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肝脏需要细心呵护!乙肝并不可怕

2019-07-24   肝胆疾病专家王东

肝脏是我们身体里面最大的一个实质性的器官(反之,胃肠道等是属于中间有空腔的器官),健康成年人的肝脏一般有三斤重(1.5公斤),那么为什么肝脏要有那么大的体积和那么沉的重量呢?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

其实,这是由于肝脏在我们身体里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肝脏是人体功能最多和最复杂的器官,无论在新陈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合成蛋白、凝血﹑免疫﹑能量产生,还是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天24小时工作,任劳任怨,肝脏可被比喻为人体内一个巨大的“化学工厂”。

肝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器官

同时,肝脏还是一个不存在末梢神经的“沉默器官”,即使肝脏发生病变,早期一般没有痛感,不像胃肠、心脏等器官那样一旦受损便会剧烈疼痛,只有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和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一些症状和表现,但通常都较晚。

肝病疼痛通常都提示病情较严重

因此,勤勤恳恳的肝脏“木讷忠厚”,更需要我们的细致呵护。

一、肝脏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糖、脂类代谢和合成: 蛋白质不是吸收进来就可以为人体所利用的,必须在肝脏内将氨基酸重新合成新的蛋白质,再随着血流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食物需要通过消化酶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的成分

2、维生素、激素、药物代谢和解毒:通常情况下,由于肝脏解毒功能的存在,使机体不致因毒物的产生或进入体内而中毒;但肝脏解毒功能有一定限度,如毒物过多或肝脏解毒功能障碍时,仍会发生中毒现象。

各种成分都在肝脏里进行转化合成

3、凝血、免疫、调节血容量和强大再生功能:几乎所有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其他一些凝血因子均在肝脏合成,当血容量不足急需时,肝脏还可提供1-2L血液,以保持全身足够的循环血液。

肝脏是我们的“排毒”器官

肝细胞虽然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但如果受到外界细菌、病毒感染或毒物影响等因素,会出现肝功能异常,产生肝脏疾病。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肝细胞继续受到破坏,肝脏会转向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此时肝脏的再生功能就会大大衰退。

二、哪些致病因素会引起肝损伤

1、肝脏外伤: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消化器官,富含血管,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受外力打击易破裂,可引起致命大出血。

肝脏血液供应丰富

2、肝炎病毒:我国将近1亿人口感染乙肝病毒,其中2000万为慢性肝炎患者,其余7000多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HBV感染最终可能进展为严重的肝脏疾病,目前药物尚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

乙肝感染需要避免传播

3、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酒精性肝病可不容忽视

肝脏是人体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90%~95%酒精在肝内转化为乙醛,乙醇本身和其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 在酗酒超过5年者中,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的患病率分别是50%、10%和10%。

4、脂肪肝: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症和酒精滥用现象的日趋增多,中国脂肪肝患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15%的脂肪肝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通常情况下,脂肪肝是可逆的,去除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疾病,合理膳食,控制体重等都有利于康复。

脂肪肝目前是我国第一大肝病

5、药物性肝损害: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和中草药制剂等。国内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中药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

药物性肝损伤容易被忽略

6、肝脏肿瘤:肝癌高发于特定人群中,主要包括慢性乙肝(HBV)/丙肝(HCV)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特别是已出现酒精性肝硬化)、吸烟、重度脂肪肝、有肝癌家族史等都属于肝癌高危人群,应该至少每半年做一次全身体检,包括肿瘤筛查;此外,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容易转移到肝脏,如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胰腺癌等。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

三、乙肝病毒携带者七大注意

我国目前感染乙肝病毒(HBV)人数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肝炎患者约2000万,那么剩下7000多万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了。“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关爱自己,不让HBV侵害我们。

1.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定期体检必不可少,而且每年一次体检结果正常也不意味着就不会出问题。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项目包括:HBV DNA、肝功能(ALT)、甲胎蛋白(AFP)和B超。

乙肝感染者务必定期体检

2.均衡饮食。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各种营养物质、药物、毒素等都需要在肝脏进行消化、分解、解毒、转化等,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保证饮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比例。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

饮食要均衡,营养要充分

3.务必远离酒精。肝脏每天代谢酒精的总量很有限,长期饮酒或一次大量饮酒都会给肝脏带来严重危害。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再长期饮酒,那无异于雪上加霜,使本来就脆弱的肝脏更容易生病了,肝硬化、肝癌多见于慢性乙肝合并饮酒者。

乙肝感染者务必不要饮酒

4.家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乙肝疫苗注射已经大大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率

5.乙肝感染母亲可以生育。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以阻断乙肝病毒经过母婴之间进行传播。

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

6.避免熬夜、疲劳。因为易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诱发乙肝病毒转为活动性。同时还应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太极拳等,运动时注意适度,不要一次大量运动,不要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肝病患者更要注意劳逸结合

7.不要盲目相信并接受所谓的“转阴”治疗。乙肝病毒一旦感染机体,乙肝病毒的DNA会与我们肝细胞的DNA整合在一起,现有的手段是无法将其彻底清除的。各种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广告,各种宣传所谓“转阴”疗法都属于虚假广告,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进一步伤害肝脏,甚至激活肝炎病毒,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不要被虚假广告所蒙蔽

主讲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王东