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帝国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皇帝”一职再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民主共和;当时清朝末代最后一位皇帝名为爱新觉罗·溥仪,他的一生颇具戏剧性,曾经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
溥仪人生中的第一桩婚姻还处于清末民初,正如被迫退位时的无奈一样,少年溥仪被要求在4名少女的照片中只能选一个为自己的妻子即为当时的皇后,最后在各方势力的权衡之下“被迫”选了两个,分别为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
末代皇帝
光绪三十二年,爱新觉罗·溥仪于北京出生,他的曾祖父是清宣宗道光帝,祖父是醇贤亲王奕譞,父亲则是摄政王载沣,正是由于如此显赫的身世,慈禧废掉光绪之后便把立储的算盘打到了年幼的溥仪身上,溥仪一生的悲剧也由此开始了。
光绪三十四年,未满三岁的年幼稚子便被慈禧下令强抢入宫中抚养。很快,这位牙牙学语的黄发小儿继承皇统,坐在了历代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九五至尊高位之上,然而对于当时的小溥仪而言,他根本不明白皇位的责任与分量。
时间就这么静静地流逝,伴随着国内接二连三的起义战事的爆发,幼年皇帝溥仪也渐渐长大了。1912年,在各方势力的压迫下,当了三年皇帝的少帝溥仪在一众元老的商议后的指使下宣布退位,满清帝国覆灭。
溥仪虽然已经退位了,但在双方协商之下,民国政府同意保留满清皇室的尊贵与体面,所以溥仪的生活依旧是无忧无虑,十分富足的,而且仍然被允许居住在紫禁城内,除了无皇帝的实名和权力之外,待遇几乎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年满六岁后,在隆裕太后的安排之下,溥仪开始师从各学科名师,学习满汉双文,慢慢地便开始熟读诗书,博古通今了。
随着隆裕太后的去世,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国民政府渐渐不满足屈居名存实亡的傀儡皇帝之下,而是企图凌驾于清朝小朝廷之上,成为权势真正的主宰。
后来溥仪12岁时宣统复辟,作为傀儡的少年又一次坐上了阔别已久的皇位,不过很快便又在被讨伐的过程中第二退位了。
就这么几番风波折腾过后,溥仪也从当初的黄发稚子长成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了;1919年,英国军官庄士敦抵京,负责教授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地理等知识,接受了西式教育的溥仪眼界大开。
时间又过去几年,转眼少年溥仪长大成人了,马上就面临着少帝成婚的重大问题,由于当时的溥仪虽然退位,但是皇帝的尊号仍在,所以按照祖制规定,结婚也必须按照大清皇帝的流程来办。
1921年,已经年满16岁的少年皇帝溥仪在几位太妃与王公旧族的安排下,开始效仿满清历代君王一样选妃,不同的是,旧臣们为了避免废帝的身份大肆选妃太过招摇,于是便选定四位贵女的相片呈给溥仪进行挑选。
文绣以照片入选皇妃
溥仪在相看照片中的几位女子时,不由地感觉眼花缭乱,于是他便凭着感觉在其中随便选出了一位,而这位被选中的女子就是额尔德特·文绣。
虽然本应该皇帝选择了哪一位,那么那位女子便是皇后,但一手操办宫中事务大权在握的端康太妃对溥仪选择的文绣不满意,她认为文绣的出身并不高,并且最重要的是不确定溥仪选中的这位文绣格格是否与自己一心。
所以最终手中毫无实权的溥仪只得顺从端康太妃的意思,没有将自己选中的文绣格格立为皇后,而是另立他人之后。最后众人为了不损满清贵族心目中的天家颜面,在一番商讨过后决定将先一步被溥仪选中的文绣也一同入选,并封为淑妃。
文绣入宫之后居于长春宫,并不十分得溥仪宠爱的她索性关起宫门过上了朴素简单的日子,她每日按规矩前去给各宫太妃和皇后请安,闲余时间就待在自己的长春宫中伺花弄草,对待下人也很和善,宫中无人不称赞淑妃娴静有礼。
动乱年代时局诡谲多变,入宫为妃还不足两年的文绣便在逼宫事件中被迫随溥仪迁出皇宫外,此时早已无皇帝嫔妃,有的只是被迫颠沛流离的爱新觉罗一家。
后来,受人蛊惑的溥仪打起了借助日方力量复辟大清的主意,早已洞察日本人绝非良善之辈的文绣仗义劝谏,试图力挽狂澜,奈何此时溥仪已经鬼迷心窍,不仅不接纳文绣的劝谏,反而日渐厌恶起文绣来了,并时常冷落她。
1931年,长期经受丈夫冷淡暴力对待的文绣对这段婚姻彻底失去了信心,她忍无可忍决定不再委曲求全,于是向法院提出控告,下定决心要与溥仪离婚。
溥仪一开始并不同意,无奈文绣态度决绝,最后调解未果的溥仪只好同意并且签订了离婚协议书,至此,文绣与溥仪历时九年的荒诞婚姻就此画上了句号。
婉容被推选为皇后
溥仪的皇后名为郭布罗·婉容,1922年本来已经凭借照片入选的文绣入宫嫁与溥仪,本来与皇家无缘的婉容却在文绣入宫的后一天也被选入宫中,封为尊贵的中宫皇后。
虽说相比之下,先一步入宫的文绣姿容平平,远不及及笄之年的婉容高贵优雅,但是后一天入宫的婉容能够当选皇后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有端康皇贵妃作保,而且婉容家世显赫,这才经过一致评定被选做皇后。
帝后大婚之后,最初溥仪对才貌双全的婉容皇后很是宠爱,后来在北京政变后婉容跟随溥仪离宫流亡,不再是皇后的她还染上了烟瘾,整日奢靡挥霍,久而久之溥仪对她的态度也不复从前了,尤其是在文绣提出离婚后更是被迁怒和冷落。
身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从孩提时期便沦为新旧时代碰撞之下的政治牺牲品,即便清朝覆灭了,作为一个名存实亡的皇帝却不得不遵循祖制进行选妃。
回忆选妃经历,溥仪被要求在4名少女的相片中只能选一个,选定之人即为皇后,最后溥仪选择文绣后却又“被迫”选了婉容。在时代的压制之下,连妻子的人选都无法自己做主的溥仪注定一生都是无奈与被动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2af884e3e2f69b9d5dbb5aa7b12be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