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为什么说梅晓歌是炮灰?光明县的问题需要人来背锅
在《县委大院》里面,我上期也说了,最后的结局里面,梅晓歌不是高升,而是被问责,考虑到后续的剧情里面,梅晓歌回归家庭也能看出来,梅晓歌估计要么被撤职,要么就是被免职了,总之,梅晓歌是躲不过去了,但是,很多人都会好奇了,梅晓歌可是有靠山的,他的靠山就是新州市的一把手谷书记,他为什么不帮梅晓歌呢?
其实,我看不是不帮,而是他需要让梅晓歌来背锅,为什么呢?剧情里面也强调了,马广群三令五申说了,光明县的问题,经济数据排名一降再降,甚至降到已经退无可退的地步了,已经隔壁岚县排名不如他们,结果,现在是他们排名不如隔壁,经济数据考核是领导干部上位的关键,可这样一个关键数据,光明县的数据那么差,自然问责领导干部。
曹立新就说过,光明县的问题,九原县也一样有,甚至数据水分把曹立新给吓着了,可数据水分大,曹立新能够做到保本,至少他的问题不会很大,但梅晓歌的数据可是实实在在不行,两者一对比,情况立马就出现了,曹立新估计结局不会很好,但也不会很差,但梅晓歌的问题可就不太乐观了,甚至还搞出来了企业审批用环保的理由卡着的闹剧。
这件事情更是逼得作为市长的马广群在招商大会点名批评,可见这件事情估计动静不小,如此大的动静下,还传出来了有光明县的群众上访的事情,这件事情对于领导干部可是麻烦不小,尽管梅晓歌顶得住,但上边的领导怕是也顶不住压力,别看谷书记这个靠山好像很牛的样子,可作为一把手,必须得给群众交代,因此,这样一看,梅晓歌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因为卡着环境不让过,接下来,群众上访,企业怨声载道,营商环境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时候,梅晓歌作为主政光明县的一把手,他的日子必然不太好过,谷书记出于平息民怨的考虑,肯定是会对梅晓歌下手的,最起码,梅晓歌被撤职和免职是少不了的,因为这样的话,至少可以平息一下企业和民众的埋怨,梅晓歌就这样成了炮灰。
这样做的话,可以说,梅晓歌是给艾鲜枝把路都给铺好了,不然,为什么会说艾鲜枝是县委大院的最大赢家,答案就在这里了,只要梅晓歌出事之后,艾鲜枝只要按照梅晓歌的路接着走就能够一帆风顺,不得不说,梅晓歌也算是不错的人了,当然,梅晓歌也并不是没有什么政绩,他在光明县争取到了上级的农业专项资金,还搞起了奶牛生态基地,这些都是梅晓歌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