃轩1期、巨浪5期学员。在高歌一曲后,他把发言主题提炼为自信、目标、奋斗:“自信是一个态度,勇敢面对生活的起伏,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展现真正的勇气。”
在目标驱动下,袁翠华回顾公司在他加入轩辕之学后不断精进和发展,实现内部合规建设和股改,正朝着上市目标前行,“发掘自信,设定目标,用奋斗者的姿态书写人生。”
像袁翠华一样,暂别繁忙职业生活、放下身份面具,在武汉体育中心积极参加轩辕之学2023-2024跨年演讲的还有其他6位学员。
如何来告别过去的一年,又将以什么样的姿势去迎接未来? 跨年演讲,从2020年轩辕之学创立当年就成为辞旧迎新的跨年大戏,也是这所没有围墙的商学院导师、新老校友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开始。
每年的这个独特时刻,杰出学员献上别开生面的跨年演讲,是过去一年的成长心得及对未来展望,也是中国汽车行业跨年头脑风暴的清流。
以“我们是否需要一次穷途末路”为题,巨浪3期学员、浙江埃科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新伟分享了自己对2023年的总结与提问:“如果我们今天正在一场穷途末路,我想问大家我们是否能够抛弃所有建立在匮乏之上的欲望,我们是否愿意不再期待社会的渴望,不再期待社会的高看,我们重新建立自己的不受外界任何影响的成长机制,我们做自己。所以,如果这是一场穷途末路,我相信穷途末路之后是柳暗花明,因为,一切无力都是蓄力的起点。”
“2023年的年度词汇我相信一定是这个字卷,但是我认为内卷不是没有活力,而是太有活力,我们每个人都想尽一切办法去为自己的生存,为自己市场的份额去努力、去拼搏。”
铃轩3期学员、圣让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吕昭洋以“砥砺前行 蓄势待发”为题,讲述了对2024年的期盼:“在重塑中国汽车格局的大背景下,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群雄逐鹿、鹿死谁手的零和时代,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合作共赢的新时代。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良币逐劣币、正向符合市场发展的新时期。”
巨浪1期学员杨淳辉分享了全球化和碎片化对产业的影响。他介绍了四个阶段的应对策略:脱钩、降低风险、多元化和进场外包。通过案例展示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包括中国汽车出口、大飞机、LNG船、半导体设备、电池产出等。
他指出美国也从全球化中受益,但随着一些变化,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和其他地方建立工厂,中国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
他讨论美国的撒币政策和其对中国等国的影响以及专家们对此的观点:“大家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国的出口是下来了,但是美国的通胀就上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墨西哥和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第三。这里面只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因为很多中国工厂搬去了墨西哥,搬去了越南,虽然是从那里出口到美国,但是仍旧是中国企业的出口,这一点是我们不卷或者我们的机遇所在。”
“一家企业始终得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增长路径是什么?如果你不确定你的增长路径,所有的盲目扩张都是加速灭亡。”巨浪4期学员、江苏速家宅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晨光分享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深刻认识。
他说,在现有的框架内如何去校验增长路径,规模、效率、成本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尽管在增长过程当中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增长一定是最重要的,就是如果在这样的一个市场,新能源市场每年以50%的增长速度在增长的时候,自己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实际是在退步。
巨浪1期学员、上海数策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椿琳以《从一句“常识”说起》为题,分享了在个人成长和创业中的见解。他强调创业者需不断迭代认知,而不是过于依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我们在创业,我们做的事情是创新,这个领域好像有很多专家,但是我们做的是跟之前是一个迭代,不会有现成的人、现成的专家就刚刚那么好。如果我们真要做好这件事情,本质上先把这个事情搞清楚,虽然先自己做可能只有60分、65分、70分,当我们自己亲自去做的时候,才明白这个事情它难在哪儿,它的本质,它要创新的点在哪儿。”
巨浪3期学员、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在演讲中分享了对2023年和2024年的观察和思考,强调当前社会的焦虑氛围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
他说:“每次中国的内卷都卷死了外人。现在一方面内卷,另一方面要外卷,所谓外卷并不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得快就固步自封,要融入全球产业,更多去跟海外的产业链对接,把经验愿意分享出去,把别人也加进来一起卷,或者把我们卷的范围扩大。”
导师对演讲同学点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强调,思考是正确的,做总比不做好:“我们一般强调是谋定而动,谋定而动的意思是想得多,真正做的时候是很快做完的,我们现在做基本上都在做,想得很少。希望这种思考更多,有更多的思想的火花碰撞,会激发我们更多的奇思妙想,我们的事业肯定会越来越成功。”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点评道:“几位跨年演讲的分享,他们看上去各有风采,表现各有风骨,呈现各有风格,他们最终所表现出这种开阔的风度让我们看到了轩辕之学立意高远、全球化的一种思维。在这样一种产业以终为始的定义里面,我们每个人是和这个时代一起滚滚向前。”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人车关系实验室创始人马钧点评老辣,他分享演讲的技巧在于个人IP、共情和语言技巧(严谨)。他还拿自己“开刀”:“人跟人交流很简单,你看着对方的眼睛,它会促进你的思考,但是当你对着镜头,很多人的脑袋一片空白。我经常看到很多的企业家对镜头采访的时候停顿、空白,可以练。我最近自己也在练,好几次录都不是一次过,他们说马老师你好好学习,我现在自己也在对着镜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