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世3年后,才知道无儿无女的谢园,为何弥留之际坚决不办葬礼

2024-09-16   龙哥娱乐图文

文:豆莱说编辑:豆莱说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

谢园是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的演员。他为人正直、幽默,一生很少绯闻缠身。

认认真真演习,堂堂正正做人,是他一直以来的写照。

所以,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口碑好的演员,即使是在他已经离开4年后的今天,网络上仍流传着他的相关视频,能够让大家看到,他的优秀作品也总是被大家拿出来重温。

谢园因为心脏病去世,走的时候只有61岁,这个年龄并不算高寿。很多人的60岁,身体还很硬朗。

怀念他时,就出现了很多昔日演艺圈里的好友,他们回忆起和谢园生前的往事,不由得悲从中来,伤怀不已。

不过,妻子听从他的遗愿,谢园的身后之事都是一切从简,没有大办。此后,他这无儿无女的一生,就算彻底画上了句号。那么为何他会提出坚决不办葬礼的要求呢?

参考资料:中国日报网——谢园谢世 北影“78班最快乐的人走了

童年经历这就跟谢园一直以来的家庭和生活经历有关了。

小时候的谢园生活在一个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中,父母恩爱有加,只是,还不等他长大,还不等他对父亲的音容笑貌有印象,父亲就意外去世了。

那个时候,谢园还不到两岁。

孩子还年幼,生活还得继续,母亲也还年轻,与其她一个人带着孩子风餐露宿,不如另嫁他人来寻得一处安稳的避风港。

就这样,等到谢园记事起,他面临的就是自己的继父了。

也许正是因为年幼的时候母亲带着他改嫁,在成长的环境中比较容易被人忽略,渐渐地养成了自我保护的性格。

倒不是说家庭环境不好,其实他的继父也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时不时,也会给他带个柿饼,或者糖果,让小孩子欢心。

只是寄人篱下,想来是没有亲生父子那样亲厚的。

不过,因为继父的温和与包容,谢园的童年也是充满了美好灿烂的记忆,养成了乐观积极的性格。

上学时候的好朋友,大学时期的同窗同学,张丰毅,张铁林等人对他的评价,就是他幽默有梗,读书的时候就是大家的开心果。

只有在特殊情况,谢园才会暴露出自己内心的脆弱。

比如说面对他害怕面临亲人朋友的分离。但凡是有亲人朋友的离世,他是害怕去到葬礼上的。

亲人分离的痛苦他太早就体会到了,他也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情和何种面貌来面对已逝之人,所以一听到某某人的葬礼,心中总会生出恐惧之情,所以只能选择让大家的共同朋友来代为出席,以寄哀思。

葬礼总是给人带来无限的沉痛和悲伤,所以他也下定决心,在自己身后,要一切从简,轻轻的来,轻轻的去。

其实,这也是他低调作风的一种体现,他告诉自己的妻子,不要在家中设置灵堂,也不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

无儿无女事已至此,他的妻子邱悦心里也有遗憾,那就是没有给谢园生下一儿半女。

其实谢园还在世的时候,他们夫妻俩也讨论过孩子的事情。他们是二婚夫妻,年龄相差虽大,有17岁,感情却很深厚。

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两个人一开始是都想要个孩子的。

但无奈的是,备孕多年以来,邱悦的肚子都没有什么动静,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她的心病。

一直以来渴望父爱的谢园当然也憧憬过自己当上父亲的那一天,不过,谢园一向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看在眼里,自然也接受了天意的安排。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他还能够安慰妻子,虽然说父母没能抱上孙子,但是他们过纯粹的二人世界,难道不好吗。

人的生活一向都是“活着就活着,死了就死了”,有没有儿女,也不影响自己以后这样的生活。

所以当有别的朋友还想再劝一劝他有个孩子,谢园的观点依旧很潇洒。

在上节目的时候,他也毫不隐瞒自己的内心想法。

他是丁克家庭,要是有别人劝他有孩子,他就也开始宣传他的丁克家庭思想。

他要把生孩子的机会留下来,给想生孩子的人去生。

有了谢园的思想工作和安慰,邱悦渐渐地也没有那么在意两个人结婚好多年却没有孩子的事实。

不过,谢园总共有过两次婚姻经历,在第一次婚姻经历里面,他是差点能当上父亲的。

第一任妻子是谢园老师的女儿。

一开始老师托在北影任教的谢园给女儿补课,那时候谢园还很年轻,在补课的朝夕相处中,两个人慢慢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最后结为夫妻。

彼时的小夫妇奔波于生计,谢园在学校里当助教,工资不高,为了能多点收入,他会在下班时候接点别的戏,赚外快。

而妻子晓琳则去了医院里面当助产士。

日子一天天过去,晓琳也发现自己怀孕了,只是,由于他们夫妻两个人的工作都很繁忙,谢园每天不是在学校教课就是在外面拍戏,忙得脚不沾地。

她自己在医院工作,强度也很大,而且每天当助产士,也看了很多因为生孩子遭遇不测和痛苦的女人。

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她对生育这件事的恐惧,让她最后选择了打掉了这个孩子。

当谢园得知,已经为时已晚,其实他的内心,是多么期盼一个小天使的到来。

正是由于这件事情造成了夫妻两个无法愈合的伤口,也暴露出谢园和妻子行为方和观念的巨大差异。

最终,两个人的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就分开了。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客户端——他是“棋王”也是“孩子王’

作为老师不说谢园在生活中的坎坷和乐观,作为一个老师和演员,他在工作上的表现,是让人敬佩和称赞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得知谢园去世的消息,深感震惊和痛心。

一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留校任教的时候,谢园不过二十来岁,学生们也是十八九的年纪,相差不大。

作为老师,谢园就更要严格一点,才能镇得住学生。

多年后,几位谢园教过的演员提到谢园老师,就提到过他“专治迟到早退”。迟到的人,不管他是迟到了多长时间,都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在门外站一节课。

严厉的谢园老师也有人情味儿的一面,当得知身为助教的黄磊居然在和学生孙莉谈恋爱,他跟几个学生把黄磊摁在地上,确保他是认真对待这段感情的。

他上课跟别的老师也有所不同,为了增加学生对于实践的感悟,他会带着大家去户外感受真正的名胜古迹。

为了让学生们少走弯路,他也会邀请自己以前的明星同学和朋友,来给还在校园里面的同学们上课。梁天、英达、陈凯歌、张艺谋、姜文等等,都来过。

除此以外,他还鼓励女同学们应该多多拍戏,因为对于女演员们而言,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也是真正经历过的过来人的肺腑之言。

教学生,和学生一起拍戏,与此同时,他自己在影视上面的路,更是实力与运气兼备的。

他是同龄人中,最早拿到金鸡,飞天,百花等奖项的男演员,被大家成为“四料影帝”。最让人熟知的作品就是两个王,《孩子王》和《棋王》。

谢园自己认为,《孩子王》是他人生中最纯粹的一部电影,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陈凯歌说他为了演活戏里面的那个角色,他三个月保持着蓬头乱发,衣服也不换。放了春节年假,大家都走了,只有他为了不出戏,依旧在外景地那里坚守着。

《棋王》里面,他则将内心的重点聚焦在了棋盘上,角色王一生内心的伤痕若隐若现。

写在最后于是,乐观生动的谢园离开这个世界时,正如他生前想的那样,不设灵堂,不举行葬礼,也许他就能潇潇洒洒地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