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香洲有这样一个馒头店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十几年来靠卖馒头
在珠海买了两套房,一家人在珠海定了居
生活幸福美满!
/ 平凡人视角, 不一般的一生/
珠海美食交流群
探索寻找更多本地美食
Part.01
———
【“十几年只做一件事”】
什么事情,值得一个人用十几年的时间坚持呢?
对于这家馒头店的老板两公婆而言,那就是他们赖以生存做馒头的手艺吧。
两口子极少说话,时不时顾客和他们搭话也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接着。
没有停过的是手中的面团,快速地变成一个又一个小面团,被放进蒸笼里。
"
同样是住在这附近十几年的大妈说道,他们两公婆很早就来这里。
07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在这里开的店,一直到现在都没换过地方,一直也都只卖着几样馒头。
“以前他们很拼命的,凌晨三点就起来做包,供应给附近的学校工厂什么的。”
口罩之上,老板双眼周围浓浓的黑眼圈和一层叠着一层的眼袋,都是那些熬过的岁月留下来的痕迹吧!
环顾四周,还有很多类似的小店,卖奶茶的、面包点心的、水果的……
人来人往,唯独就是这家小店像一个小小的孩子在玩捉迷藏,悄咪咪地在这里开了十几年。一点也不起眼。
同时期的开业的,不少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早餐店早已不见踪影。
可能正是坚持新鲜,现做现卖的特点,十几年了生意依旧火爆,甚至一度有媒体争相前来采访报道。
十几年如一日的锤炼,是最简单朴素的做馒头手艺,也是它独有的魅力。
Part.02
———
【“不要采访,生意做不来”】
“你们走吧走吧,不要来采访我,生意太多了,现在都做不过来了!”
老板强调了好几遍的话,简单的陈述道出了两口子为人的知足常乐。
下午三点十分,店铺的面前就已经开始有人在一旁等候了。不慌不忙,不催促也不烦躁。
有些人拿着小扇子,一边等待一边扇凉,有些人就是早早地撑着遮阳伞,坐在椅子上看着老板做馒头津津有味……
顾客和这家店的默契,不禁令人感叹,太难得了。
十几年来,这家店都没有换过位置,也没有扩大过店面,没有招过店员帮手,所有流程亲力亲为。
狭小店面空间,一点也没有影响到两口子迅速的动作。和面、切面、铺纸、上蒸笼……配合有序,有条不紊。
“不想来再来人了,有很多来买的客人,日晒风吹,有时下雨又被雨淋,我自己也很为难。”
希望每一位来到的客人都能收获而归,不求多,只求满足。也许这是两人十几年来默默许下的承诺吧!
Part.03
———
【“真正的口碑并不是门面”】
“老天不会辜负每一个人努力坚持过的人。”中国人骨子里辛勤劳动的信仰。
这么多年来勤勤恳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珠海买下了两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购置了私家车。两口子实现了多少外出务工人群的梦想。
住在附近的街坊,有些说自己的孙子每天都要吃这家的馒头,其他的都不吃。
@小红书博主:小志
十几年的坚持如一,让这家不起眼的小店,收获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深刻在顾客心里的忠诚和口碑。
店面的招牌老旧积灰,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任何技巧的装饰,朴实无华。
却不动声响地碾压了其他同行。
一位大妈说,虽然自己是这附近住了好多年的邻居,也经常会去店里买馒头吃。
但想吃的时候还是要去排队,没有人是例外。
不管从哪里来的客人,来晚了,卖完了,没有就是没有了,不会再做。
大家也慢慢形成了共识。每一位来这里的客人都享受到了足够的公平。
有的人开开心心提着一袋又一袋满载而归;有的人开车不顾路程遥远,只为来吃上一口;有的人带着放学的孩子兴致勃勃前来助兴……
现在夫妻两人周末不开店了,选择在家陪陪三个孩子。所以周末是买不到的。
好的东西,伴随着时间的沉淀和甄别,变成独一无二存在。人们不会遗忘,味觉更不会遗忘。
行行出状元,每一份耕耘,都有收获。
老话俗套,但是在这家馒头店这里,印证了全部。
心存信念,脚踏实地,万丈高楼也会平地起。
香山网原创出品
如需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