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AI布局大全

2022-07-03     华道视界

原标题:六大行AI布局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

AI技术已成为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一、国有行AI应用三大趋势

为了完整呈现六大行人工智能技术水平,“零售金融研究”据2021年银行年报及公开资料,梳理了当下六大行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的现状与趋势。

一是在战略上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重中之重。当下,占领“ABCD+5G”等新技术应用高地成为了银行数字化制胜关键。比如,邮储银行的“加速度”(SPEED)信息化战略,S(Smart) 代表智慧,即以“邮储大脑”为依托,实现高效的智慧决策;工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围绕5G+ABCDI打造一系列服务能力强、具有行业领跑优势的企业级新技术平台。

截至目前,工行已经打造了“工行智慧大脑”,农行有“金融大脑”,中行构建了“中银大脑”,邮储银行打造了“邮储大脑”,平安银行则持续打造AI Bank,从而提升银行业智能化创新应用效率。

二是越来越多银行通过系统化布局人工智能,将其运用到前、中、后台的数字化经营全生命周期之中,覆盖了智能运营、智能营销、智能投资、智能风控等业务领域,深度融入银行线上线下经营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三是大行对外输出,以此带动更多中小银行提升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工行等银行已经开始把自身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对外输出。

各家银行2021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现状如何?

二、工行:搭建新技术平台+对外输出

1、搭建自主创新技术平台:升级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同业率先建成企业级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平台,同业首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信息通信研究院RPA系统与工具应用成熟度评估。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探索实践中打造了工银图灵、工银玺链、工银星云等一系列新技术平台,强化核心新基建能力;

2、探索前沿技术新高地;将卫星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借助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配套智能化监控模型,对农作物生长、大型工程类项目建设进行贷后智能监控;率先建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唯一信号源的国产智能POS终端监控体系;

3、个人金融业务:升级“智慧大脑”统筹决策中枢。依托“智慧大脑”输出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对接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触点,实现个人客户营销服务统筹和策略部署。累计研发投产34个智能模型;落地600+具有数字员工属性的智能应用场景,为全量个人客户提供1,000万余种智能服务方案;手机银行7.0采用领先的“智慧大脑+运营引擎”技术;

4、加快推进网点数字化转型。在网点布局选址、系统平台、自助设备、业务运营等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语音、RPA等新技术手段,网点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将RPA、NLP等数字技术应用于信用卡及个贷催收智能外呼、客户提问智能应答等对客场景,高效带动基层行智能营销;

5、加快客户服务智能转型。“工小智”智能服务入口拓展至96个,覆盖“呼入+呼出”“语音+文字”“线上+线下”“行内+行外”,语音和文本识别准确率均超97%;智能服务业务量6.3亿笔,比上年增长11%;

6、智能风控:依托融安e盾等智能平台,加快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智慧风控”平台,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在涉敏、防盗刷、老年人转账等高风险领域,加强异常交易监控;

7、金融科技输出:输出金融科技助力同业风险防控,累计向近30家中小银行、券商、保险等同业客户提供“工银BRAINS”智能反洗钱、信贷管理系统等5大类科技产品。

三、农行:发力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

1、个人金融: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客户体验。实施科技引领、数据赋能和数字经营策略,依托“零售业务智慧大脑”和“智迎客”、“智挽客”、“数字人”等数字化工具,精准化、智能化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2、手机银行:智能掌上银行持续加强以掌银为核心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加快掌银版本迭代升级,提升掌银智能化、专属化服务能力。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出收支明细、银行卡管理等服务,优化资产负债视图、查询转账等功能。升级财富诊断及资产配置服务,增强财富管理和信贷融资服务能力。上线语音助手,优化智能搜索,提升客户交互体验;升级在线客服,创新推出视频客服。截至2021年末,掌上银行月活跃用户数(MAU)超过1.5亿户;

3、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构建百亿级关系的知识图谱网络,为链式营销、电信诈骗专项治理提供图谱支撑;推进隐私计算技术在营销、风控等领域试点;应用边缘AI技术服务智慧网点;应用卫星遥感与图像识别等技术服务三农信贷管理。推进智能掌银建设,发布五大里程碑版本,完成基础架构升级;

4、风控:推进个贷业务数字化转型,优化完善个贷业务用途管控和反欺诈等系统功能,持续提高个贷智能风控能力;

5、中国农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年度报告(2021)提到,农业银行已在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两个维度上形成了支撑并引领业务的AI技术能力。2021年,农业银行继续推进人工智能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台化的技术服务能力。

四、建行

1、人工智能(AI)平台升级至云原生架构,建成完备的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服务部署端到端能力;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智能决策五大领域的AI服务,累计支撑617个应用场景;

2、应用智能风控体系,整合前中后台政策、制度、数据、工具,建立普惠业务重点问题库,持续完善监控预警、风险排查、客户评分、反欺诈等风险控制技术工具。2021年,风险预警系统(RAD)对小微企业不良客户预警覆盖率超过80%;风险排查系统(RSD)自动排查7,897.12万笔线上业务,有效拦截问题业务35.71万笔;

3、加快智能字符识别(ICR)人工智能技术在运营领域的应用,上线外汇业务审核等11个应用场景;

4、截至2021年末,本已累计向1,027家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慧系列”风险工具,输出智能化和数字化风控技术,推动风险共治。

五、中行

1、建设IT“新基建”。基础技术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自研企业级分布式技术平台“鸿鹄”、DevOps云平台“扶摇”、智能运维平台“九天”、移动开发框架“瀚海”、大数据开发框架“星汉”相继投产;加快智能风控中心建设和应用;

2、加快科技赋能:初步建成线上化、智能化、开放式的对公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智能环球交易银行(iGTB)平台,跨境汇款、供应链融资等服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3、进一步丰富企业级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体系,搭建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和知识库五大平台,广泛应用于智能运营、智能营销、智能投资、智能风控等业务领域。

4、个人金融:打造智慧中台,构建精准的客户洞察能力、全流程的数字化营销能力、专业化的产品及服务能力、深入的数据资产挖掘和应用能力。打造高效后台,构建高效的智慧运营能力、智能化的风险内控管理能力。2021年,“网御”事中风控系统实时监控线上渠道交易76.9亿笔,同比增长24.1%;

5、普惠金融:升级推出“中银e企赢”智能撮合平台,构建“线上+线下”银政企生态圈;

6、持续创新网点经营业态。先后在广东首家推出“5G智能+湾区馆”、在山西推出“5G智能+文旅馆”、在安徽推出“5G智能+生态馆”,建设“技术应用+服务体验+场景链接+生态融合”四位一体的智慧网点。

六、邮储银行:重点推动“邮储大脑”AI平台建设

1、人工智能依托“邮储大脑”,开展智能图像、智能语言语音、生物特征识别、智慧物联、知识图谱、智能决策等六大能力群建设,为风险、运营、营销、内控、资产管理等领域提供智能化支撑。自动化审批模型输出结果从分钟级压缩到10秒以内;支持信用卡、个贷等零售业务约14亿账户的风险分池建模,模型迭代时间从43天缩短到10小时;

2、完善智能风控建设。在零售领域,依托智能风控技术研发专属风控模型,赋能三农、消费、零售小微企业等客户群的不同业务场景;基于智能风控工具实施自动化贷款审批、精准化贷后预警和差别化催收管理,支持集中化运营,节省人力资源投入;

3、智能风控团队建设。目前团队已由最初负责内评模型建设的十余人发展为负责智能风控全领域建设的近百人,团队吸纳了各类专业基础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风控人才,兼具海内外知名院校教育背景与智能风控、智能安全、智能合规等领域工作经历。

七、交行

1、战略规划:提出金融科技发展愿景“POWER”,其中P代表平台(Platform)、O代表开放(Open)、W代表智能(Wise)、E代表企业级(Enterprise)、R代表重塑(Reinvent);

2、创新技术应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95559智能客服在“人工+AI”的线上客服模式中人工客服同比减少20%,客户问题一次性解决率提升至91%;

3、风控:推进风险授信与反洗钱改革,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等技术强化风险计量和监测体系。

4、信用卡:在多个领域推广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在137个内部管理流程中落地应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文章来源: 零售金融研究

作者: jack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4家银行金融科技大比拼:六大行去年资金投入超千亿,工建中科技人员最多

浅析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态系统的未来

大家都在看

零售转型新逻辑:个人信贷为银行压舱石,信用卡分期开路

银行网贷新规执行前夜,存量整改延迟一年

招行行长王良上任首秀:风险资产来源主要是房地产和信用卡等消费贷款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拆解:以信用卡业务为支点,撬动零售业务增长潜力

史上最大毕业潮!上海金融机构扩招“抢”人才,2023年校招提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25f7d4cdb5bcbdad8e860c9f6ad3c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