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你生了孩子你就知道。”或许是父母教育时年轻人用的最多的一句话。而当年在气头上曾经撂下“绝对不生孩子”这种狠话的年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一个又一个的真香了。
当新手父母满怀爱意的抱着刚刚来到人间的新生命,神圣的开始担起父母的责任时,却发现孩子喝了牛奶满脸湿疹,眼眶发红,还拉肚子?看着孩子吐奶、起疹子、喘息严重的受罪模样,爸妈手忙脚乱又心疼不已。
其实,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即使喝母乳也有这样的症状?依然可能是过敏!更严重的是,如果不认真对待,这还会发展成过敏体质影响孩子一生。
如果新手父母发现宝宝皮肤、胃肠道、呼吸系统等出现异常症状,很有可能是宝宝食物过敏。过敏宝宝可能出现湿疹、瘙痒、拒食、吐奶、腹泻、腹痛、喘息严重、打呼噜、揉鼻子、抓眼睛、流涕、喷嚏、咳嗽、不停尖叫等症状,但临床中,大部分患有食物过敏的宝宝只表现出呕吐、腹泻、便秘、湿疹以及咳嗽等。
在一场呵护过敏宝宝关爱沙龙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沈振宇表示,这些轻中度过敏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很容易被当作感冒或其他疾病被家长或医生进行治疗,如果宝宝长期出湿疹,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日常的食物是否存在过敏原了。
而对于未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最有可能发生的是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是指人体对牛奶蛋白发生的免疫学反应。牛奶蛋白过敏如不经有效医治,严重的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成年后患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出很多,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果发现宝宝可能过敏,一定要尽快找专科医生就诊,并准备详细病史辅助医生做出基本诊断,例如宝宝出现的症状及出现时间、宝宝近两天的饮食以及家族成员是否有过敏史等。
有些宝妈可能会说,不用担心我的宝宝会牛奶蛋白过敏,因为他是纯母乳喂养的。实际上,母乳和配方奶都有过敏的可能性,只是母乳喂养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为0.5%,而牛乳配方奶喂养的发病率为2.0-5.0%。
沈振宇认为,母乳喂养可以起到初级预防过敏的作用。一旦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后,主要是通过母亲膳食回避过敏原进行治疗,母亲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据沈振宇介绍,牛奶、鸡蛋、豆类、鱼、小麦、花生、贝壳类、坚果类等8大类食物基本上包含90%宝宝过敏的过敏原,只要宝妈避开这些食物,就基本能解决宝宝过敏问题。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也要注意避开这8大类食物。沈振宇还补充,回避食物时同样要回避其衍生品,例如豆类的衍生品豆腐、酱油以及牛奶的衍生品冰淇淋都不能吃。沈振宇提到,有条件的话要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最适合6个月内婴儿的食物,目前是无法替代的。
“对配方粉喂养的宝宝,要回避过敏原首先要将普通配方粉换成特殊配方奶粉。”但是沈振宇也指出,在饮食上回避过敏物只能缓解症状,彻底摆脱过敏还必须找办法。沈振宇介绍,免疫耐受就是牛奶蛋白过敏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免疫耐受,就能让宝宝更快恢复正常饮食,彻底摆脱牛奶蛋白过敏。
免疫耐受是指在回避过敏原和接触一定量的过敏原之间平衡,多次重复少量增加地接触过敏原,直到宝宝不再对这种成分过敏。然而在正常情况下,靠免疫系统完善达到免疫耐受至少需要3-5年时间。有什么方法可以加速免疫耐受呢?
沈振宇表示,一般来说,对于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帮助建立免疫口服耐受。重度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建议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其不足之处在于会错过0-6个月建立口服耐受的窗口期,并且超过40%的宝宝在5年内继发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其次可配合服用益生菌或者选用有益生菌的特殊配方奶粉。
“益生菌不仅可以使肠道更健康,也能使免疫系统更健康。”据沈振宇介绍,针对过敏,鼠李糖乳杆菌(LGG益生菌)作用最优,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改善过敏症状,加速免疫耐受。如果小孩拉肚子,可以使用布拉氏酵母菌,如果小孩肠绞痛,可以使用罗伊氏乳杆菌。
健康君:记者 曾文琼 陈珊 实习生 曾洁杏 实习生 李纪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