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始终不明白,不就是一只螃蟹吗?”
——微博热评
国庆前,喵耳朵看到了一条热搜,心中五味杂陈。
两个小男孩当宠物养的大闸蟹,被爸妈煮熟逼着他们吃掉了。
视频中的弟弟看着盘子里做熟的螃蟹,哭得撕心裂肺,可大人却在一旁说。
“你看,弟弟的螃蟹煮熟了。”
甚至催促引导孩子,让他把螃蟹吃下。
边喂边反复地问,大闸蟹是什么味道啊?
孩子哭得哽咽,答:是香的味道。
把螃蟹吃进肚子里的孩子哭得更凶了,可得到答案的家长仍旧不依不饶。
“弟弟,这个最香,是吗?”
孩子们坐在餐桌前嚎啕大哭,显得十分无助。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最爱的爸爸妈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宠物,逼着自己吃下去,还要强迫自己发表感想!
可家长却在旁边拍视频发到网上,用孩子的悲伤取乐。
“香的味道。只是娃娃不懂怎么表达了。”
“为什么一定要煮这只啊!又不是穷到只能吃这只!”
“是为了培养他们成为铁石心肠的杀手,还是心理扭曲的杀人犯呢?”
我不理解,也很无奈,总有家长通过伤害孩子宠物的方式,宣誓自己的主权,打压孩子的感情。
今年6月,一个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杀掉了他养的宠物兔子。
两三岁的孩子趁着爸爸不注意,从锅边拖着兔子的遗体,在院子里踉跄着走。
边走边哭着喊:不想让爸爸把兔子吃掉。
爸爸站在旁边叉着腰,边看边笑。
小小的孩子看着昔日陪伴自己的朋友,瘦小的他没有保护兔子的能力,只能在原地兜圈。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另一个家庭。
今年九月,7岁男孩的兔子被爸爸杀掉了。
孩子拎着拔过毛的兔子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家长说,是担心孩子把兔子养瘦了,养死了,答应他以后再给他养一只就好了。
可哪怕是孩子把兔子养瘦了,也比你直接杀了要强啊!
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杀害孩子最爱的宠物,这真的是在保护孩子吗?
男孩不小心摔伤了脚,爸爸杀掉了他从小养大的鸭子,说是要给他补充营养。
孩子坐在板凳上嚎啕大哭。
“这是我的鸭子,是我喂大的!是我喂大的!!!”
家人手上拔毛的动作却没有丝毫的停顿。
“再帮你养两个来喂起嘛!”
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胜拒绝。
“不要,不要,我就不要!”
大人不明白孩子的感受,再养一只,也换不回原本的这个朋友了。
要么,你就不要给孩子养宠物,要养,就请尊重孩子的情感。
在你眼里,这些都是可以吃的美味,但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它们是他最好的伙伴。
它们不仅仅是宠物,更是孩子的一份爱心与责任。
很多的家长不知道,创伤的种子一旦埋下,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治愈。
“我每天的饭都会分给它一半,可它还是被杀了。”
“直到长大,我都会觉得小孩子真的很无力,说的话也没有人重视。”
“在成年人看来的小事,对儿童也可以成为创伤性事件。”
我们每个人都做过孩子,都经历过童年。
换位思考一下,这些杀害宠物的大人,又何尝不是自己儿时最讨厌的那一类家长。
孩子的爱心和情感是弥足珍贵的,应该好好珍惜和培养,而不是肆无忌惮地践踏与嘲笑。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总有一些孩子,在被爱着。
河北一个女孩的宠物兔不幸去世,她的爸爸吹起唢呐,叫上她的朋友们给兔兔送行。
10岁小男孩的宠物小鸡去世了,爸爸埋葬了小鸡,还立了一个墓碑。
家里养的小乌龟去世了,爸爸妈妈一起掩埋了乌龟,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命的课程。
“你要记得它埋在了哪里,想它就来看看,你要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有意义。”
比起一口肉塞进孩子嘴里,问好不好吃。
不如用心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死亡,接受离别,尊重生命。
也许对于大人而言,这些宠物不值一提,但在孩子的眼中,它们就是最好的朋友。
不论是鸡、鸭、鱼,还是猫、狗、兔,当孩子和它建立起情感的那一刻,它就已经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份童真。
我相信,一个尊重生命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不会差。
在看+转发,一定要把孩子的宠物当回事儿!珍惜孩子的童真,尊重孩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