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速度遥遥领先!比亚迪又上硬菜:4米7的混动SUV不到13万?

2023-09-28   汽车扒一扒

比亚迪又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这道硬菜摆在人们的面前,很是难受。

全新的2023款宋Pro DM-i冠军版车型新增低配车型,指导价降到了12.98万,按照比亚迪想要冲击年销量300万的决心分析,12.98万的价格其实只是指导价,后续的终端价格还有松动空间。

全新的宋Pro DM-i冠军版车型其实新增了很多的配置,比亚迪真正的做到了一年一改款,一改款一颠覆的状态。

2022款的宋Pro DM-i入门车型指导价14.08万,一年之后的今天指导价下调一万一。

价格下调的同时,产品力也强有力的提升,比如说尺寸提升了一个纬度,车长超过了4米7,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级紧凑型SUV。

同时,NDEC续航成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是因为电池包容量增大了4.6kWh,造车成本虽然提升了,但价格却下调了,这点要给好评。

NEDC的71km能力看似一般,但其实很重要,这能很大程度上缩小整车的馈电概率,对优化油耗有一定帮助。

配置方面,增加了前雷达、全景影像系统、雷达数量和摄像头数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关键的是新增了行李架和对外放电功能,让整车拥有更好的旅居生活能力。

这些配置可以说大大提升了日常使用感受,从价值上来说价值增配至少超过万元,但价格其实还下调了。

比亚迪的这道硬菜会继续抢夺燃油SUV市场,所有的13万落地甚至15万落地的SUV都会被宋Pro DM-i冠军版带来的虹吸效应影响。

因为从使用成本上来看,DM-i带来的经济性能已经站在了行业的顶流,一台上路质量超过1.8吨的A+级SUV能够做到5-6L左右的油耗,碳减排能力极强。

比亚迪的降价速度遥遥领先,之所以有如此速度,一方面原因是比亚迪的大规模产能上来,均摊成本效应明显,另一方面是核心产业链自研能力极强,少了很多中间商赚差价。

同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比亚迪在这种入门车型上的用料压缩比较严重,比如说悬架、充电机等等, 压缩这些同样能够降低成本,有助于降价。

在强大的比亚迪的效应面前,很多用户都会被转移,最明显的是合资产品。

从XR-V、探岳到CR-V,这些尺寸不同、价格有差异的产品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对于用户来说,基本出行属性方面比亚迪已经做的很棒,不足13万的车型油耗很低,同时不限号。

只从用车属性角度出发,很难找到让工薪阶层放弃比亚迪的理由。

其实比亚迪代表的是中国电动化产业阵营,不仅仅是比亚迪,银河L7、枭龙MAX、深蓝S7等产品都是杰出的选手,这些选手正在以更好的价值感和竞争力,拿回主场作战的话语权。

退一步来看20万以内的市场,合资车只剩下一个中级车市场,但这个市场也正在被中国品牌抢夺,外资品牌的确还有吸引力,但也只剩下品牌和长期耐久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