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再次站上万七关口 外需走弱,纺织企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路

2023-09-12   中国纱线网

原标题:郑棉再次站上万七关口 外需走弱,纺织企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路

储备棉轮出日挂牌量增加至约2万吨

75万吨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已下达

上周储备棉轮出日挂牌量增加至约2万吨,加大力度缓解国内皮棉供应紧张问题,近日相关组织表示新棉收购期或继续进行中央储备棉销售来稳定棉花市场。

今年7月有关部门公告增发75万吨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并启动中央储备棉销售。据悉,近日滑准税配额已下达给棉纺企业,新棉收购期间将根据形势继续销售中央储备棉,以进一步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保障新棉收购有序进行。港口棉花库存也呈缓慢回升态势,国内棉花及棉纱进口量增加,整体供应量得到补给,短期对国内棉价进一步上行形成压制。

上周郑棉承压下行,9月8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跌破万七关口,结算价为17100元/吨较9月1日下降685元/吨,跌幅达3.85%

但是随着市场消化以上因素的压力,以及美棉减产带来的预期,郑棉跟随外盘反弹。

9月11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17185元/吨,重回万七9月12日,郑棉主力合约收于1735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涨220元,涨1.28%

近期棉花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美棉减产对ICE棉花构成支撑

近期,美棉减产对ICE棉花持续构成支撑,市场关注今晚美国农业部对美棉产量和出口的最新预估,ICE棉花的上涨动能仍取决于美棉出口需求,暂时来看美棉出口表现不佳,市场继续关注中国的进口需求。

近期ICE棉花市场走势

国内方面,最近两周影响棉花市场的因素主要是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期和市场情绪。虽然储备棉的投放大大缓解了当前国内棉花的供应紧张,但是由于市场上优质的新疆棉越来越少,且在储备棉持续全部成交以及纺织企业开机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棉花现货价格仍然比较坚挺,市场对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期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上周郑棉期货的回落主要归结于国内棉花市场情绪转弱。有关部门坚定地稳定国内棉花供应的态度(包括新棉收购期间将根据形势继续销售中央储备棉和年底之前大量的棉花进口预期),和今年纺织市场旺季不旺的情况,令市场对新棉上市后的棉价走势预期降温。新棉上市前,籽棉收购价格的不确定以及棉花现货价格已经居高不下仍然对郑棉构成支撑。市场已经步入“金九”,下游需求将决定后市行情演绎。

外需走弱,纺织出口承压

海关总署9月7日消息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微降0.1%。其中,出口15.47万亿元,增长0.8%;进口11.61万亿元,下降1.3%;贸易顺差3.86万亿元,扩大7.3%。具体到8月来看,进出口总值为3.59万亿元,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3.9%。其中,出口2.04万亿元,同比下降3.2%,环比增长1.2%;进口1.55万亿元,同比下降1.6%,环比增长7.6%;贸易顺差4880亿元,同比(下同)收窄8.2%。专家分析指出,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下跌,外需走弱仍是主因。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78.62亿美元,同比降幅10.02%,连续第四个月呈下降态势,但降幅较上月缩窄,环比增加2.75%,增幅较上月略有扩大。8月纺织出口数据表现偏差。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78.62亿美元,同比下降8.45%。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116.94亿美元,同比下降4.70%;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61.68亿美元,同比下降10.98%。

2023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972.14亿美元,同比下降9.96%,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903.20亿美元,同比下降11.22%;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068.95亿美元,同比下降8.87%。

打造“新韧性”

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路

著名学者施展在《溢出》一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他认为过去多年中国制造非常重要的能力是韧性,韧性来自于广大中小制造企业能够把价格打到最低、某一个产品的性价比做到极致,从而实现全球的竞争力。

然而,现在这一能力受到一些明显的挑战,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需求端的变化。

在这样的产业转折时刻,相关机构前往江苏常熟、苏州,广东汕头等地,调研了纺织产业集群中的部分纺织企业,希望以典型产业的典型案例展示较多中小制造业的一线现状,也从行业层面为更多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一些思路启发。

提起未来,许多行业声音对中小微企业如何打造“新韧性”充满关注。比如,以下是激荡Pro在汕头、杭州等地调研收集的部分纺织业企业家声音:

1、国内企业着力于性价比的竞争模式与传统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可能已经到达极限。广东凯迪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庆渲表示:“现在产业链之间的合作模式接近极限了。比如我们现在已经要求每一个合作工厂就做某一个品类,必须把产品的性价比做到极致,否则没有竞争力。”

2、新渠道、新流量、新技术将传统商业模式的流量和市场吞噬殆尽广东百利安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勇标坦陈:“销售渠道已经被线上多渠道分散、分化,对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造成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综合调研总结的主要破局方向:

首先,企业应该专注于细分的、独特性的企业赛道和产品定位。具体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能做的、小而美的产品定位,深挖下去。

其次,从整个产业集群、产业链着眼,找到更有利的、更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位置

第三,从科技视角出发,企业应该抓住数字化转型的不可逆潮流。不久前,两家杭州的纺织业数字化代表性企业,分别是国内最早转型3D虚拟设计的服装企业和国内最前沿的3D虚拟设计软件的开发企业。这一技术可以使得传统的国内服装企业与外贸客户的前期的产品沟通时间大为缩短,双方在线上采用3D虚拟设计软件共同参与设计并敲定服装款式,再打样寄送最后修改确认,从传统的两周时间缩短到八个小时。

最后,从全球化视角出发,企业应该适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方面已经诞生TikTok、SHEIN、Temu等代表性大型企业。

今年“金九”已至,市场走势如何?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页面进行投票

来源:国泰君安期货、南华期货、激荡Pro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文章转载、来源、删稿、宣传合作,请添加小纱微信newyarn888888)

想第一时间了解行业重大消息吗?关注中国纱线网公众号,发送“行情”,了解最新行情;发送“招聘”,查看最新岗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