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那些事

2019-07-18   阿杰传承闽南文化

说到民间信仰,闽南可谓丰富多彩,以种类和数量论,闽南都可以称得上是全国各民系中的佼佼者,闽南人常将信仰活动称为“拜拜”,也就是祭拜、祭祀之意,而其拜拜的对象来源广泛,从中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传说神灵到地方名士、乡野术士和生灵,无所不包。


以下,简单按类别列个清单:

一、水神、海神

闽南近海,大多以海为田,以海为生,在与海交往的几千年里,闽南人最乐于将海神作为自己营生的保护神。

闽南的水神、海神大概有四种:一为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海龙王;二为闽南土生土长的海神妈祖;三为主管水的玄天上帝;四为较罕见的水仙尊王。

水仙尊王并非独一角色,在闽南各地其名讳也多有不同,常见者如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屈原(汨罗江投江)、伍子胥(沉尸河底)、李白(醉酒溺亡)、王勃(渡江溺亡)、大禹(治水)等。


二、医者、药师

闽南地处东南沿海,界山靠海,湿气重,容易滋生细菌和疾病,当北来的闽南先人来到这片土地时,往往因疾病缠身无法生存。

因此,在医术欠佳的古代,闽南人便寄希望于民间医师信仰。

在闽南保生大帝是最灵验的医学信仰,各地主祀人物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大道公吴夲,其他也包含孙思邈、吴猛、许逊等。

从保生大帝事迹衍生而出的还有飞天大圣、虎神等从祀人物和动物。


三、得道高僧

闽南在唐代以前,俗称“佛国”,佛教在当时当地可谓强大,各大山头及其所属良田基本为寺庙所占,也正因为如此,众多得道高僧从中走向寻常百姓家。

其中最常见的是“三真人六祖师”中的六大祖师公,如三平祖师、清水祖师、李公祖师、黄公祖师、惭愧祖师、显应祖师、惠应祖师、龙裤祖师、章公祖师等。


四、农业庇护神

闽南尽管以海著名,但根子上还是重农氛围,耕读才是闽南人的终极目标,因此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也自然而然地显现在闽南的各个村落。

闽南数量最多的庙宇并非妈祖和保生大帝,而是最被忽视的福德正神庙,即俗称的土地公庙。它们遍布村头社尾,甚至水库、耕地边,小小的空间便已足够。

此外,还有五谷仙帝、五谷神之类的远古华夏先祖,如神农氏、伏羲、女娲等。


五、瘟神王爷

在闽南,还有一大类神灵,被赋予无穷无尽的权力,既做海神又做生老病死的庇护神,其归属类别也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他们便是“王爷公”。

该信俗的典型特点是“送王船”,一般被赋予“代天巡狩”的名号,以姓氏为纽带,称“王爷”,有的说是冤死进士,有的说是瘟神,有的说是清官,常见的如池王爷、朱池李三姓王爷、五府王爷等。


六、历史人物保护神

闽南各村社一般都是同姓聚居,以家族为纽带在迁移过程中,他们一般都会奉原乡历史人物为自己家族的保护神,这些神灵可以是忠君爱国的风云人物,也可以是镇守一方的将领,甚至颇有名望的祖先,不一而同。

其中最常见的如谢安、谢玄叔侄,陈元光及其将校,开闽三王,关羽等。


七、中国传统佛道

基于中华传统的信仰文化,佛教、道教常见的神灵在闽南自然也是随处可见。

如佛教体系的如来佛祖,菩萨,罗汉等,道教的三官大帝,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

总之,在闽南,只要想得到的人物、动物大概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庙宇,或主祀或配享,闽南人的信仰博大而精深,不管是淫祀还是博爱,拜拜已然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