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警方于今年3月破获的一起特大“套路贷”案件日前有了最新进展,经调查,自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间,该犯罪组织共签订阴阳贷款合同327.8万笔,累计放款59.75亿元,累计收回91.16亿元,从中非法获利31.41亿元。
今年3月,兰州市公安局历经3个多月的前期侦查,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统一指挥下组织500多名警力,在浙江、陕西、安徽等地一举打掉了“2·12”特大“套路贷”犯罪组织。
经调查,该组织使用自己开发的手机APP软件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将获取的受害人信息,交由专业风控公司进行信用评估,与符合“条件”的人员签订阴阳贷款合同,进行非法放贷。受害人须在7日内还款,一旦受害人贷款逾期,平台将根据逾期自动提升贷款金额。对逾期未还款人员交由催收人员对受害人以短信轰炸、P图等多种软暴力方式实施非法侵害。
至案件破获前,该犯罪组织尚有未收回账目约98.47亿元,其中本金14.7亿元,逾期利息为83.77亿元。因该“套路贷”案件上网跨域、量大面广,波及范围广,被全国扫黑办、公安部、甘肃省扫黑办、省公安厅列为督办案件。
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4人,破获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诈骗等四类238起刑事案件,扣押涉案资产20.74亿元。
八招避免遭遇“套路贷”
法官提醒,提高警惕,避免遭遇“套路贷”:
1、不轻信所谓的无抵押贷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有相关资金需求,一定要选择手续完备、证照齐全的正规公司,避免向一些“小贷”公司或者专门从事高利贷放贷的机构借款。
2、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实施“套路贷”骗局的不法分子一般对外多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招揽生意,但实质无金融资质。因此,在借款前,一定要注意多方核查对方经营资质等营业状况和涉诉情况。
3、不随意签订借款合同。
签订合同之前应当仔细看清楚,要对容易引起纠纷的还款时间、支付方式、利息等条款仔细阅读。确保写的和说的要保持一致,借多少写多少,利息是多少写多少。凡是口头打包票却不肯写进合同的,要果断拒绝签订合同。
4、落笔签字谨慎行事。
如发现存在显失公正的格式化不平等条款,应拒绝签字。
5、注意核对出借人的真实姓名。
注意核实出借人要和银行账户一致,如指定他人代收款,一定要书面注明。
6、借款时绝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来作担保。
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比如借款时的通话录音、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催款电话录音、短信或者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
7、但凡钱款往来,务必留存证据。
还款时尽量选择有迹可循的转账方式,并注意留言标明资金用途,如采用现金方式还款,要注意让对方及时出具收条,切忌“空口无凭”。
8、及时止损,果断报警!
如不幸陷入“套路贷”骗局,要注意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出于好面子等心理或在不法分子恐吓下一味地忍气吞声,甚至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走上“不归路”。
小心!
别掉入“套路贷”的无底洞!
信息来源:新华社客户、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